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消费社会学的人情消费现象研究

2020-04-17 14:49黄一凡胡思斯
中国市场 2020年6期

黄一凡 胡思斯

[摘  要]“礼仪”一直是中华民族的美好传统,人情消费也成为人们维系人际关系的重要途径。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 人们消费多样化,物化转化为货币化,礼品数量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频率越来越高,消费的功利色彩显著,面子工程、攀比跟风的心理效应越来越明显,使人情消费异化甚至扭曲,破坏社会风气。我们着重对当前农村人口消费异化的现状进行分析,深入探讨其原因,以有效遏制农村社会的不良风气气氛,为农村人情消费回归理性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消费社会学;人情消费;理性消费

中国素来被称为“礼仪之邦”,礼尚往来已成为中华民族人际交往的必然传统。合理适度的人情交往不仅能够增进人们之间的感情,促进人们的互动,还有利于形成和谐的乡村社会。但近年来,随着城镇化水平提高,农村地区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经济水平的提高使人们消费观念也随之发生转变,人情消费作为礼尚往来的必要支出,出现了礼金不断攀升,农民不堪负重,人情风俗异化的现象。

在党中央大力提倡节约的背景下,文章描述了农村人口消费的现状,从社会结构,文化传统,思想观念,心理因素和个人的角度,分析了当前农村人口消费异化的现状和原因,并提出了适合农村人口消费合理性回归的建议。

1  国内对人情消费的研究

社会学视角对人情及礼俗消费的研究,主要从人际关系、情理社会、身份角色定位等角度展开。研究者主要围绕人情及礼俗消费的现状、特点、危害,产生这种现状的原因,社会功能及作用等方面进行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翟学伟(2004)以“情理社会”入手,从人际交往的现实出发,指出“中国社会就是一个讲人情面子的社会。”[1]中国人对“人情面子”尤其重视,没什么就是不能没“面子”,原因在于“它的运作方式同情心理社会相契合”。[2]

费孝通(2006)使用社会结构分析方法宏观地描述了人情礼俗消费现象,提出了“差序格局”理论,指出中国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关系,在此格局下,每个人都以自己为中心结成网络,并在这个特定的网络圈内维持着各种利益均衡.[3]

胡杰成(2004)指出,农民的人情礼俗消费行为并不是“非理性”的,而是考虑了道德、工具理性计算及情感因素后的“社会理性”行为。[4]

曹海林(2003)认为,关系网络亲疏、人情往来的平衡及情感認同是维持农村人际交往平衡性与连续性的“关系”准则。[5]

杨慰春(2010)运用社区研究方法对山东省台头村进行实证研究,为我们展现出了人情礼俗消费背后更为真实存在的人际关系。[6]

陈柏峰(2011)提出,传统的“熟人社会”即是一张微观权力关系网,人们的行为往往都是围绕着“人情关系”展开,并体现为感情关系、规范和机制等层面。[7]

2  人情消费现状

中国素来被称为“礼仪之邦”,“礼”最早是中国人作为人际互动的社会行动规范。从最早的周礼,后经过孔子、孟子、荀子等著名文人的推动和改善,礼仪文明成为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重要守则。西汉以后,作为礼乐文化和古代礼制的理论形式,《仪礼》《周礼》《礼记》先后成为历代王朝制礼的基础,成为必读的经典之作,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之深远,自不待言。

礼仪伴随着人类活动,伴随着原始宗教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礼”慢慢变为礼节。随着人类社会生活的发展,人类把对神、对自然力的恐惧和敬畏逐渐转变为表达敬畏的仪式活动,形成各种固定模式……终于形成礼仪规范。人们表达尊重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握手、鞠躬、磕头、问候等一系列语言与行为方式。

再到今天,“礼”慢慢指礼金。在过去邻里间遇到节日、婚丧嫁娶都会包个红包或送点礼品,礼在于邻里之情而不在于送人情,这种单纯的邻里交流一直被认为是人之常情、礼尚往来。“人情礼金”的存在,在历史上具有积极意义,这个需要肯定,不单单是人际关系融洽,也有经济上的互助,文化仪式功能等。

而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农民收入不断的增加,致使农民的消费观念、消费习惯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农民之间的人情消费已经远远超出传统意义上的礼尚往来,请客送礼的名由越来越多样甚至花哨,人们更多的是物质的交换,掺杂了利益与攀比心的人情变得畸形,农民送礼出手越来越“大方”,如今,份子钱从最初的五十、一百攀升到现在的几百甚至几千,除了婚丧嫁娶,如今连孩子的满月、周岁、三岁、小升初、中考、高考也要一路包办,甚至还有升学、乔迁、参军、店面开张等等各种五花八门的办事名由,而很多人为了面子不得不打肿脸为人情支出。而这种面子与人情观念使这种攀比成风,你请了我也得请,你的份子钱出的高了我也不能甘拜下风,讲排场讲面子渐渐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

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部分农村地区人均消费支出占年收入的比重越来越大,近几年竟然占农民年收入的50%以上,原来的提着一份礼品走遍全村的质朴景象依然被货币化的人情消费所替代,一张张红色请柬,碍于情面虽左右为难却也无可奈何。随着“红色罚单”的多样繁杂,农民不堪重负。

2.1  人情消费名目多元化

在传统社会,人情消费是在亲人的基础上进行的,人们主要是在逢年过节走街串巷,提着一份糕点走亲戚,以此来联络感情。近年来,随着农民的生活水平大幅提升,人情消费明目也变得多元化。而与传统社会不同的是,除了家人生日、子女升学、门面开张等,还出现了为了达成自己的利益而送礼上门的不正当人情消费。比如,为了让老师多帮衬自家孩子,给老师献殷勤送人情;为了达成自己的利益,给干部送礼等等,这些不正当的人情消费已经严重影响了社会风气。

2.2  人情消费货币化且金额不断增加

在传统社会中,人情消费大部分是送一些实用的生活用品,蛋糕,鸡鸭,鸡蛋或衣服等金额大多是十元到五十元不等,因为在传统社会,人们只是因为情谊而人情消费,不存在其它目的,而近年来的人情消费是掺杂了目的与利益的,因此人情消费逐渐向货币化转化,送礼大多都是现金红包,礼品金额从过去的二十三十到几百甚至几千元不等。

4  对人情消费合理化的建议

4.1  政府层面

逼人的攀比“随份子”成了社会大话题,为了预防和杜絕腐败现象发生,进一步加强廉政建设,规范人们行为,发挥廉洁自律、净化社会风气,国家出台一系列规章制度来规范“人情消费”。

4.1.1  积极引导人们建立健康合理的消费观念

家庭的正常开支外,除了人情消费,还有更多有意义的事可以去完成,比如孩子上学的学费、老人的赡养费、衣食住行、生活旅游、治疗疾病等等基础性消费都需要人们建立在健康理性的消费观念上量力而行的处理人情消费,要从思想上摈弃攀比、从众、回报等不良消费观,积极的引导人们树立健康正确的消费观念,理性的看待人情消费,根据家庭情况选择人情消费的数量与金额,防止人情消费功利化,使人情消费回归理性。

4.1.2  加强管理和自律,防止社会不良风气的传播

国家有关部门应加强管理,组织和开展合理的消费教育宣传活动,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和村委会的作用,利用媒体舆论宣传合理的人情消费观念,大力倡导俭朴节约的良好生活习惯,使人们对人情消费有清晰、理性的认识,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念,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通过法律手段严惩那些以权谋礼的人,加大反腐的力度,杜绝社会的不正之风。

4.1.3  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

政府应该继续加大对“乡村振兴”、“三农”政策的实施力度,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人们的收入,充分保障人们的权益,从根本上提高人民生活需求,使其不会为了生活需求而进行人情交换。

4.2  社会层面

社会是每个个体所生活的地方,扭转不良的社会风气是每个人的职责与义务,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充分发挥村委会、居委会的积极宣传,组织大家参加讨论人们对于人情消费的心声,并利用村委会、居委会的力量促进社会风气的积极作用。

4.3  农民自身层面

改变自己的消费观念,克服盲目比较、从众的心理是最根本的。有选择的开展人情活动,放弃不必要的人情往来,比如给孩子过生日,升学等这些不需要的仪式都可以减少甚至取消,简单的家人庆祝可以大大减少亲朋好友随礼的机会,也减轻了自己的负担。

同时,遇到避免不了的人情消费坚持从简原则。在我们能够承受的经济能力范围内根据自己的自身情况理性消费,做到不铺张不浪费,不大肆宣传。送礼只是心意的物质表达,不需要拿礼金多少来衡量彼此的感情,理性的消费既能表达心意,又不会给自己和他人增加负担。在现在社会中,由于年轻人的观念与老一辈的不同,他们结婚时主张旅行结婚,不办酒宴,带着亲朋好友的祝福踏上旅途,这种祝福甚至比人情交换来的真诚和舒适。

5  结论

人情消费不仅是消费者的行为,也反映了社会的不良风气。适度的人情往来能够增进人们彼此的感情,团结互助,有助于农村地区构建健康和谐的社会。通过对当前社会人情消费现状的描述,分析其原因,发现当前社会人情消费确实存在诸多问题,使人情消费变成“人情债”,所有人都被束缚在“还债”的巨大社会网中,人情消费异化。面对扭曲的农村社会风气,相关政府部门应积极引导人们建立健康合理的消费观念,加强管理和自律,同时利用村委会、居委会等社会力量促进社会风气的积极作用,个人也要积极改变自己的消费观念,在政府、社会和个人三方的相互配合下,引导人情消费良性发展,使人情消费回归理性。

参考文献:

[1]翟学伟.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情理社会中的社会交换方式[J].社会学研究,2004(5):48-57.

[2]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胡杰成.理性或非理性—试析目前农民人情消费之风[J].调研世界,2004(12):38-40.

[4]曹海林.村庄红白喜事中的人际交往准则[J].天府新论,2003(4):77-79.

[5]杨慰春.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6]陈柏峰.熟人社会:村庄秩序机制的理想型探究[J].社会,2011(1):223-227.

[7]马娅娜,王文昌.当前农村人情消费异化的表现及原因分析[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5(1):28-29.

[8]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9]贺雪峰.论熟人社会的人情[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10]翟学伟.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93-98.

[作者简介]黄一凡(1997—),女,汉族,宁夏人,就读于宁夏大学城乡规划专业;胡思斯,女, 陕西西安人,宁夏大学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建筑设计及其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