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彩庆
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县东江乡人民政府畜牧兽医站,江西赣州 341700
从多区域猪病流行现状来看,多种病原混合感染是猪病重要的传播形式。单一病原感染案例较少,多数都是两种或两种以上,比如猪瘟与蓝耳病、圆环病毒与蓝耳病、猪流感与蓝耳病、圆环病毒与猪瘟、弓形虫病与蓝耳病等,还会继发感染链球菌病、大肠杆菌病、嗜血杆菌病、喘气病、附红细胞体病等,各类病症的病原体具有多元化特征,临床表现也较为复杂,对防控操作具有较高要求。受到较多因素影响,猪病病原体的毒力有时会发生较大变化,会增强或降低,进而产生全新的血清型、变异毒株。比如蓝耳病病毒变异之后将会产生高致病性蓝耳病,病死率较高,产生的危害较大。此外,近年来多数区域生猪养殖环境进一步恶化,养殖管理人员未能实施高效化的免疫操作,随意应用抗生素,导致病原体发生变异,产生较多新毒株以及血清型,临床表现出较多非典型化现象。比如低毒力猪瘟病毒会产生非典型猪瘟等。
近年来多数地方猪病流行特征与引种环节具有较大联系,引种检疫不规范将会诱发较大问题。所以当前要注重规范化引种,选取更多防疫合理的猪场购置猪种,不要随意引种。不能从疫病严重区域引种,防止交叉感染。在引种运输过程中,要为生猪补充适量的多维素饮用水、准备适量洁净的青绿饲料,或是给每头生猪注射0.25 mL 转移因子,这些措施有助于强化生猪体质,降低应激反应。
要实施全进全出管理制度,对猪舍卫生情况进行控制。做好养殖圈舍卫生消毒,定期应用高压水枪对猪舍进行冲洗,等到充分干燥之后进行细菌通杀以及反复性消毒,使用高锰酸钾进行熏蒸消毒。做好养殖环境通风管理操作,做好圈舍内部温度控制,确保冬暖夏凉。养殖圈舍内部相对湿度应控制在60%~70%。要积极构建良好的养殖环境,对生猪日常应用的物品也要合理消毒,降低养殖圈舍菌体数量,降低生猪患病率[1]。
在生猪疫病监测中,要注重在不同季度与养殖阶段,结合生猪生长状况做好抗体检测。每半年实施一次较大范围的疾病检测,重点关注猪流感、猪瘟、伪狂犬病、蓝耳病、圆环病毒病。要拟定完善的监控制度,对各种隐性感染集中控制。此外,还要对各类疫病的发生和发展情况进行动态化控制,整合各种隐性问题,拟定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养殖场要加大防疫设施投入,做好接种防疫工作。结合猪群生长状况、养殖环境、养殖品种等因素,选取适合的疫苗进行接种。对疫苗质量进行严格把关,选取市场信誉度较高的疫苗供应商。接种操作要科学高效,提高接种与防疫成效。要掌握猪场种猪健康状况、兽药应用现状、养殖环境消毒情况,对猪病防疫工作进行差异化分析。政府部门要督促养殖场签订防疫责任书,保证防疫操作全面落实,提高兽医人员工作积极性,完成既定的防疫目标。
现阶段养殖场要想降低猪群疫病发生率,就要结合猪群疫病发生特点拟定科学化管理规范,对猪群实施控制管理,提高疫病防控成效,为猪场的全面发展提供有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