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娟
【摘 要】 数学学科是学生学习生涯中举足轻重的一门学科,数学文化同样也是数学学科知识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涵盖了文化的全部要素。初中数学的新课程改革中,提出了在课堂中融入数学文化的要求,以促进学生在数学素养方面的培养,使学生更加了解数学文化,热爱数学,在数学学习上取得进步。
【关键词】 数学文化;初中数学;融合
数学渗透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中,因此,在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数学文化在其中起到了帮助人类认识社会和自身的巨大运用。加强初中生对数学文化的认识和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数学学习。重视数学文化的学习和传播,才能充分发挥数学文化的价值,当然,这对教师来说也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一、了解数学文化与美学之间的联系
数学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有研究认为“数学是当前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表明了数学文化的崇高地位。那么,为什么称数学美丽呢?显而易见,不论是在公式的结构上,还是在数学的表达形式上,都表现出了一定的美感。为了使学生能体会到数学的“美”,教师应当把数学文化融合并实施到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来,积极引导学生体会数学文化中存在的独特美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更能使学生发现数学的美妙之处,对数学产生兴趣,激发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以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正数和负数》这一课为例,通过这节课,可以发现数学文化在美学上的体现——简洁美。为什么说数学文化具备简洁美的特点呢?很明显,与语文由不同的语言文字符号的复杂构成不同,数学仅仅是由数字、符号所构成的,因此,数学从基础构成上就具备简洁、一目了然的特点。在进行这节课的授课时,教师要采取措施引起学生对正数和负数学习的兴趣,这时候,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正数和负数如何用语言进行表达?比如-3这个数,在不使用数学符号的情况下该怎么进行表达呢?学生就会围绕这个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实际上,这个问题对于初中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学生经过讨论可能也不会得到出色的答案,这时候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这就是数学文化美感的体现,数学可以用非常简洁明了的方式表现出语言文字难以表达的内容。通过这一系列讲授,相信学生会对数学产生新的认识,并开始审视数学背后蕴含的数学文化。通过对数学文化的了解,学生一定会爱上数学,对待数学学习的态度也会有积极的改变。
二、了解数学文化与文学之间的联系
数学是一门具有较强的趣味性的学科,相比较之下,学生的可参与性也比较强。在数学悠久的发展历史过程中,众多数学家、相关学者身上发生了许许多多故事,而这些故事之所以到现在还被人们所熟知,是因为借助了文学的力量。教师将这些故事讲给学生,能帮助学生更深刻透彻地了解数学文化和数学知识点背后的故事,对数学有更透彻的了解和感悟。同时,通过数学故事中蕴含的知识和道理,学生也可以活学活用,将其中学到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进行操作,将数学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数学家的故事也能让学生对数学家产生敬佩之情,进而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以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第二节《有理数》这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将有理数的由来讲给学生:“有理数”,从字面意义上来看好像是指这些数字更加“有道理”,那为什么会这么说呢?实际上,有理数之所以叫有理数,源于英文向中文翻译的“乌龙”事件。在当今看来,有理数的英文单词正确的翻译应当是“理性的数字”,也就是说,如果不是因为翻译上的错误,有理数也许就叫“理性数”了。故事讲完了,相信同学们对有理數也产生了好奇,通过刚才这个故事,同学们一定感受到了数学文化与文学的紧密联系,如果没有文学的力量,今天就不会有这些流传下来的故事。学生通过这个故事以及教师的引导,会发现数学与文学之间存在的联系,也会觉得一个名称就存在着这样的故事,数学一定非常有趣,这些有趣的故事只有通过对数学文化的不断探索才能发现。基于此,学生会对数学产生好奇,对数学文化产生求知欲,自然就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主动汲取教师传授的知识,进一步提升数学学习能力,同时也实现了数学文化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融合目标。
综上所述,教师要做到将数学文化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进行有效融合,操作起来难度比较高,但只要找对了方法,也是可以实现的。教师要对数学文化有充分的研究和了解,将数学文化与美学、文学之间的联系展示给学生。通过发现数学的美感和数学的故事性,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进而引导学生对数学文化进行探索,并通过对数学文化了解的不断深入增强自身的数学学习能力,最终达到了解数学文化、提高数学水平的双赢效果。
【参考文献】
[1]李静业.将数学文化融入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8.
[2]王昌桂.基于数学文化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18(01):131.
[3]张虹霞.数学文化“进入”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策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