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青
【摘 要】 一年级数学是小学数学的起点。小学数学老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打好数学学习的基础,要通过创设活动情景、展示新奇元素、设置奖励机制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主动参与数学课堂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 小学数学;学生参与;高效课堂;
和传统的数学课堂相比,高效数学课堂有利于提升数学教学的质量。在高效课堂当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自身的主导作用,要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多形式、多变化的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能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体会到成功的感受。
一、创设活动情景,帮助学生理解新知
一年级的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经验都不是很丰富,因此,他们接受新的知识时会存在一定的困难。这时老师就要学会创设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这个情景中去教授新知,帮助同学们理解。
例如《数一数》这一节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正确认识十个阿拉伯数字,并且学会用数字去表示物体的个数。因此,这节课最为合适的教学方法是老师带着学生一起去数数字。如何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这个活动中呢?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向同学们展示一幅游乐场的图片。由于很多同学都去过游乐场,因此这个图片能够勾起同学们生活中的回忆,同学们就会愿意参与其中。在这幅图片中,有大树、小鸟、旋转木马、气球、花朵、蝴蝶等等。老师可以向学生提问:请同学们认真数一数,这里有几个旋转木马?这里有几棵大树?这里有几只蝴蝶?这里有几只小鸟?这里有几个气球?每数到一个物体,我们就在一张白纸上画一个黑色的圈圈。比如,有三只小鸟,就画三个黑色的圈圈;有两只蝴蝶,就画两个黑色的圈圈。我们把要数数的对象转换为图形,就不容易数错。但在活动的过程中,老师发现还是有同学会数错。这时老师不妨和学生一起来归纳一下数数的方法。我们在数物体的个数时,首先要看清楚数的是什么,可以用手去指着物体,也可以数一个画一个圈圈,但是一定要按照一定的方向,比如从左向右数或者是从上到下数,这样才不会多数或者是少数。比如,我们在数大树的棵数时,可以按照从左往右的方向去数:第一棵大树,第二棵大树,第三棵大树,第四棵大树,总共有四棵大树。创设情景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还能够活跃课堂的氛围,如果老师只是干巴巴地在讲台上面一个人去数粉笔的个数,相信很多同学都不会掌握数数的方法。
二、展示新奇元素,帮助学生运用知识
对于小学生来说,兴趣无疑是最好的老师。想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就要向他们展示一些新奇的元素,而且要具有足够的吸引力,因此,老师在课堂上可以开设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让同学们积极地动手、动脑、动口,发现数学学习的乐趣。
例如《认识问题》这一节的教学重点是让同学们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有一定的感性认识,能够识别这些物体,同时通过一些课堂活动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得实践学习和理论学习同步进行。通过概念的学习我们可以得知,长方体是长长的、方方的,有八个尖尖的角,有六个面。而正方体是方方正正的,有八个角,有六个面。圆柱体长长的、圆圆的,从上到下粗細相同,上下两个圆面都是圆形。而球体就非常规则,从哪个面看都是一个圆形。在我们的生活中,冰箱是长方体,魔方是正方体,足球、排球等都是球体,也有许多杯子是圆柱体。当同学们概念学习得差不多了之后,老师就可以开展“认一认、画一画”的课堂活动。老师向每个同学发放一张作业纸,作业纸上面有一个机器人的模型,这个机器人是由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和球体组成的。老师要求学生把长方体涂成红色,正方体涂成黄色,圆柱体涂成绿色,球体涂成蓝色。通过这个图画活动,同学们手中的机器人就变成了一个多彩的美丽的机器人。学生通过自己的双手造就了一个美好的事物,就会收获一定的成就感,也会激发起学生继续学习的欲望,从而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三、设置奖励机制,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小学生都具有争强好胜的心理,他们渴望去得到老师的鼓励关心和关爱。为了更好地让同学们参与到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中,老师在教学时就可以设置一些奖惩机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加法和减法》这一节的教学重在让学生初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为日后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做铺垫。分析小学数学这门课程可以得知,小学数学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处理问题能力。因此,这一节的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让学生以更好的状态参与到学习中去,老师就可以设置一些奖惩措施。在教学中,老师向学生展示了加法的含义。“对于‘10+6=16这个式子,我们可以理解为,10表示左边有10根小棒,6表示右边有6根小棒,16表示一共有16根小棒。那么我们又该如何理解‘16-10=6这个式子呢?最先答对这个问题的同学可以获得一个玩偶,数量不多,先到先得,同学们要积极参与哦!”老师事先已经解释了加法的含义,同学们只需要稍作改变就可以说出减法的含义,这是在培养学生迁移运用的能力。与此同时,老师还设置了答对问题的奖励,这就是在激发学生开动脑筋去思考。“16表示一共有16根小棒,10表示左边有10根小棒,6表示右边还剩下6根小棒。”这个问题解决之后,老师还可以让同学们再解释一下“6+10=16”“16-6=10”这两个式子的含义,答对的同学同样也可以有奖励。从中可以看到老师问题难度设置得非常合理,没有过于简单,也没有过于困难。在这样的课堂上,可以看到同学们踊跃举手的情景。老师在这个过程中也要关注那些不积极发言的同学,这也是老师了解同学的一种非常好的途径。学生是老师教学的对象,老师和学生之间增加了解的程度有利于推进教学进程。
总之,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学属于入门教学。数学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学会把学生的特点和文本连接在一起。高效课堂的优势在于学生能够收获良好的学习效果,老师也能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文爱堂.让学生主动参与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课程教育研究,2012(18).
[2]王艳秋.引导学生主动 参与构建数学高效课堂[J].吉林教育:综合,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