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龙庆,张庆德,张 华
1.吉林省桦甸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吉林桦甸 132401; 2.吉林省桦甸市桦郊乡畜牧兽医站,吉林桦甸132401
近年来,我国的畜牧业得到显著发展,畜禽检疫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在此种形势下,为使人们吃上放心、安全的牛肉,充分保障其身体健康,就应规范化开展牛定点屠宰工作,加强卫生处理,以促进牛屠宰检疫质量的提高。
在屠宰之前通过对牛进行仔细检疫,可及时发现病牛,并立即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可有效减少病毒性传播,避免造成资源性污染。
1.1.1 对受检的牛群进行查证验物。对于待检的牛群,应当安排具有一定资质,且相关证明齐全的机关单位进行检疫防疫。正式检疫时,应仔细核对牛群的数量,认真询问运输情况,并充分了解饲养状况。如果牛群一旦证明不合格,或存在证物不相符的情况,就需按规定接受补检或重检,只有建议合格后,方可进行屠宰。
1.1.2 检疫方法。对于待屠宰的牛群,通常采用个体检查或群体观察的检疫方法,通过提前观察发现疑似病例,然后再展开实验室检查,进行确诊。其中,个体检查主要采用看、摸、听以及检等方法,看牛的肢体、器官、精神状态、分泌物以及粪便等情况;抚摸并感受牛的体温,身体的弹性及硬度;听牛的呼吸或咳嗽等状况;检查牛的脖颈、淋巴及眼结膜的状况,同时检查其体温、心跳、呼吸频率、排泄的动作及排泄物的状态等。群体检查则指的是在牛群出现群体性的疾病后,仔细观察其饮食及精神状态,并将出现异样的个体对象及时挑选出来进行个体检验。
屠宰前的检查只能发现部分存在异样临床表现的病牛,如果牛处于潜伏期,或是症状不明显,那么就难以区分开来。因此,为从源头上阻止病态牛肉的流出,抑制疫病的传播,还应在屠宰结束后对牛群进行检疫。①对于屠宰后的牛肉,首先检查其头部,仔细观察下颌处的淋巴情况,确定是否存在咬肌寄生虫。触摸时如果发现存在异样情况,需立即切开展开细致的病虫检验。②结束头部检查以后,认真检查牛内脏及器官的色泽、硬度、大小、形状以及弹性程度等。③检查完内脏以后,通常要展开肉尸检测:先放血,然后对其皮下组织、肌肉及关节脂肪进行仔细观察,看是否存在异样。同时,还需认真观察重点位置的淋巴结,并进行检疫。④对于经一般检疫操作很难进行确诊的病牛,需再次进行实验室检验。也即完成上述检疫操作后,出具相关检疫证明,如果病牛不符合检疫规定,可实施无害化处理,并针对不同位置采取相应的消毒处理措施,同时还需做好处理及运输工具的消毒工作。
对屠宰前后不符合要求的病牛做出正确处理,通常是按照规定封锁现场,对污染的工具及区域展开全面、细致的消毒,并将疫病及时上报。此外,注意及时封存相关物证,仔细记录消毒及无害化处理的结果,并进行归档。
屠宰区域内应确保运输无阻碍,流水线作业干净且清洁,以免出现交叉污染的情况。分别装置合格牛的胴体及内脏,天气比较热时还应注意冷藏处理,以免腐坏变质。此外,分批次清理屠宰区域,每周进行消毒;加工场所还应做好病虫害的预防工作,每月对整体环境展开大扫除及消毒,确保卫生及安全。
保证屠宰场的屠宰工作人员及检疫人员持证上岗,专业技能过硬,身体健康,且准确意识到疫情的危害;正式工作时,应佩戴好指定的设备,工作前接受过专业的培训,熟练掌握相关知识及器械的操作,明确相关法律规定,并严格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