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内河航运向着高质量发展推进

2020-04-16 12:41张钰书
人民交通 2020年1期
关键词:水运珠江航道

张钰书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撸起袖子加油干,走过了70年的风雨历程。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70年来,一代代交通人勇于开拓、敢为人先;一项项世界领先科技与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历史性跨越。林林总总,在中华民族海上崛起的进程中书写下浓墨重彩的一划。

伴随新中国的成长,长江航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长航人接续奋斗,推动长江航运实现了从“有没有”、到“够不够”、再到“好不好”的巨大转变,实现了从落后时代、到赶上时代、再到奋进新时代的历史性跨越。长江黄金水道成为了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依托和坚强支撑,并为实施交通强国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现在,长江航运正在向“强起来”阔步迈进。

我国第二大通航河流的珠江,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实现了从艰难起步到亿吨水网、亿吨干线、亿吨港口、亿吨船闸“四个亿吨”的跨越式发展。

中国水运业用振奋人心的成绩为我国经济发展和民生稳定交上了一份满意答卷。年末岁初,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以下简称“长航局”)党委书记、局长唐冠军和交通运输部珠江航务管理局(以下简称“珠航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建华分别接受了交通运输部在线访谈,回顾并分享了长江航运和珠江水运70年的建设发展历程和成就,航务管理经验,以及下一步2020年的工作部署。

“万里征程风正劲,千钧重任再扬帆”

——听唐冠军谈长江航运奋进新时代

“回顾长江航运70年的建设发展,长江航运实现了从落后时代、到赶上时代、再到奋进新时代,长江黄金水道成为了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依托和坚强支撑,并为实施交通强国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唐冠军谈到。

十方面,总结70年来长江航运建设发展成就

一是战略地位空前提升。长江黄金水道的资源优势、经济优势、生态优势不断凸显,在国家战略中发挥主通道作用。目前,长江黄金水道成为长江经济带的基本依托,连接“一带一路”的纽带,以长江为主轴构建了与公路、铁路、航空、管道相衔接的沿江综合立体交通走廊。上海、武汉、重庆三大航运中心及沿江主要港口充分发挥了主枢纽作用。现在,沿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85%的铁矿石、83%的电煤和85%的外贸货物运输量(中上游地区达90%)主要依靠长江航运来实现;全行业从业人员超过200万人,间接带动就业超过1000万人;每年对沿江经济发展的直接贡献达2000亿元以上,间接贡献达4.3万亿元以上。

二是发展理念更加清晰。70年来,长江航运的发展理念不断创新、日臻完善、更加科学。规划方面,提出了“又好又快重在好、高速高效重在效”和“决不搞饥不择食的低水平建设、决不搞发展中的落后”理念;航道建设方面,提出了“深下游、畅中游、延上游、通支流”的理念,并上升为国家层面对长江航道建设的指导意见;安全管理方面,提出了“安全是长江航运的生命线”的大安全理念;凝聚发展合力方面,在系统内提出了“长航一家人、系统一盘棋”理念,在行业内提出了“长江一家人、行业一盘棋”理念,凝聚了建设黄金水道的强大合力;行业治理方面,提出了“服务长江航运、服务沿江经济、服务流域百姓”的根本宗旨;生态文明方面,提出了“保护生态就是保护航运、发展航运必须保护生态”的理念,长江航运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等等。

三是航运基础更加坚实。长江航道通航条件和支持保障设施大为改善,基础设施不断增强,长江航运面貌焕然一新。长江干线航道得到有效治理,长江口深水航道全面建成,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实现贯通,荆江“瓶颈”被初步打通,“645工程”全面开工,上游航道整治稳步推进,干支联通成网取得积极进展,长江干线全面建成高等级航道,并实现昼夜通航,通航能力大幅提升。现在,5万吨级海轮可满载直达南京港;南京至武汉可通航5000吨级海轮;武汉至重庆中洪水期可通航5000吨级单船和万吨级船队;重庆以上可通航1000吨级船舶。长江港口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亿吨大港从无到有,目前达15个;万吨级泊位从寥寥无几发展到595个;长江干线形成了三大航运中心、5个自由贸易区、22个主要港口和26个水运开放口岸。长江水系14省市拥有内河运输船舶10.6万艘、1.16亿载重吨,分别为1949年的130倍、700倍,干线货船平均吨位达1880吨,居世界先进水平。

四是市场体系逐步完善。长江航运市场体系从无到有,逐步建立和完善,为长江航运发展注入旺盛活力,运输市场生机勃勃。市场主体方面,由过去国有经济一家独大,发展到多种所有制经济形式共存的格局。此外,液货危险品運输、商品车滚装运输等专业化运输形式得到全面发展。市场对长江航运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对市场的宏观调控作用进一步彰显,长江航运生产力不断解放,2019年,长江干线货运量可望超过29亿吨,稳居世界内河第一。

五是体制机制更加健全。长江航运管理体制不断调整,管理内容和职责历经变化,更加科学规范、充实明晰。从政企分开、港航分管、分级管理的管理体制,到政事企分开、港口下放,再到“统一政令、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执法、统一管理”和“一体化管理、一条龙服务”,长江航运集中统一、权责一致、关系顺畅、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建立健全,基本适应了航运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六是依法行政逐步规范。长江航运执法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执法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水平全面提升,执法监督机制不断完备,法治建设有力推进。涵盖水路运输、港口、航道、安全和综合管理的“4+1”法规规范体系逐步形成,实现了法规体系从零散到总体完备的重大转变,尤其是《港口法》《航道法》的出台,为长江航运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七是创新驱动强劲有力。长航局系统创新成果层出不穷,一大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重大奖项,或填补国内空白,或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例如,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成套技术经40余年研究和科技攻关,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长江航道整治工程获得国家级工程建设质量最高奖;长江航道局开发的长江电子航道图和郑启湘团队研制的太阳能一体化系列航标灯,均为国内首创、国际领先。

八是生态保护成效显著。长江生态文明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长航局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融入长江航运发展的血脉,着力加强长江生态保护。绿色航道建设方面,形成了生态修复和生态补偿相结合的新机制;绿色港口建设方面,大力推动港口岸电、港口机械清洁能源使用、船舶污染物岸上接收转运设施建设,促进液化天然气加注站布局与建设;绿色船舶建设方面,大力实施船型标准化,累计拆解、改造老旧落后运输船舶5万余艘,新建、改建液化天然气动力示范船、三峡船型示范船279艘;绿色运输组织方式方面,着力发挥水运的比较优势和多式联运的组织优势,集装箱和大宗货物铁水联运比重持续提升,江海直达船舶规模不断扩大。

九是安全形势稳中趋好。长江航运安全形势不断向好,安全监管与应急能力水平不断提高。通过建设现代化监管装备,提升现场监管水平,强化事故预防预控,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平安长江建设取得明显成效。长江干线近5年(2014-2018年)一般以上等级事故数、死亡失踪人数、沉船数以及直接经济损失等四项指标同比前5年(2009-2013年)分别下降41.2%、36.2%、48.6%和42.2%,水上安全形势总体稳定、稳中趋好。

十是党的建设持续加强。长航局党委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部党组的决策部署,长航局系统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制度建设全面推进,为长江航运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保证。以“万里长江党旗红”为标志的党建创新工程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先进典型和时代楷模层出不穷。

此外,长江航运实现了“五大跨越”:

行业发展理念实现了根本转变。建立了科学完善的长江航运管理理论体系,开创性地提出了“一条主线四个长江”发展战略及一系列发展理念;航运物质基础实现了全面增强。长江航运基础相对薄弱与日益增长的航运需求不相适应的局面有效破解,实现了由瓶颈制约、基本缓解到总体适应的重大跃升;行政管理体制机制实现了重大革新。长江航运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治理能力不断提升,形成了政事企分开的现代治理新格局;航运发展方式实现了本质变革。行业转型升级不断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成效明显,长江航运由追求速度规模向注重质量效益转变的步伐更加坚定;战略地位实现了空前提升。长江航运在长江经济带发展中的地位显著提高,形成了以黃金水道为依托、多个国家战略叠加的发展格局。

紧盯“十大目标”,落实“十大任务”

下一步,长航局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交通运输部党组的坚强领导下,紧密结合长江航运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好《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长江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和即将召开的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的各项部署,紧盯“十大目标”,推进落实“十大任务”,高质量谱写交通强国建设长江航运新篇章。

基础设施功能完善、畅通互联。按照打造“一流设施”的要求,适度超前、统筹推进,完善港航基础设施。

装备技术先进精良、完备可控。按照打造“一流技术”的要求,优化结构,补齐短板,全面提升装备技术水平。

航运服务便捷舒适、经济高效。按照打造“一流服务”的要求,优化运输组织、丰富产品供给、提升服务品质。

科技创新活力迸发、智慧引领。按照打造“数字长江”的要求,加强前瞻性技术研究,力争智能航运发展居世界内河前列。

安全保障完善可靠、反应快速。按照“平安交通”建设的要求,健全完善安全保障体系,全面提升长江航运安全发展水平,全力打造“平安长江”。

绿色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按照打造“和谐长江”的要求,加快绿色船舶、绿色港口、绿色航道、绿色运输组织方式发展。

开放合作面向全球、互利共赢。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深化长江航运开放合作,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人才队伍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大力优化干部人才队伍结构,提升干部人才素质能力,加强优秀年轻干部队伍建设,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现代治理体系健全、顺畅高效。按照打造“一流管理”的要求,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长江航运制度体系。

党的建设政治过硬、坚强有力。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通过推进落实这“十项任务”,到2035年,建成长江航运高质量发展体系,长江航运发展水平居世界内河先进行列,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优势和作用充分发挥,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现代化长江航运体系,全面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长江航运在世界内河航运居于领先地位,为全面建成交通强国和服务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长航局将牢记使命,不负重托,争当交通强国建设排头兵,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谱写珠江水运支持交通强国建设崭新篇章

——听王建华讲珠江水运高质量发展续辉煌

珠江贯穿中国南方东西部地区,是我国第二大通航河流,由西江、北江、东江及珠江三角洲组成,形成“一主多支,一网八口”水系布局。珠江水系涉及我国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湖南、江西六省(自治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越南东北部地区,总面积45万平方公里,我国境内44万平方公里。

作为我国重要的水上运输大通道,珠江水运已经成为我国西南内陆地区与粤港澳地区经济互补和协调发展的重要纽带,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支撑,在千百年的历史更迭中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珠江水运在支撑区域互联互通、对外开放的同时,经历了起步发展、稳步发展、快速发展、科学发展、高质量发展等阶段,实现了港口、航道、船舶、市场从弱到强,从少到多,从小到大,从散到优,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式发展。

珠江水系水路货物运输量从1988年的7231万吨增加到2018年的9.5亿吨;港口货物吞吐量从1988年的4459万吨增加到2018年的7.5亿吨;基本建设投资从1988年的2.8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67亿元……水运基础设施、高等级航道、港口发展、绿色发展等领域均取得重大突破,珠江航运实现了量的跃升和质的蜕变。

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

一是航道条件提档升级。新中国成立后,珠江水系各级交通部门积极开展航道建设和整治,组织恢复航运生产。近年来,珠航局同地方交通港航部门加快实施西江、北江、右江、北盘江—红水河、柳江—黔江等航道扩能升级工程,珠江水系航道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干支衔接、区域成网、江海贯通的珠江黄金水道骨架基本形成。全水系1.56万公里航道中等级以上航道已占62.7%,1000吨级以上高等级航道达到2419公里。初步形成了“一横一网三线”国家高等级航道网。

二是港口布局体系逐步形成。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珠江的港口发展一直呈现出勃勃生机,是两岸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经过多年建设,珠江水系以主要港口为骨干,地区重要港口为基础,一般港口为补充,分层次的港口布局体系逐步形成,南宁、贵港、梧州、肇庆、佛山等主要港口逐步向综合性港口发展。目前,珠江水系32个内河港口拥有生产用泊位1777个,年综合通过能力近6亿吨。

三是船舶运力持续提升。珠江水运成本低、运量大、低碳环保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珠江呈现出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繁荣景象。目前,珠江水系拥有水上运输内河船舶约1.5万艘,净载重量约1600万吨,载客量约16万客位,集装箱箱位量21万TEU(国际标准箱单位)。2018年过闸船舶标准化率超过90%,远高于全国过闸船舶标准化率70%的要求,船舶结构不断优化,正在向大型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

四是船闸建设令人瞩目。长洲枢纽三线四线船闸、老口枢纽船闸、桂平枢纽二线船闸、邕宁枢纽船闸的建成运行,干线航道重要节点通过能力提高30%以上。其中,长洲枢纽四线船闸总通过能力1.36亿吨(单向),是世界上通过能力最大的单级船闸。2018年,长洲枢纽船闸通过能力超过1.3亿吨,同比增长33.6%。截至今年11月,长洲枢纽船闸货物通过量1.34亿吨,超过去年全年通过量。

五是信息化建设长足发展。2018年10月以来,珠江航运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广东省、珠航局建設项目先后上线试运行,标志着珠江航运信息化发展以及“数字珠江”“智慧珠航”建设取得了里程碑成果。与此同时,各省(自治区)加强信息化建设,广东省开发桥梁净高显示系统和“广东航道通”APP,建立全省航道“一网、一图、一中心、四平台”信息化框架。广西建立西江船闸联合调度新机制,红花、桥巩、邕宁、长洲等11个梯级15座船闸接入联合调度系统,1290公里的航道实现“一次报闸、全线通过”,极大地方便了船员,提高了船舶过闸效率。

随着珠江黄金水道的快速发展,优化了区域综合交通运输结构,降低了社会物流成本,吸引了一大批大型企业沿江布局,促进了沿江产业带的形成,有力推动了流域经济社会的发展。

“两步走”推动珠江水运高质量发展,重抓“十项任务”

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建设交通强国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珠航局提出了珠江水运发展“两步走”战略:第一步,从2020年到2035年,奋斗15年,基本实现珠江水运现代化,珠江水运综合实力步入世界先进行列;第二步,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再奋斗15年,全面实现珠江水运现代化,全面建成世界领先、独具特色、全流域的珠江黄金水道。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珠航局将重点抓好“十项任务”。

一是谋划交通强国建设珠江新篇章。充分发挥珠江水运发展高层协调会议办公室和珠江水系航运规划办公室作用,全力做好珠江水运中长期发展规划研究,加快编制珠江水运“十四五”发展规划,推动实施一批重大水运基础设施和支持保障系统项目建设,确保《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目标在珠江的落实。

二是全力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战略实施。推动《珠江水运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实施意见》等的发布,切实发挥珠江水运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助力国家战略实施的作用。

三是认真贯彻珠江航运体制改革任务。按照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工作部署和部实施方案要求,协助推进西江航运干线航道管理体制改革,构建权责清晰、科学规范、运行高效、服务优质的航道管理新格局。

四是优化服务提升市场监管水平。组织完善相关制度,制定“双随机”抽查年度计划,构建水运信用体系,不断提升对珠江水运省际危货运输市场的动态监管水平。

五是探索建立珠江航道通航保畅长效机制。结合航道体制改革,探索建立珠江干线航道通航保畅长效机制,保障跨省水运大通道的安全畅通。

六是扎实推进平安珠江建设。加强行业管理,督促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强化重点时段、重点船舶和重点水域的安全监管和应急保障工作。

七是加快实现绿色珠江建设。加快推进绿色港口、生态航道建设,积极推动港口岸电、LNG动力船舶、纯电动船的应用,加快打造绿色珠江。

八是不断增强珠江水运信息化支撑。加快推进珠江航运综合信息服务系统的完善,研究建立西江航运干线航道综合管理平台、珠江航运大数据中心等,以现代化的手段实现现代化的管理。

九是巩固成果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继续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成果,着力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切实发挥党组织在珠江水运建设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十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管理水平。结合新形势新要求,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提升管理能力和水平,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

在交通强国建设新的征程上,全体珠江水运人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交通运输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上来,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部署上来,奋力谱写珠江水运支持交通强国建设的崭新篇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珠江贡献。

猜你喜欢
水运珠江航道
梦牵珠江
珠江新城夜璀璨
新航道
图说水运
图说水运
图说水运
珠江·紫宸山
图说水运
我国首条40万吨级航道正式开建
我国首条40万吨超大型航道将迎来开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