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匠心,不忘初心报家国

2020-04-19 00:16王芳
风能 2020年7期
关键词:中国海绿色

王芳

古罗马著名思想家西塞罗说:“生活的全部高尚寓于对责任的高度重视,生活的耻辱在于对责任的疏忽。”一家成功的企业,并非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机器,具有崇高追求、敢于承担社会责任是其不可或缺的价值理念。企业精神,乃担大任。中国海装甫一成立,就在中国船舶集团的指导下,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解危助困,扶危济弱;及至近日,中国海装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满昌还带队远赴云南勐腊县开展教育帮扶,用“红色”爱心持续温暖着社会大家庭。同时,该公司根据风电产业特点,构建绿色环保生产线,用“绿色”匠心源源不断产出绿色能源,建设美丽国家。

暗室逢灯,照亮深山

2018年春节前的一天晚上,回乡过年的村民文天茂惊喜地发现,村里路边有了点点灯光。“那天回来都晚上了,以前村里面都是黑黢黢的,想不到这次回来路灯都装好了,特别亮。”

文天茂所在的三义乡,位于渝鄂交界的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是重庆市18个深度贫困乡之一。这里地处高寒山区,基础条件落后,产业结构单一,文化教育匮乏。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一场脱贫攻坚战由此打响。

中国船舶集团从贫困县和贫困群众发展亟需出发,按照“既解急难、又顾长远”的原则,持续开展精准帮扶。这场攻坚战,也将中国海装与重庆市彭水县三义乡的情谊紧紧连在一起。2017年,中国海装党委通过精准帮扶三义乡的决议,随即成立精准扶贫工作小组。通过调研,中国海装聚焦基础设施短板,投入200多万元,分两期为三义乡下辖的多个村庄安装了400多盏光伏路灯。同时,还建设一座装机容量为150千瓦的光伏电站,解决农户大棚蔬菜种植用电问题。灯光照亮了寂静的山路,也照亮了近1700户、6300多乡亲们的生活。

同样让村民们感到舒心的,还有三义乡莲花村易地扶贫安置小区那17面高大的文化墙,这些画作是中国海装邀请专业画师精心绘制。一排排崭新的二层楼房,搭配上色彩鲜明、乡土气息浓郁的巨幅画作,让人仿佛走进度假村。

解危助困,造福边疆

在脱贫攻坚的伟大征程上,身处边疆地区的分公司员工,更能深切地感受到当地同胞摆脱贫困的渴望。

从2017年至今,中国海装新疆公司每年都组织“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20名干部职工与哈密市伊州区园林处20名少数民族同胞结对帮扶,定期到结对家庭走访慰问、嘘寒问暖,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多年来,内蒙古公司在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积极吸纳当地劳动力就业。2019年,该公司投入7.6万元,为白音高勒嘎查牧民乌日汗一家购买了38只基础母羊,用实际行动支持牧区养殖产业发展。而慰问贫困老人、帮贫助学、向重雪灾地区的捐款更是该公司长期坚持的常规公益活动。

为帮助贫困地区农产品打开销路,2018年至2020年,中国海装多次参加集团公司和重庆两江新区组织的消费扶贫行动,在云南丘北县和彭水自治县采购农副产品100余万元,助力当地农民脱贫致富。

教育扶贫,点燃希望

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斩断穷根,为帮助贫困学子圆梦,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近日,中国海装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满昌带队赴云南勐腊县开展了教育帮扶工作,向勐腊县第一中学捐赠了30台价值80万元的教学设备一体机,向该县的30名贫困学生发放了共计7.6万元的助学基金。同时,中国海装还承诺,将以此次帮扶活动为契机,继续履行好央企职责,结合企业发展情況,适时开展更多的帮扶工作,为巩固勐腊脱贫摘帽成果尽一份力。

脱贫攻坚,教育先行。

从2011起,中国海装便长期对口资助重庆万盛南天门风电场附近的多名贫困学生,帮助他们顺利完成了阶段性学业。

2017年10月,中国海装党委组织开展了向集团公司定点扶贫地区云南勐腊的捐资助学活动,中国海装包括新疆公司、内蒙古公司和江苏公司及风电场的200余名党员、员工及团员青年纷纷伸出援手,共捐款6万余元。

企业率先垂范,员工们也积极响应。中国海装工程技术公司(下称“工程技术公司”)员工陈忠林从2015年起陆续资助云南1名贫困学生和贵州3名品学兼优,同时又是精准扶贫困难户的中学生,为他们提供生活费,解决上学的后顾之忧。

工程技术公司团总支书记陈晓丽,自2006年加入慈善基金会起,就长期活跃于各大公益捐助平台,影响带动身边同事陆续加入爱心公益事业,多次为偏远山区孩子们送去学习用具和衣物,帮助数名贫困孩子圆了上学梦。

扶危济弱,温暖孤独的心灵

“对待弱者的态度,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尺。”多年来,中国海装从细微之处,长期对弱势群体给予更多关爱。

重庆乐一融合特殊教育学校里,身患自闭症的孩子们渴望着陪伴与温暖。2019年11月10日一大早,工程技术公司的青年志愿者们就赶到园区,布置现场,为孩子们准备了书包、蜡笔、图画册等学习用品和美食。志愿者们与孩子们一起绘出心中理想的蓝色家园,用剪纸裁出风车叶片,共同完成一幅幅“绿色世界”,又一同来到操场上踢球、套圈、游戏。

听说志愿者们要来,重庆宏善养老中心的老人们很早就起来,把头发梳好,收拾好房间。每年,中国海装的青年志愿者们都会带着水果、牛奶和日用品看望他们,与他们促膝谈心,为他们拖地板、擦桌子、修指甲、剪头发。

留守儿童也是中国海装长年牵挂的对象。每年的“六一”儿童节,中国海装都会开展留守儿童“关爱行动”,为父母在中国海装工作、生活在农村的留守儿童献上爱心、送上温暖。在开展的这些公益活动中,中国海装还结合企业特色,向小朋友们讲述奇妙的“风车”如何发电,在他们心中种下科学的小种子。

“公益活动虽小,但我们从未缺席,一直坚持。”中国海装党群工作处处长杨栋对此深有感触。

用“绿色”匠心产出绿色能源

夫担大任者,必先强其力。作为一家自带“绿色属性”的新能源企业,中国海装以“造福人类、共享蓝天”为己任,不断加强风电技术研究,提升风电制造质量和运行效率,切实为国家节能减排作贡献。截至2019年年底,中国海装累计装机容量相当于每年节约标准煤67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600万吨,再造森林约50万平方千米,与西班牙的国土面积大致相当。

在利用风能带来绿色清洁能源的同时,中国海装坚持“以政策为主导、发展兼顧社会责任”的原则,引入全生命周期概念,推进绿色设计、绿色制造,打造绿色工厂,努力把企业的运营和发展对环境造成的影响降至最低。

在绿色设计上,中国海装通过对关键技术的研究,牵头建设绿色设计平台并集成示范,在提高大型风电装备的可靠性和灵活性、降低运行成本、提高风能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与环境协调方面形成了系列研究成果,牵头或参与制定标准76项,主编国标1项,参编国标9项,主编地方标准1项。授权风电整机及零部件有效专利138项,其中美国授权发明3项,欧洲授权发明1项,中国授权发明专利35项,外观设计3项,实用新型专利96项。

在绿色制造上,中国海装于2017年获得工信部绿色集成项目支持,通过构建大型风电装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与评价体系,突破一批绿色设计共性关键技术,研制出一批典型绿色产品;2018年,成为中国绿色供应链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并获得由商务部、新华社联合发布的“2018首批最具影响力绿色企业品牌”荣誉称号;2019年9月,入选工信部第四批“绿色工厂”名单,今年又入选工信部“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名单。

由此,中国海装将绿色环保灌注到每一个生产环节,打造出一条条亮丽的“绿色生产线”。

今年,受疫情影响,中国海装认真做好“六稳六保”,不但没有裁员,还新招收了120名应届毕业生。

谈到对社会责任的理解,杨栋表示,“一个企业除了赚取利润、实现与利益相关方的共生,还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美好企业,要对员工、消费者、供应商、社区、环境等一系列对象负责,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和环境可持续发展,企业才会走得更长远。”

这,也是中国海装不忘初心、回报家国的最好方式。

猜你喜欢
中国海绿色
绿色时尚
追踪绿色的秘密
绿色
中国驳斥日媒“海监船枪击越南渔船”报道
中国驳斥日媒“海监船枪击越南渔船”报道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