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属与标新

2020-04-16 12:45郭华悦
幸福·婚姻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时时潜意识归属感

郭华悦

在心理学上,有个现象挺有趣的。

每个人的身上,都同时存在着两种需求,即归属感与独特感。泯然于大众,这是归属感,表示一个人与另一个人或群体是一致的;标新立异,这是独特感,说明一个人与另一个人或群体,是不同的。

是不是很矛盾?对于同一个人来说,既想表明自己是合群的,与大家是一样的;但同时,又想标明自己的个性,强调与众不同之处。但人就是这么复杂,这两种对立的情感需求,在一个人的内心里,总是共存的。

不同的地方在于,对于什么样的人,应该更突出哪种需求?

更多时候,一个人对于周遭的世界,两种需求都是同时存在的。在这个世界上,两个人能在茫茫人海中相遇,总有某种相同的属性,这是归属的一面;但同时,两人又不可能完全相同,这是独特的一面。

可对于不同的人,哪怕两种需求同时存在,突出的重点却不尽相同。对于亲人,朋友,或者爱人,下意识地突出哪种需求,往往会不自觉地表露出内心的想法。

如果有这么一个人,时时事事总是向另一个人靠拢,甚至是模仿,这是什么意思呢?这个人想向另一个人表明的是,两人是一样的,是有共通点的。说白了,就是想告诉另一个人,咱们就是一个世界的人,就应该相亲相爱。

这也就是为什么,和亲近的人在一起,我们總会不自觉地掩藏起独特的一面。在父母面前,孝顺的儿女会藏起锋芒,更愿意让自己看起来和父母辈的人一样;在真正的朋友面前,混得好的一方总会小心藏起自己的优势,让两人看起来相差无几;在爱的人面前,如果真的在意对方,更不会愿意在对方面前,尽显自己的骄傲与优势。

这样的做法,背后所隐藏的潜意识,可能连当事人都不见得能意识到。但举手投足,一言一行间,却仍不禁时时都强调双方之间相同的一面,也就是归属感。这举动的意思很明显,无非是想向对方表明,两人是一伙的。

所以,如果有这么一个人,时时向你表明自己的独特性,事事都想展示与你不同的地方,那么这背后的潜台词,是不是也呼之欲出?

可能连对方都不见得意识到,自己的内心,对于两人之间的这段关系,是持否定态度的。之所以没有选择各走各路,可能是现实的考量,也可能是世事的无奈。因为没得选择,只能将就。可在所谓的将就中,又透着不甘心。于是,便常常有意无意地凸显出与另一方的不同。这无异于是一种心理语言,是想告诉对方,我和你是不同的!

这么看来,想知道一个人,有没有真正接纳另一个人,关键在于突出哪种属性?展示归属感,无异于是一张邀请函,邀请一个人进入另一个人的世界;而反之,在一个人面前过度强调独特感的人,很可能是因为,人家潜意识的想法,是想将你摈斥在自己的世界之外。

猜你喜欢
时时潜意识归属感
“我时时被中国运动员激励着”
都市度假屋
时时可学,处处能学
导数时时用,“忽视致误”防
蒋佩琪 在大陆打拼更有归属感
第一眼看到什么动物,测试你潜意识下的心理状态
总量增加,平均收入上涨,城镇归属感较稳定——这代农民工,就是不一样
Modeling some long-term implications of CO2fertilization for global forests and forest industries
潜意识欲望的诗意书写——柳梦梅形象的潜意识解读
论远程学习者的归属感及其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