古诗话春风健康提醒多

2020-04-20 03:04霍寿喜
养生月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扬沙晴日浮尘

◎霍寿喜

钟嵘《诗品》曰:“春风春鸟,秋月秋蝉……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春风,作为春季的一种标志性的天气现象,会引发一些物候现象,也直接影响着人的感觉和健康。也正因为如此,许多诗人在描写春风的时候,常常也提醒人们要注意健康。

宋代王安石有一首《春风》诗:“春日春风有时好,春日春风有时恶。不得春风花不开,花开又被风吹落。”这首诗短短的四句却道出了春天的气候和物候特点。春风“有时好”“有时恶”说明春天的天气变化多端,乍暖还寒。而没有春风时“花不开”,花开后又常常被春风吹落,则是典型的物候现象。这样的气候,对人的健康当然也有一些负面影响。

春暖时,也就是王安石说的“春日春风有时好”的天气,各种病毒、细菌、虫卵的繁殖会加快,许多传染病、皮肤病易于发生和流行。精神病复发率也会居高不下(占全年的70%以上),精神病人的一些极端行为也常常发生在春风送暖的气候里。所以,春天晴日,老人、小孩及体弱多病者要尽可能地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春暖花开时,对精神病人的看管和关爱必须更加细致和周密。

春天是个天气多变的季节,所谓“春天孩儿脸,一天变三变”。当冷空气占优势时,春风便是冷风,此时气温突然下降,甚至会伴有降水天气(这就是王安石说的“春日春风有时恶”)。乍暖还寒的天气会直接影响呼吸道粘膜的防御功能,全身的抗病能力也会下降,所以该时段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时节,旧病特别容易复发,如气管炎、前列腺炎、关节炎,旧伤(如手术疤痕)也容易疼痛。阳春三月也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发期,此时,尤其要注意预防中风和心肌梗死,不可麻痹大意。预防的核心是密切关注天气信息(主要是早晚气温和冷空气活动消息),早晚外出,或有冷空气入侵时,一定要注意保暖。

春风多是柔和的,但一般人却很难用语言说出“她”是怎样的柔和。“可闻不可见,能重复能轻。镜前飘落粉,琴上响余声。”南朝何逊的这首《咏春风》就抓住了春风可以飘落粉,能够送琴音的特点,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把春风的柔和写得具体可感。不过诗中写春风可以“飘落粉”,也间接提醒人们在春季要注意预防花粉过敏症。

春季容易引起花粉过敏的多为种子树,以柏、白蜡、法桐、臭椿、松、杨、柳、榆等居多,这些植物花粉在起风的日子里更容易传播,花粉漂浮在空气中,有害物质散布,接触后容易引起皮肤过敏等症状。每年四月份,正是油菜花开的时节,大片大片金黄色的油菜花,吸引了许多踏青者和摄影爱好者。诸不知,油菜花的花粉,也可能引发花粉过敏,轻者会出现风疹块、瘙痒等症状,严重的还会造成哮喘发作、呼吸困难。预防花粉过敏症,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外出踏青要“因天制宜”“因地制宜”“减少与过敏源的接触”。少在风大的晴日外出,少在花、树等过敏源多的地方驻足;晴日踏青时,最好穿长袖衣服戴手套,尽可能减少皮肤外露;不可在山林或草丛中躺卧或睡觉;也不要在草坪上晾衣服、毛巾或手绢;踏青归来时,一定要先清扫掉衣服上的尘土再进屋,然后洗澡洗衣服。

春风也有急狂的时候。“无端陌上狂风急,惊起鸳鸯出浪花”(刘禹锡《浪淘沙》),就写出了春风的阵性狂虐。如果这些狂风出现在陆地上,则可能就是“吹沙”天气,对人体健康非常之不利。每年春季,我国北方地区多出现“沙尘暴”“扬沙”天气,而长江中下游地区也多有“浮尘”天气(这三种天气现象合称“吹沙”)。

“沙尘暴”出现时,人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躲避,但即便是躲在室内,空气及沙尘的冲撞摩擦噪音,也会影响人体的神经系统,使人头痛、恶心、烦躁,加之能见度较低,光线阴暗,使人产生一种压抑和恐惧之感。人们要主动克服这种恐惧感,必要时,可咨询心理医生。“扬沙”虽然没有“沙尘暴”那样恐怖,但每当“扬沙”降临一座城市时,当地医院五官科的眼疾患者就会急剧增多。沙尘可直接引起眼睛疼痛、流泪,如不及时清除,或用手揉眼睛,均可引起细菌性或病毒性眼病。所以,当有“扬沙”天气时,出门应戴防尘眼镜(最好是密封的风镜);如沙尘进入眼睛,切忌用手乱揉,可用干净的湿毛巾轻轻擦拭,如没有效果,则要去眼科医院就诊。

相对来说,“浮尘”对健康的危害则是静态的。浮尘中的生物气溶胶,对人体的危害最大。例如,携带结核杆菌的气溶胶可能会导致肺结核的发生。所以,当浮尘天气出现时,要尽可能地避免外出,关闭好门窗;同时必须注意对饮用水的检测和保洁,以井水、池塘水为饮用水的农村家庭,必须静放澄清后才可使用(也可以考虑明矾净水),绝对不可饮用生水。

猜你喜欢
扬沙晴日浮尘
近30 年塔里木盆地浮尘天气及持续浮尘滞空的气候特征*
近况自遣
立夏
早春桃花
雨雾中登天柱山
我是一粒浮尘
雨(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