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迪
2019年9月,第七届中国大学生公共关系策划创业大赛在东华大学落幕。作为评委之一,我被大赛“关注社会责任、重视人文情怀”的氛围所感染,更被参赛学生出色的学习力、执行力和创造力所触动,这让我不仅看到了中国公关未来的新生力量,而且得以一窥公关人才的新时代发展趋势。
传统领域跨界融合 广泛催生复合型人才
当下,全球经济结构正在发生巨大变革,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兴技术打破了原有的产业格局,不仅催生了诸如云游戏、跨境电商等新的商业模式,更促进了传统行业融合互动式的发展。新技术成为主导产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也引发雇主对人才技能需求的深刻转变。相关调研机构推出的《2019年人才资本趋势报告》显示,技术的快速迭代重新定义了长久以来企业对人才的筛选规则,重塑着劳动力市场架构。用人单位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明显增长,拥有未来型技能,能综合运用多领域的知识和技术,并创造新产品或新服务的复合型人才将越来越抢手。
以新兴的跨境电商行业为例,有调查显示,企业实际并不缺纯技术性人才,也不缺高级管理人才,却大量缺少具备综合业务能力的人才。82%的企业希望大学增设实践性较强的课,并且在课程设计上实现经济学、管理学、信息技术、法律等学科的交叉和整合,以培养真正的复合型人才。另外,以影视、游戏等内容制作和发行相关的数字文创行业,在依托数字技术生产文化产品的同时,也正在赋能旅游、医疗、航空、金融、教育等传统行业,帮助传统行业重塑与用户的关系,推动传统行业转型升级。而这同样需要既有游戏化思维,又懂传统行业的复合型人才支撑。
公关行业转型升级 中国需要有责任感的复合型人才
当今,面临全社会的跨界融合式发展,公关行业要服务好各个行业,也需进行转型升级,对人才的需求也趋向综合。从业人员不仅需要具备基础的公关、新闻、策划、创意能力,还需发展人际沟通与协调、团队合作、自主学习、抗压与情绪管理等“软技能”。
另外,从大环境来看,中国日益融入全球一体化进程,国际竞争与合作并存,利益交错。面对更复杂的国际环境、层出不穷的新技术传播手段,以及更广阔、更开放的多元文化语境,如何讲好企业故事、行业故事乃至中国故事,做好对外公关和传播工作,成为当前中国公关人的重大挑战。
以近期华为公司的海外公关为例,为应对美国以“安全”为由游说全球盟友放弃使用华为5G的行径,华为在短时间内展开全球公关,通过各国传统媒体及全球热门社会化媒体,运用不同语言和话术,对外传播华为的产品安全和企业理念。这一系列运作均建之于华为对各方舆情的掌握,对现代传播手段的熟练运用,以及对各国法律、文化、历史、政治的了解,知道用什么话术、什么方式才能让不同国家的民众接受自己讲述的故事。
因此,现代公关人需具备综合性知识和能力结构:既要有扎实的公关传播理论,熟练运用社交媒體、短视频、视频直播等新兴传播技术和渠道,还要有出色的创意能力,能够结合实际需求创造时尚新鲜的创意。同时,还要有国际格局观及丰富的域外知识。另外,还要时刻心怀社会责任和人文关怀精神。公关说到底是价值传播,尤其是社会价值的传播,不管讲述什么故事,都需要我们从社会责任和人文关怀出发,用正确的价值观来感动人、鼓舞人,使他人产生认同。所以,公关人必须要有责任感。
大学生公关大赛 跨界携手培养新一代公关人
本次大赛中,培养新一代有责任感复合型公关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感凸显。主办方不仅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力、执行力、创造力等复合型能力,更以“人文情怀、价值理想、社会责任”为主题,引导学生在公关实践中传递人文之心、共享价值意义、承担社会责任。
值得一提的是,主办方在比赛中携手学界、行业、企业,用产教融合的方式,从企业和行业实际需求设置赛题,避免了教育与实践的脱节。例如完美世界提供的“为创造型人才打造最好的成长平台”的选题,让学生结合完美世界控股集团在文创领域的资源优势以及完美世界教育在产教融合领域内的实践成果,利用社会化事件及新媒体平台,策划培育高端复合型数字艺术人才,注重培养学生的整体项目策划、线上线下整合传播等多方面能力。云南白药选送的“品牌年轻化”公关策划,更多让选手对现代消费者行为进行分析,充分利用最新的互动营销甚至IP营销进行推广,培养选手的综合分析能力和新媒体应用能力。伽蓝集团的“关爱青春期公益项目”策划选题,也着重培养选手多渠道市场调研分析能力,以及动员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的实际执行能力。
本届中国大学生公共关系策划创业大赛链接了众多社会责任方,为公关人才培养持续注入创新和责任基因。未来,相信将有更多的企业、高校、社会机构与主办方一道,结合自身经验和资源,共同塑造更加完善的产教融合式人才培养机制,为中国公关行业打造一批又一批博识专业创新,有情怀、有担当的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