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氏拟态 (Batesian mimicry,以亨利·沃尔特·贝兹命名),一个物种拟态模仿另一个物种,显得有毒或者是无食用价值。贝氏拟态是一种对捕猎者的欺骗。穆氏拟态 (Müllerian mimicry,以 Fritz Mülle 命名),一个物种以鲜艳的体色等手段警告捕猎者其毒性或不可食用性,但警告的生效还是要等捕猎者得到教训才开始,例如捕食者从一次失败的捕猎中很快认识到猎物有毒。穆氏拟态是一种对捕猎者的警告。
紅带袖蝶有多个亚种,广泛分布于中美洲和南美洲,并于其它多个物种形成穆氏拟态对。例如,它的一个亚种 (Heliconius melpomene nanna)与缘线袖蝶Heliconius besckei都分布在南美巴西高原,它们都有毒并且拥有相似的红黑图案,但彼此亲缘关系较远,它们为一对穆氏拟态对。
玉带凤蝶Papilio polytes展现雌性特异的贝氏拟态,其雄性个体均为非拟态型,而不同亚种的雌性个体还具有多种拟态和非拟态类型,图中所示拟态类型的雌性蝴蝶通过模拟有毒的红珠凤蝶Pachliopta aristolochiae得到保护。
枯叶蛱蝶及其蛹壳。当枯叶蛱蝶合上翅膀时,其外观看起来就像一片枯叶。但翼的背面是有金属光泽的亮丽蓝色与橘色。枯叶蛱蝶叶型拟态的起源和遗传机制是张蔚团队目前的研究重点之一。
大蓝闪蝶的翅展最大可超过15cm,翅膀随着光线角度变化呈现紫蓝、深蓝、浅蓝等众多色调,这种金属色对闪蝶起到一种保护作用。闪蝶翅膀反面往往灰褐色并分布着一定数量的眼斑,眼斑可能混淆捕食者的关注,将翅膀视作眼睛,帮助其在攻击下存活;而在飞翔时,其翅膀正面的金属色在阳光下明亮晃眼,干扰捕食者。
鳞翅目昆虫翅膀上的鳞片的颜色来源,分为由色素产生的化学色和微观结构使光波发生干涉、衍射和散射产生的结构色。然而有些种类,翅膀天生缺少鳞片,完全半透明或透明。据科研人员推测,透明翅膀可以使其更易隐藏于环境中,翅尾花色则有助于个体间识别和求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