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志军
吉林省东辽县渭津畜牧兽医工作站,吉林东辽 136600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又被称为牛疱疹病毒病、牛传染性坏死性鼻炎,在牛养殖主产区广泛流行。随着牛养殖产业不断向前发展,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发病率呈现升高趋势,常常给养殖户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
自然条件下,牛疱疹病毒只感染牛,任何年龄和品种的牛都可以感染该种疾病,其中对育肥牛造成的危害最为严重。该种疾病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的特点,牛群中一旦引入该种疾病,将会在较短时间内波及整个牛群。发病牛和带毒牛是该种疾病的主要传染源。病毒会通过眼、鼻、阴道分泌物、精液排出体外,易感牛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空气、飞沫或者与带毒牛进行交配,通过呼吸道和生殖系统传播。此外,吸血昆虫也是该种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养殖场引种不当,饲养管理不到位,气候突变等应激因素发生时,可以促使该种疾病加速传播流行。
病毒侵入渠道不同,表现的临床症状存在很大差异性,临床上可以分为呼吸道型、生殖系统型、流产型、脑膜炎型、眼结膜型。首先呼吸道型,这是发病牛群体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表现为严重的呼吸道疾病,患病牛体温升高到42 ℃以上,精神萎靡不振,进食停止,反刍减少,流泪,从鼻腔中流出脓性鼻液,鼻黏膜高度充血红肿,呈现鲜红色或红色。泌乳母牛产奶量显著下降,极度呼吸困难,从口腔中呼吸出恶臭气体。犊牛感染这种病毒后,临床症状较为严重,发病速度较快,常常因为呼吸不顺畅,窒息而死;其次,生殖系统型。主要表现为生殖系统病变,母牛阴门,阴道黏膜高度充血红肿,患病牛表现的极度不安,频繁排尿,排尿量减少,排尿时疼痛难忍,有时在阴道表面还能够发现散在的灰黄色粟粒大小的脓包,从阴道中分泌出脓性分泌物。病变较为严重的患病牛阴道黏膜表面附着有伪膜,并且在伪膜下存在溃疡病灶。公牛主要表现为龟头炎,包皮炎,阴茎溃疡,精囊腺变性坏死。
病死牛解剖后,发现鼻腔黏膜呈现深红色,鼻甲骨表面存在很多坏死病灶,口腔黏膜潮红。将气管打开之后,发现气管黏膜表面存在很多出血点,气管内存在大量夹杂着血色的黏液。病死牛肺脏组织高度充血出血,在肺脏表面存在灰白色坏死病灶,肾脏出血明显,表面存在灰黄色的坏死病。
采集病死牛的病料组织,将病料充分粉碎之后,加入10 倍生理盐水研磨,经双抗处理,放置在离心机处理15 min,取上层清液接种到单层的MDBK 细胞上,5%二氧化碳环境下培养2 h,温度控制在37 ℃,将表面液体去除后加入2%的新鲜牛血清MEM 维持液,继续培养3 d 后,当有70%的细胞出现CPE 时收集病毒,将分离得到的都选择使用标准的牛疱疹病毒血清进行综合实验,实验结果显示,标准血清的培养孔中未出现CPE,对照组培养细胞中出现了明显的CPE,由此可以确诊为牛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牛传染性鼻气管炎。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治疗主要选择抗病毒,预防继发感染的手段进行针对治疗。针对患病牛高热症状,选择适用20%的安钠咖注射液,肌肉注射,每头牛50 mL,每天1 次,连续使用3 d。同时选择使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对患病牛的鼻腔、眼睛、口腔、咽喉、生殖道进行清洗。选择使用头孢噻呋钠粉针剂,使用剂量6 mg/kg,1 次/d,连续使用3 d,肌肉注射,预防继发感染。同时在饮用水中添加98%的抗病毒粉剂,让牛自由饮水,连续使用7 d。强化护理一周之后,该养殖场没有出现死亡现象,所有患病牛恢复健康,病情得到了切实有效的控制。疾病控制之后,引导养殖户做好科学管理工作,调整养殖场密度,保持圈舍通风良好,及时清理圈舍粪便。同时要科学引种,禁止从疫区引种,引种的牛群到达养殖场后,要制定30 d 以上的隔离观察期,经过全面检验,确定安全之后,才能够并群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