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兆峰
吉林省榆树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吉林榆树 130400
球虫病是一种分布广泛的原虫病,很多动物都得球虫病,畜禽中马、牛、羊、猪、犬、兔、鸡、鸭、鹅等都可以感染球虫病。而牛因感染上了球虫而发病则称之为牛球虫病,犊牛易感球虫病。
202 0年5月,榆树市某养牛户山上放养的牛,有3头犊牛陆续出现腹泻的症状,用过一些抗菌消炎止泻的药,疗效甚微,遂前来就诊。根据临床症状初步诊断为牛球虫病,为了进一步确诊,笔者采集病牛粪便做镜检,发现球虫卵囊,故确诊为牛球虫病,经治疗,病牛痊愈。
牛球虫可以感染各品种的牛,但以2岁以内的犊牛易感染,死亡率也比较高,成年牛多为带虫者。潮湿的环境有利于球虫的生长发育,故在潮湿低洼易涝的地方放牧的牛容易感染球虫。带虫的成年牛,排出的虫体污染饲料、垫草以及母牛的乳房,常引起犊牛感染。饲养方式或者饲料的突然改变,也容易诱发本病。牛患有某些传染病,机体的抵抗力下降,也容易发生本病。
小肠下段和整个大肠的上皮细胞是球虫寄生的主要场所,球虫在生长繁殖的过程中,大量破坏肠黏膜上皮细胞,黏膜下层出现淋巴细胞浸润,同时出现溃疡和出血。肠黏膜的破坏,给肠道的腐败细菌提供了良好的生殖繁育的环境,进而产生大量的毒素,毒素又被机体吸收,造成患畜全身中毒,从而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和机体的各组织器官的机能失调。
牛球虫病的潜伏期通常14~21 d,个别的可达30 d。一般牛呈急性发病,病程约为10~15 d,偶有发病1~2 d内就死亡的。本病初期,患畜精神不振,被毛松乱,体温略微升高或者正常,粪便稀薄,带有血液,母牛泌乳量减少。随着病情的发展,一周后,患畜精神更加沉郁,日渐消瘦,不爱站立,喜躺卧,此时体温升高到40~41 ℃。牛瘤胃蠕动和反刍停止,而肠蠕动加快,患牛排出的稀薄粪便中血液增加,同时混有大量的纤维性薄膜,粪便恶臭,后肢和尾部污秽不洁。在病的末期,排出的稀粪呈黑色,几乎全部是血液,患畜开始体温下降,在极度的贫血和衰弱的情况下死亡。慢性型的牛一般发病3~5 d病情会有好转的趋势,但腹泻和贫血的症状会一直存在,病程可延绵数月,如果不能够及时有效的治疗,最终因高度贫血和消瘦而死亡。
病死牛尸体严重消瘦,可视黏膜因贫血而苍白。肛门因长时间腹泻而敞开外翻,后肢和肛门被粪便污染而污秽不洁。直肠黏膜增厚,淋巴滤泡突出,上面有灰色或者灰白色小病灶。同时在这些部位常常出现直径约为4~15 mm的溃疡灶,表面覆有凝乳样薄膜。直肠内容物呈褐色,并恶臭。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初步诊断为牛球虫病,确诊需镜检粪便和直肠刮取物,发现卵囊方可确诊。临床上出现血便、味恶臭,剖检直肠有特殊的出血性炎症和溃疡灶具有诊断意义。本病应注意和大肠杆菌做鉴别诊断,大肠杆菌特征性病变是脾肿大,多感染出生数日的小犊牛,而本病多侵害一月龄以上的犊牛。慢性球虫病与副结核病有相似之处,但副结核病病程较长,体温常不升高粪便间有血丝。
牛球虫病的治疗采取驱虫、止泻、强心和补液的对症治疗方法。
7.1 用磺胺甲嘧啶或者磺胺二甲嘧啶驱虫效果好。磺胺二甲嘧啶0.1 g/kg,酞酰磺胺噻唑0.18 g/kg,口服,每日1次,连用3~7 d。
7.2 药用碳具有吸附水、细菌、毒素及毒物和减轻对肠黏膜损害的作用,是较好的止泻药。药用碳20~200 g,与驱虫药间隔开内服。
采用隔离、治疗、消毒的综合措施。一般成年牛为带虫者,故犊牛最好与成年牛分开饲养。保持牛舍良好的卫生条件,勤打扫,勤消毒。定期驱虫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