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
“两弹一星”是20世纪下半叶中华民族创造的伟业之一,其中“两弹”是指原子弹、氢弹,“一星”是指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1970年4月24日,我国自行研制的“东方红一号”准确进入预定地球轨道,开创了中国航天事业的新纪元,也掀开了中国向浩瀚宇宙进军的璀璨篇章。2016年3月8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自2016年起,将每年的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
在2020年中国航天日来临之际,让我们一起聆听“东方红一号”研发者讲述卫星诞生的故事。
戚发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技术顾问,“东方红一号”卫星技术负责人之一
“有条件要上,没条件也要上”是研制“东方红一号”卫星时的真实写照。当时国外严密封锁相关技术,不要说完整的资料,就是卫星样品研制人员也没看到过,基本的研制条件更不具备。
通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我们攻克了一个个不可能,成功将“东方红一号”卫星送上太空。“东方红一号”卫星在轨运行了24天,圆满完成了国家提出的“上得去、抓得住、听得到、看得见”4项技术要求。
就拿实现“听得到”来说,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要在太空奏响《东方红》乐曲有很大难度。考虑到地面的元器件没有经过在天上的考验,研制人员以高稳定度的6个音源振荡器代替“音键”,用程控线路产生的节拍来控制发音,经过上百次试验,终于确保“东方红一号”奏出了乐曲。
“东方红一号”卫星在轨后,拉杆式的短波天线必须展开才能确保乐曲信号被地面站接收到。要确保天线在太空高速旋转状态下顺利展开,对于研制团队来说是一项艰巨的挑战,因为当时没有计算机做仿真模拟,只能完全依靠地面试验。最后,研制团队在技术负责人孙家栋的带领下,对天线结构做了重新设计和改进,终于达到了设计要求。
宋庆元: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706所专家,“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轨道的计算者
1969年,我接到东方红卫星发射轨道的计算任务,为按时保质完成任務,我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这项工作中,差不多每天晚上都要工作到深夜两三点,有时一天只吃一顿饭。
航天工作特别严谨,不能出半点差错,哪怕是小数点后的数字也需要特别精确。当时,计算站里使用的计算机容量小、速度慢、稳定性差,机器算过之后,我还会进行人工校对。最终经过半年多努力,我完成了任务。
1970年5月1日,我受邀去天安门广场参加七十年代第一个五一劳动节和我国人造卫星发射成功庆祝活动。因参与卫星研制工作,我有幸在那一天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见。
潘厚任: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东方红一号”卫星总体设计组副组长
1968年初,“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初样研制完成。经过试样和正样后,卫星就将上天。
为确保卫星研发的顺利进行,党中央决定对中科院实行军管,抽调力量组建新的机构集中搞人造卫星。中科院所属的“651”卫星设计院、自动化研究所、力学所、北京科学仪器厂等十余家科研单位以及当时的七机部部分骨干一起组建了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钱学森任院长。
改组后我留下来研究天文轨道,当时没有任何卫星研发经验可以参考,难题接踵而至。
为完成“看得见”的要求,我们在末级火箭上加装了一个由特殊材料制成的“围裙”,卫星上去之后,末级火箭脱离,“围裙”撑开,大面积地反射太阳光。所以大家当时用肉眼看到的是戴着“围裙”的末级火箭,而非卫星本身。
1969年之后,我跟随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下属的一个研究所迁往陕西,继续从事卫星仪器的研发,直到1979年才回到北京的中科院。
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飞天。那天,我在陕西的一个山沟里通过收音机听到了来自卫星的《东方红》乐曲。这一天,我既感慨又高兴,感慨的是有太多科学家将毕生的精力奉献给了这颗卫星,高兴的是正是有了他们的付出,卫星才能发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