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国家卫健委在防治指南中明确指出医用酒精可以杀灭新型冠状病毒,其原理是酒精可以使蛋白质变性而丧失功能。我国科学家已经成功分离出这次感染的元凶——新型冠状病毒。从电镜照片上可以看到病毒表面有一些小的突起,这些突起就是蛋白质,酒精可使其变性而杀灭病毒。但酒精让蛋白质变性是有浓度要求的,至少要达到70%以上才可以(这也是医用酒精将浓度定为75%的原因)。
白酒的酒精浓度就是酒的“度”数,最高也不到60%,达不到让蛋白质变性的最低浓度,因而也不能起到殺灭病毒的作用。设想一下,如果白酒能让蛋白质变性,那就根本不能饮用了,我们的口腔、食道和胃肠表面可都是富含蛋白质的。
辟谣:病毒是不会脱离某个载体(比如血液、体液、唾液、飞沫等等)独立飘散的,某些人想象空气中弥漫着病毒,这是不存在的。
国家高级别组组长钟南山院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新型冠状病毒主要还是通过飞沫进行传播。一般情况下,飞沫传播只有与传染源近距离接触时才可能实现。因此,防疫期间不能放松警惕、尽量减少外出,避免去人员聚集的地方,外出佩戴口罩、勤洗手!
真相:大蒜属于百合科植物大蒜的鳞茎,因含有大蒜油活性成分,被认为可以抗菌、抗病毒。不过,据最新的文献研究,大蒜油的药理作用基本停留在动物模型或体外实验,目前还缺乏体内实验及临床实验的证据,另外对于预防新型冠状病毒也没有相关研究。而新型冠状病毒属于呼吸道疾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以及不干净的手揉眼睛等途径传染。
真相:N95口罩的呼吸阀主要是降低呼吸阻力,使佩戴者呼吸更舒适,无论是否带呼吸阀,都可以起到保护佩戴者的效果。目前还没有研究比较不同型号的N95口罩在预防病毒性呼吸道传染病方面的作用差别。可以认为,只要是合格的N95口罩,并按正确的方式佩戴,有没有呼吸阀都能够达到防护的效果。但是,带呼吸阀口罩不能保护接触者,因此如果是普通人,两种都可以,如果是感染病例,建议佩戴不带呼吸阀口罩。
真相:一般而言,口罩都是一次性使用的。在特殊情况下,N95口罩可以在严格限定的条件下“延长使用期限”或“有限重复使用”,限定条件包括正确佩戴、没有破损、没有被呼吸道分泌物或体液污染、没有导致呼吸困难等等。即使满足这些限定条件,重复使用也有次数限制,厂家会标注可以重复使用的次数(如果没有标注,那就不超过5次)。
用过的口罩用吹风机吹或者喷洒酒精也不能确保杀灭病毒和其它有害微生物,还可能造成口罩变形、过滤纤维损坏而使口罩丧失保护作用,因此最好不要重复使用口罩。
真相:在一般环境下,就医用口罩而言,只要正确佩戴合格产品,只需一个就能达到预期的防护效果。多个叠戴虽然理论上是能增加一些防护效果,但会增加通气阻力和佩戴的不适感,可能得不偿失。在临床环境中,医用防护口罩和医用外科口罩在预防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时的效果并无显著差别,普通医用口罩不建议用于高危环境下的防护。
(编辑/任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