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加莎·克里斯蒂(Agatha Christie),是英国女侦探小说家、剧作家,三大推理文学宗师之一。1920年发表处女作《斯泰尔斯庄园奇案》,从而创作了波洛这个广为流传的大侦探形象;1930年,阿加莎在《牧师家的谋杀案》起用新的侦探形象——来自英国乡村的女侦探玛普尔小姐;1947年,为庆祝英女王85岁生日,阿加莎创作三幕惊险剧《捕鼠器》,该剧在英国舞台连演几十年不衰,成为英国戏剧史上上演时间最长的一部作品。据吉尼斯纪录显示,阿加莎是人类史上著书最畅销的作家,将所有形式的著作算入,只有圣经与威廉·莎士比亚的著作的总销售量在她之上。其著作曾翻译成超过103种语言,总销量突破20亿本。她的代表作品有《东方快车谋杀案》《尼罗河谋杀案》《无人生还》《云中命案》等。
这是阿加莎老奶奶1939年创作的作品,一经出版便风靡全球,全球销量超过一亿册。这部书艺术成就高,文学地位无可比拟。可以说,它是世界上顶尖的推理剧本,正是这本著作,开创了侦探推理小说中“童谣杀人”与“孤岛模式”。
故事是这样的:十个素不相识、身份各异的人受邀前往德文郡海岸边一座孤岛上的豪宅。客人到齐后,主人却没有出现。当晚,一个神秘的声音发出指控,分别说出每个人罪恶的秘密。暴风雨令小岛与世隔绝,《十个小士兵》——这首古老的童谣成了死亡咒语。如童谣所预言,客人一个接一个离奇死去……杀人游戏结束后,竟无一人生还!
这是一场完美的犯罪,一场近乎无破绽的艺术,一场人性黑暗的心理较量。一行看上去轻松愉悦的客人应神秘的欧文夫妇邀请,来士兵岛度假,可当一个内鬼出现在众人之间时,一切的美好如烟四散,人性丑恶黑恶的一面便毫无遗漏地展现出来,每一个人都默默地远离他人,生怕被他人连累,甚至怀疑他人就是那个杀人恶魔,到底那魔鬼是谁?岛上的第十一人究竟在哪?所谓的欧文夫妇与这场绝妙而恐怖的杀人案究竟有什么关系?那首令人毛骨悚然的童谣究竟又有什么暗示呢?
十個小士兵,出门打牙祭,不幸噎住喉,十个只剩九。
九个小士兵,秉烛到夜半,清早叫不答,九个只剩八。
八个小士兵,旅行去德文,流连不离去,八个只剩七。
七个小士兵,举斧砍柴火,失手砍掉头,七个只剩六。
六个小士兵,捅了马蜂窝,蜂来无处躲,六个只剩五。
五个小士兵,同去做律师,皇庭判了死,五个只剩四。
四个小士兵,结伴去海边,青鱼吞下腹,四个只剩三。
三个小士兵,动物园里耍,狗熊一巴掌,三个只剩俩。
两个小士兵,日头下面栖,毒日把命夺,两个只剩一。
一个小士兵,落单孤零零,悬梁了此生,一个也不剩。
第一章(节选)
沃格雷夫法官先生新近离任退休,现在正在头等车厢的吸烟室里,倚角而坐,一边喷着雪茄烟,一边兴致勃勃地读着《泰晤士报》上的政治新闻。沃格雷夫放下报纸,眺望窗外。列车奔驰在西南沿海的萨默塞特原野上。他看了看表,还有两小时路程。
他把报纸上讲到的有关印地安岛的种种事情,又在脑子里过了一遍:先是说有一位美国财主,简直对玩游艇着了魔,因此,买下了这个小岛。接着又说这位财主就在这个坐落在德文郡海面的弹丸小岛上盖了一幢豪华绝伦的时髦别墅;可惜的是,他的第三任新夫人最怕水,结果只能连房带岛一起招盘出售。关于这,报纸上各式各样的广告越登越多。后来有一条干巴巴的消息说,有位名叫欧文的先生花钱买下了这幢别墅。打那时起,少不了有烂笔头的文人传开了流言蜚语,说什么印地安岛其实是好莱坞大明星加布里埃尔·特尔为了息影离尘,过上两三个月清静日子买下的啦!而署名为“忙不偷闲”的记者之流又含蓄地暗示说那里将要作为王亲国戚的私邸啦!“梅里韦先生”则说,据他耳闻是有位青年勋贵?菖?菖终于拟结丝萝,打算在岛上度蜜月啦。还有位“郁纳斯”说,他了解的情况是,海军部买下了这个地方,准备搞几项试验,但内容保密啦,等等,等等。然而有一点可以肯定:印地安岛成了新闻!
沃格雷夫法官先从口袋里掏出一封信。尽管笔迹认不真切,但通篇行文措辞却异常明确:“亲爱的劳伦斯……分别多年……务请光临印地安岛……景色迷人之至……离情别意,又何其多!……往日云烟……人天交融……向阳之乐……12点40分由帕庭顿车站出发……在橡树桥恭候大驾……”【批注1:第一次看时,我好奇于此处描写为何要加上省略号,但现在想,这也许是那种老人念书信时特有的含糊不清的感觉,这种还原场景的感觉令人赞叹。】具名是位女的,花体签名是:康斯坦斯·卡尔明顿。
沃格雷夫法官先生苦苦思索着末一次见到康斯坦斯·卡尔明顿夫人的具体日期,想必有七年,不,八年了吧!那时她正去意大利准备享向阳之乐,同大自然和田夫野老融为一体。后来,听说她又向前到了叙利亚,那里的阳光更盛,乐意更浓,更能同大自然和阿拉伯牧民融为一体。
他想起来了,康斯坦斯·卡尔明顿就是这种妇女,一个人买上一座小岛住下,那显得有多么神秘!沃格雷夫法官先生觉得自己推断得这样有理,不禁微微点起头来。就这样点呀点呀的……他睡着了……【批注2:看过这本书,我明白所有的结局,现在回头看看这一段,我仿佛从这里就看出了伏笔,面对多年未见的友人,法官的表现倒不像是在怀念,而像是为自己找一个合理的理由,这一个微小的伏笔令人赞叹不绝,也体现了阿加莎作为推理小说宗师的实力。】
第十四章(节选)
维拉留在房里等待结果。她起身穿好衣服,向房门瞟了几眼。房门非常结实,上着锁,插着插销,门把手底下还顶着一把橡木椅子,不可能从外面撞开。阿姆斯特朗身体并不强壮,要想破门而入是绝对办不到的。如果阿姆斯特朗打算害人,他一定使用狡计,而不是借助暴力。【批注3:这便是人性的多疑,全书展现了人性的多种恶劣,如自私、贪婪、自负、缺乏信任等。即使是素未谋面,对于他人的揣测,我们惯性从负面联想开始。】
她百无聊赖地坐在那儿设想阿姆斯特朗可能采用的手段。他很可能像菲利普分析的那样,声称那两个人中有一个死了。也许他假装受了重伤,呻吟着爬到她门口。
还有其他各式各样的可能性。譬如说,告诉她房子着火了……不错,这很有可能。把那两个人诱出别墅,然后在地上洒上些汽油,再把房子点着。于是她就像白痴一样,被禁锢在房子里等死。
维拉走到窗口,还好,在迫不得已的时候可以从这里逃命。只不过要摔一下——好在近旁有一个花坛。
她坐下来拿起日记,用清晰秀丽的字体写起来,反正要消磨时间。
突然,她周身一紧,她听到一个声音,好像楼下什么地方的玻璃被打碎了。
但是当她支起耳朵仔细去听的时候,那声音又消失了。
她听见——也许是幻想自己听见吧——鬼鬼祟祟的脚步声、吱吱嘎嘎的楼梯声、窸窸窣窣的衣服声……但这一切都无法确定。她得出结论同刚才布洛尔的一样,这些声音纯粹出于自己的想象。
但就在这个时候,她又听到一种实实在在的声音。
有人往楼上走,窃窃私语,坚定的脚步登上了楼梯,一扇门打开又关上,脚步走上了顶楼,接着顶楼上发出更多的声响。最后,脚步声又沿着走廊向她的卧室这边走来。
隆巴德的声音问道:“维拉,你没事吧?”
“没事,外面发生什么事了?”
布洛尔的声音说:“可以让我们进去吗?”
维拉走到门旁,搬开椅子,拧开门锁,拉开门拴,把门打开。
进来的两个人气喘吁吁,脚和裤腿都湿淋淋地淌着水。
她又问了一遍:“发生什么事了?”
隆巴德说:“阿姆斯特朗失踪了。”
维拉叫了出来:“什么?”
隆巴德说:“从这个岛上消失了。”
布洛尔赞同说:“消失了——这个词用得好,像魔术一般地消失了。”
维拉不耐烦地说:“胡扯!他一定藏在哪儿了!”
布洛尔说:“不,不可能!我可以向你保证,这个岛上没有隐藏的地方,光秃秃的,一目了然。今天夜里月光和白昼一样亮,可就是找不到他。”
维拉说:“他又折回别墅了吧。”
布洛尔说:“我们也这么想过,刚刚搜了一遍。当然了,你肯定听到了,告诉你,他不在,他不见了——彻底消失了……”
维拉怀疑地说:“我不信。”
隆巴德说:“亲爱的,这是真的。”
他顿了一下,又说,“还有另一件小小的事。餐厅窗户有一块被打碎了,桌上也只剩下三个小瓷人了。”【批注4:小瓷人一直是这本书的线索之一,一本好的侦探小说忌讳因素之一便是逻辑不清,所以,此书中的十个小瓷人便是帮助读者梳理文章的一个小助理,可见作者的写作功力之深。】
第十五章至第十六章(节选)
维拉说:“我们过去看看。”
“是衣服,”隆巴德在走近一些时说道,“一堆衣服,那里还有一只靴子。快点,从这儿爬过去。”他们踩着几块礁石跳过去。维拉突然站住了。她说:“不是衣服——是一个人……”这个人夹在两块岩石中间,是被潮水冲过来的。隆巴德和维拉最后跳上一块礁石,走近这人身边。他们弯下身去,一张被水泡得发紫的脸,一个溺水者的狰狞可怖的脸……隆巴德说:“我的天!是阿姆斯特朗……”
亿万年过去了……地球不停地转动……时间静止着,原地不动……千万个世纪已流逝过去……不,这只不过一、两分钟而已。两个人正站着低头俯视一个死去的人……慢慢地、非常缓慢地,维拉·克莱索恩和菲利普抬起了头,互相凝视着对方的眼睛……【批注5:从“亿万”“时间静止”等词看得出,此时两人的惊讶溢于言表,想想看,当一座孤岛上只剩两人,而杀人恶魔就是其中一个时,那猜疑的心理便会把为数不多的信任摧毁。】
隆巴德笑了。他说:“原来如此。是吗,维拉?”维拉说:“岛上没有一个人——连一个人都没有——除去我们俩……”她的声音低得像是耳语——刚刚能够听见。
隆巴德说:“一点儿不错。那么我们现在很清楚我们的处境了,是吗?”维拉说:“那个石头熊的把戏……到底是怎么演的?”隆巴德耸耸肩膀。“魔术,亲爱的……非常出色的魔术。”
他们的目光又相遇了。维拉想:为什么以前我从没好好看看他的脸,一只狼,一点不假—— 一只狼的脸……那些可怕的牙齿……隆巴德——他的声音类似嚎叫,听着让人毛骨悚然——说道:“可以收场了。你该明白,现在一切都已真相大白,这就是结局……”维拉平静地说:“我明白……”她凝望着大海,麦克阿瑟将军昨天——也许是前天——还在眺望着大海,他也说过:“这是结局了……”他说这话是用顺从,几乎可以说是欢迎的口吻。但是对于维拉,这些话和这种想法激起了反感。不,这不会是结局!
她望着那死去的人说道:“可怜的阿姆斯特朗医生……”
隆巴德讥讽地说:“这是什么意思?女人的怜悯心吗?”
维拉说:“为什么不呢?你没有怜悯心吗?”
他说:“我对你不存在丝毫怜悯。你也休想得到!”
维拉又低头望望尸体,说道:“我们怎么也得把他捞上来。把他弄到屋里去吧。”
“让他也参加那些牺牲者的行列,是吗?收拾得干干净净。依我看,他就待在这儿蛮好。”
维拉说:“不管怎么说,咱们还是把他弄到海水冲不到的地方吧。”
隆巴德笑着说:“随你的便。”
他弯下腰,开始往上拉尸体。维拉紧依在他身边帮助他。她用尽全身的力气又拉又拽。隆巴德气喘吁吁地说:“这活儿可不轻松。”
最后,他们总算把尸体拖到潮水冲刷不到的地方。隆巴德直起身来说:“满意了吧?”维拉说:“非常满意。”
她的语气使他一下警觉起来。【批注6:两人的较量明里暗里都在进行着,要确定猎物,人类便会全力对付,《无人生还》不只是一本优秀的侦探小说,更是一出优秀的心理剧。】他转回身,把手放进口袋里,他一下全明白了,口袋已经空了。这时她已经站在离他几码远的地方,面对着他,手里举着手枪。
隆巴德说:“原来这就是你对死尸也要施恩的原因,你为的是掏我的兜。”她点点头,牢牢地、毫不动摇地举着枪。
死神现在逼近了隆巴德,他明白他从来没离死神这么近过。虽然如此,他还没被打倒。他命令道:“把手枪交给我!”维拉笑了。
隆巴德说:“听见了吗?递给我手枪!”
他敏捷的大脑开始迅速地活动起来。怎么办——用什么方法——说服她——稳住她,使她安心——或者快速一击——隆巴德在全部生活中一直是采用冒险的手段。他现在又这样干了。
他一字一板、用讲道理的口气说:“听着,亲爱的姑娘,听我说!”就在这时他一跃而起,敏捷得像一只豹子,或者其他任何一种猫科动物一样……维拉机械地扳动了枪机……隆巴德跳起来的身躯在半空中静止了瞬间,之后沉重地摔在地上。
维拉警惕地走上前去,手里的枪随时准备放第二下。但是完全没有这个必要了,菲利普·隆巴德被击穿了心脏,已经断了气了……
我最钦佩的作家便是阿加莎。我知道,每一个侦探推理小说大家都是博学多智的人,而这位被誉为三大推理文学宗师之一的老奶奶更有过人之处。她的多部作品,无不逻辑缜密,令人为之赞叹。《无人生还》说的是瓦格雷夫法官杀了每一个人,但其实倒不如说这是人性杀了每一个人。士兵岛上,人性的贪婪、自私、多疑、自傲、懒惰,无不鲜明,令人唏噓。但这也告诉我们一些道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是极其重要的,几乎所有的祸乱都因猜疑而起。
(荐评人:深圳市宝安中学(集团)外国语学校初二〈3〉班颜子开,指导老师:林昭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