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日莹
2020年1月,杭州市民席传喜第八次走进杭州市春风办,捐出了一份自己的心意。2013年至今他的捐款累计已达16万元。而在多年前,他自己也是“春风行动”的受助者。曾经的“受助者”,如今的“施助者”,席传喜的故事充满了温情。
席传喜告诉记者,他的故事源于一场家庭变故。2008年,席传喜的爱人因患糖尿病引发的器官感染而住院,他在照顾爱人期间,自己也因中风导致行动不便。“中风后进行检查,我被确诊为糖尿病患者。”席传喜说。接踵而来的打击,给这个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蒙上了一层阴影。
最艰难的就是医药费的问题。这一年,席传喜和爱人看病花费了近18万元,女儿刚高中毕业进入大学就读,也正是花钱的时候,整个家庭陷入困境。到了2009年的春节,家里已经困难得揭不开锅,甚至没有了过年买菜的钱。
得知席传喜家的情况后,街道、社区第一时间帮他办理了低保。春节前夕,“春风行动”将温暖的春风吹进了席传喜冰冷的家中。
“我记得当时‘春风行动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来到家里,给了我们3600元的过年费。”接过钱的那一刻,席传喜的心中有一股暖流流过,“3600元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不算大数目,曾经的我也支付得起,但在那一年,却是‘救命钱。”原本已经打算“不过年”的他,拿着这些钱买了肉、买了菜,和家里人度过了一个温暖的春节。
依据有关规定,席传喜其后申领了残疾证。作为困难家庭,“春风行动”对其给予了周到的帮扶救助。
这往后的数个夏和冬,“春风行动”往席传喜家里送过电扇、送过暖风器,既有“清凉”也有“暖意”。女儿上大学后,学校了解到她家里的實际困难,每年给予减免2200元的学杂费,这为席传喜一家减轻了不少负担。席传喜体会到,有“春风行动”的存在,他和家人的生活便有了希望。
就这样,“春风行动”伴随这一家人直到2012年。这一年,席传喜家房屋政策得以落实,女儿也参加了工作,日子慢慢有了转机。此后,他依旧保持着以前节俭的生活,但每年总是要存一笔钱向“春风行动”捐款。
有时候街坊邻居也不明白,席传喜的坚持到底是为了什么。“我接受过‘春风行动的帮助,也知道社会上有很多像我一样需要帮助的人。”席传喜说,每当他想起当年“春风行动”对自己的“雪中送炭”,便更加坚定要为这件充满温暖和善意的事“锦上添花”的决心。
2018年,席传喜获评第六届“最美杭州人”。评语里写着:他曾经是接受过“春风行动”援助的困难户,他勇敢战胜病魔,摆脱生活困境。不忘感恩,反哺社会,以实际行动参与“春风行动”公益事业,从一名“受助者”变为“施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