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曦
摘 要:创设诗意般的学习情境,搭建合适的活动探究平台,能够让数学教学更符合孩子们的心理需求,贴近他们的生活现实,从而为他们积极地参与数的寻找、观察、分析、归纳、抽象等活动提供动力,为有效地发展数感注入活力。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解读学情,精准把脉学生的学习现实,促进数学学习的顺利推进,加速数感的稳步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感意识;学习现实;数学思维;探究活动
随着课程改革向纵深推进,进一步落实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已成为教学的根本使命所在。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紧扣教学实际,科学谋划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精准解读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从而让数学教学真正成为孩子们数学核心素养发展的基本途径。同时,也让学生在自身的实践活动和认知探究活动中,数学知识、数学技能、数学活动经验以及他们的数学思维等都能获得长足的发展。
紧扣孩子们数学学习的现实,采取最有效的措施培养和发展他们的数感,就是发展孩子们数学核心素养的基本着力点之一。在此,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粗浅地谈一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抓实基本环节,促进小学生数感发展的点滴体会。
一、依托生活现实,启蒙数感
怎样培养孩子们的数感?笔者认为,数感本身就是孩子们对数的敏锐感知,是对数量关系的一种明悟,真的很难用言语同学生说清楚、讲明白的。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就得重视数感这种内敛的潜质,依托孩子们的生活现实,精巧设计具有浓郁生活气息且符合地域文化特质的学习情境、问题情境等,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数、理解数,从而形成一种源自脑海深处的对数的自然、敏锐、直觉;并以此助推孩子们对有关数的领悟,形成对应的数量关系,以及数学思维模型等,使得他们的数学学习更智慧,充满灵性。
例如,在一年级“数一数”教学中,教师就得重视一年级小学数学的认知积累和生活经验储备等要素,灵活地引导学生在数具体物品的过程中感知数,形成对数的认识,并在不断强化中形成数的感知,进而建立关于数的概念建立,使得对应数感得以形成。
师:小朋友们,我们现在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还记得我们在幼儿园中有哪些活动课的情境吗?
生:幼儿园里比小学里好玩多了,有秋千、滑梯、小木马,还有好大的飞机呢!
……
师:真棒!看看其他小朋友们都在做哪些游戏活动啊?课件呈现小朋友们活动的场景图。你都看到了什么呢?
生:有3个小木马。
生:可以数一数的,气球是9个。
生:小鸟真可爱!你们看,那里一共有6只呢。
生:还有5个小朋友在玩呢。
生:你数错了,你看,下面还有5个小朋友们呢,小朋友一共有10个。
生:那大树也数错了,下面也有4棵,那大树就是8棵了。
……
师:小朋友们看得真仔细,也很用心。不过老师感觉我们说得有点乱,可不可以想个办法重新数一数,让我们有个好的感觉呢?
学生议论,有什么办法去数一数,就不显得乱了呢?
……
生:我明白了,我们可以从1个开始一直往下数,这样就有次序了。
师:好方法!用这个方法数出来,并与你的小伙伴们分享一下。
学生进行有序观察,有序数出对应的物体,并把自己的学习思考在小组内分享。
生:老师,我们可不可以从最多的往小的数啊?
师:当然可以,这也是个非常好的方法啊!都去试一试吧!
……
从案例中能够看出,合适的学习情境是培养孩子们良好数感的有效阵地。那么丰富的色彩、漂亮的场景、各种形态的物品等,不仅能给孩子们的视觉带来冲击,而且能激发他们探究其中奥秘的兴趣,致使整个探究学习活动充满活力,更能诱发学生有关观察、有序思考能力的发展。同时,还能帮助学生感悟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之间的联系,更能让孩子们在学习活动中学会合作、学会质疑,从而能促使他们获得更为丰富的学习表象和富有生命活力的数学知识。在这一过程中,能够让他们感受到生活中无处不是数学,使得数感意识萌芽生根在沃土中。
二、抓实观察指导,建立数感
实践证明,有效的学习觀察是开启人类智慧的金钥匙,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合适的学习情境,把数学知识牢固地建立在学生熟悉的生动、丰富的学习情境之上,并以此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对应的事物,从而发现数学现象中所隐藏着的数学规律等,使得他们的数学学习变得灵动起来。同时,还得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把自己的学习感悟、探究思考等表达出来,学会与同伴分享,进而增强他们对数的敏锐感知,形成良好的直觉,初步建立数感。
例如,在一年级“0的认识”教学中,教师就得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进行有序、多角度的观察,从而发现现象中的数学问题,进而诱发学习思考,加速数感建立,促进数感发展。
师:今天老师将给小朋友们带来一个新伙伴,请看屏幕,它来了。动画展播:嗨!小朋友们认识我吗?我的名字叫作零,你别看我圆溜溜的,我的神通可大着呢,我是无处不在的。想一想,你在什么地方见过我啊?
生:我在数学书上看过0,是这样的,桌子上有0个、1个、2个、3个……苹果。
生:我们用的小尺上开始的地方就是0,然后是1、2、3、4等,越往后面的数就越大。
生:电话机上也有0的。
生:是的,我爸爸的汽车的牌子上也有0的。
……
生:我家中有一个温度计,它的上面也有0,0 的上面是1、2、3等,0 的下面也有1、2、3等。
师:温度计上水银柱指向0的时候,外面的温度是怎样的啊?你感觉到的是寒冷,还是暖和啊?
生:温度是0时,是很寒冷的,我们感觉很不舒服的。
……
案例中,教者首先创设一个动画开篇的情境,让动画人物0介绍自己,说出自己是神通广大的,进而激发学生内心的那种竞争心态,从而让寻找0的活动更加有吸引力,也充满挑战性。其次,引导学生把自己平时观察到的经验展示出来,实现学习分享,给同伴们更多的启迪,也拓展了他们的学习视角。特别是当孩子们说出小尺上的0 时,教师紧扣着追问,使得学生意识到0是小尺的开始,在0 的右边的数都比0 大。
还有当个别学生说出温度计上的0 时,教师适度追问,以促使更多的孩子思考0度的温暖,感知0度及0度以下的天气是寒冷的,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感悟温度计上的0,使得这部分感受体验愈加深刻。这为后续研究负数积淀了一些数学尝试。
从中不难看出,孩子们的数学学习是从自己的经验出发的,这一观点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就得重视学生既有的认知、经验等的激活与利用,从而让新知的学习更贴近学生的心理需求,致使他们的数学学习更具活力。同时,让孩子们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能更敏锐地体会到数的含义,促进相应数感的初步建立。
三、搭建活动平台,发展数感
数学活动是孩子们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积累经验的必由之路,更是他们发展数感的最核心的阵地。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相关的学习探究、实践操作、反思交流等系列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感悟到数的存在,领略到数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也逐渐感受数的作用以及学习数的乐趣,进而对数产生亲切感,促进数感的平稳发展。
例如,在一年级“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中,教师就得重视学生体验活动的组织与开展,以便让学生具体的实践操作中感悟“十”与一捆小棒的对应关系,逐步建立“十”的数学概念,促使学习的有效推进和有序深入。
师:下面我们一起做一个数小棒的活动,数出23根小棒,看谁数得又准又快?
学生活动,自主数出23根小棒。
师:数得都很不错。但是老师感觉这样放小棒,我们不太容易看出来,你能想个办法,让老师一眼就能看出你是数出了23根的?
学生小组内交流,探讨所谓的好办法。
生:我们把10根小棒放一堆,一共放好了2堆,边上还有3根。这样就容易看出了。
师:很棒的想法,真好!还有其他的思考吗?
生:我们是把10根小棒用皮筋捆起来,这样捆2捆,再放上3根,就是23根了。
师:你們的活动又有了新思考。这个方法正是数学家们常用的方法。小朋友们可都要学会的噢!
学生根据老师的评价,再度学习把10根小棒扎成1捆。
……
案例告诉我们,为孩子们的数学学习搭建一个活动平台,他们就能给你带来惊喜。案例中学生从数23根小棒开始,再到10根1堆,最后发展到10根1捆,使得整个数学学习活动更加有层次、有条理。同时,在数学活动中也使得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感悟到了“数”就在身边,就在真实的活动中,进而使学生的数感真正得到发展。
综上所述,为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数感意识,教师就得抓实教学的基本环节,紧扣学生的学习现实,创设适合的学习情境、问题情境,搭建有效的体验活动平台等,引领孩子们进行有效观察、实践、交流、反思等,从而积累对数的感知,增强对数的感悟,促进数感意识的稳步发展,也让孩子们的数学思维在学习中获得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