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东亚,李旭东,杨江州
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贵阳 550025
植被生长是生态变化的指示器。NDVI(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称归一化植被指数,是测度植被生长的重要指标[1- 3]。随着生态保护意识的增强,植被保护、生态涵养愈发受到重视[4- 6]。生态环境保护中,植被恢复是最重要措施之一。影响植被恢复和生长的因素中,气候因素是基础。近年来,西南地区气象灾害时有发生,对植被恢复和退耕还林产生重要影响。探究干旱背景下植被变化及其气候影响,对生态保护和灾害防治具有一定意义。
NDVI与气候关系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从研究区域来看,NDVI与气候因子关系多为行政区划尺度探究,如韩雅等[7]、刘少华等[8]对国家尺度的研究,何月等[9]、蒲蕾等[10]对省域尺度的研究,王卫等[11]、拉巴等[12]对县域尺度的研究。在行政区尺度NDVI与气候关系研究中,仍以省域以上尺度为主要切入方向。在自然区域尺度NDVI与气候关系研究中,多涉及山地、流域NDVI与气候关系研究。如流域研究对象中,王丽霞等[13]对渭河流域的研究;张景华等[14]对澜沧江流域的研究等。山地研究对象中,如张艺成等[15]对九万山自然保护区的研究,侯光雷等[16]对长白山区的研究。整体研究对象来看,社会区划研究文献相对较多,自然区划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在生态保护大背景下,典型生态区NDVI与气候研究成为重要分支,如黄土高原[17]、青藏高原[18-19]等都是较为热门的研究区域。当前研究中,深刻揭示了NDVI与气候因子的关系,并阐明了不同区域背景下气候因子对植被影响程度。但当前研究中更多是宏观探究气温降水与NDVI关系,气象灾害影响下NDVI特征与气候关系研究相对较少。气象灾害对植被(NDVI)具有明显影响[20-21],影响方式具有差异。因此,寻求典型气象灾害影响下,探究NDVI变化特征是较有意义的方向。
贵州沅江流域是中国西南代表性山地流域之一。气候立体性、人口山地性、地貌复杂性是西南山地流域基本特征。山地多、地形起伏大,降水分布具有复杂性、特殊性、区域性,深刻影响植被生长。同时,沅江流域西部、北部喀斯特分布广泛,旱灾时常发生,降水对水土流失、灾害预警、喀斯特石漠化治理产生直接影响。因此文章结合干旱特征,探究流域NDVI变化和降水影响,期望研究结果能为植被恢复与干旱灾害防治提供科学参考。
沅江是洞庭湖流域支流,流经湖南、贵州、重庆等省区(图1)。贵州境内沅江流域主要位于贵州东部,流经黔南州、黔东南州、铜仁市等市州,干流长度1028 km,面积30269 km2[22-23]。流域海拔大致呈现西高东低特点。西部海拔在1500 m左右,东部海拔1000 m以下。流域南部和北部高海拔地区属于梵净山和雷公山,是著名旅游胜地。流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气温适宜。西部和北部多喀斯特分布,南部多非喀斯特。境内河流呈现平行分布特征,降水局部差异明显。
图1 贵州沅江流域位置、海拔和主要城市Fig.1 Location, elevation and major cities of the Yuanjiang River Basin in Guizhou Province
DEM和NDVI数据来源于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地理空间数据云平台(http://www.gscloud.cn)。DEM数据分辨率为90 m,NDVI数据为7月月合成产品,可以反映植被生长季节,数据分辨率为500 m。气温降水来源于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中国气象局气象数据中心/国家气象科学数据服务共享平台)(http://data.cma.cn),中国地面累年值年值数据集(1981—2010年)。
流域属贵州中东部,多发旱灾,该特征对植被影响明显。据资料显示[24](以及其他相关资料整理),2006、2009、2011、2013年均为流域旱灾年。考虑到该特征,合理选取代表性阶段,分析植被变化内在机理更重要。经多次调整,选3年断点。6期数据中,3年(2000、2003、2015)为正常植被生长期,包括研究初末期,能反映植被变化整体趋势。2年(2006、2009)为代表性干旱连续期,能反映降水少和干旱条件下变化特征。1年为(2012)过渡期,该年能反映干旱前后NDVI转折特征。计算标准差椭圆和重心,采取栅格转点。不考虑城市与大范围居民点,NDVI与降水具有空间趋势。故将流域均匀创建渔网,获取266个点(剔除无效点后),每点代表100—120 km2降水、NDVI(平均值)、NDVI时段变化,后进行地理加权回归。
(1)重心。重心又称加权平均重心[25],文中重心主要包括点地理坐标系、NDVI、NDVI时段变化值,表达式为[25]:
(1)
(2)标准差椭圆。标准差椭圆是空间统计方法中能揭示地理要素空间分布特征的方法,它能反映点主导方向和总体特征[26-27]。表达式为[26-27]:
ai=mi-mj;bi=ni-nj
(2)
(3)
(4)
式中,(mi,ni)为(mj,nj)的平均中心,wi为NDVI或NDVI时段变化值,(ai,bi)为点距离中心相对坐标,δxδy为x轴、y轴方向标准差。
(3)克里金插值。克里金插值是空间插值常用方法之一,表达式为[28-29]:
(5)
式中,zb为待估计值,zn为已知值,wn为权重,s为估算样本点数目。
(4)样条函数插值。以薄板样条函数为例,表达式为[30]:
(6)
式中,m、n为待插值点坐标,di=(m-mi)2+(n-ni)2,mi和ni是相应控制点坐标。
(5)地理加权回归(GWR)。表达式为[31-32]:
(7)
式中,(ui,vi)为某区域地理坐标中心,b0为常数,b1为自变量回归系数,xij为自变量。
图2 2000—2015年贵州沅江流域NDVI空间分布特征Fig.2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NDVI of the Yuanjiang River Basin in Guizhou Province during 2000—2015
2000—2015年流域NDVI总体西低东高(图2),NDVI呈上升—下降—上升特征(图3)。期间流域植被整体改善,下降趋势主要为干旱年。2000和2003年由西向东NDVI总体逐渐升高,中部0.7过渡,东部达0.9以上。2003年流域NDVI整体上升,西部低值散落,主要是城市活动影响。2009年NDVI小于0.7多分布中东部河谷,可能是干旱初期影响。2012年南部部分区域NDVI0.5以下,东北、东南、中部部分地区大于0.9。2006、2009、2012年均为干旱和过渡干旱代表年,植被生长差,NDVI呈下降趋势且空间差异明显。2015年NDVI小于0.7范围缩小,大于0.9范围扩大,说明期间植被较大改善,西部改善最明显。总体看,2006、2009年旱灾年NDVI下降。2012年属灾害过渡期,NDVI下降却最明显,可能是连续干旱期影响。
图3 2000—2015年贵州沅江流域NDVI变化趋势Fig.3 Trends of NDVI of the Yuanjiang River Basin in Guizhou Province during 2000—2015
2000—2003年流域NDVI下降少,仅西部和东南零星分布(图4)。2003年NDVI上升,流域植被改善最明显在西部。2003—2006年流域NDVI下降区主要在中部和东南,其他区基本稳定。2006—2009年流域NDVI升降并存,整体下降为主。2006—2009年流域NDVI上升多分布中部、东北、东南,空间分布不均。2006—2009年均为旱灾年,旱灾年NDVI空间局部差异明显,可能2009年旱灾在7月以后更加严重导致。2009—2012年NDVI西部下降多,东部下降少且局部上升。2009—2012年下降区NDVI有明显特征,多分布在高山高海拔区,旱灾可能对高海拔区影响深刻。2012—2015年NDVI上升为主,西部上升多0.3以上,东部多上升不足0.1。2012年为旱灾过渡年,NDVI属于研究期最低,2012—2015年上升值可能被高估。2000—2015年NDVI整阶段变化看,微小上升为主,期间NDVI上升多0.1左右,仅西部少量上升0.2以上。整阶段NDVI虽改善,但局部仍存在下降,局部下降与城市扩张有关。变化初末期看,流域NDVI处于改善趋势,植被恢复良好。
图4 2000—2015年贵州沅江流域NDVI时段变化空间分布特征Fig.4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NDVI stage variation of the Yuanjiang River Watered in Guizhou Province during 2000—2015
2000—2015年流域NDVI小于0.3占比低,期间NDVI0.3—0.4占比最高2012年(1.45%),最低2003年(0.03%)(表1)。2000—2015年0.5—0.6占比小幅提高,多年占比超1%。旱灾年NDVI0.6以下明显上升,干旱期植被生长受限。2000—2015年NDVI0.6—0.7占比提高,最高2012年13.23%,最低2003年2.13%,其他年约10%。2012年属干旱过渡年,也是旱灾严重年份之一。可能是整阶段干旱,短期内植被难以恢复到正常水平。2000—2015年NDVI0.8—0.9占比高,多年超50%,如2000年、2003年,正常年份植被均处于改善趋势。2000—2015年累计占比看,干旱年低值增加,增加程度可间接反映植被变化。干旱年NDVI大于0.9均10%左右,干旱对植被影响较大。
2000—2003年NDVI小幅上升,流域NDVI上升稳定,即植被恢复稳定。2000—2003年NDVI时段变化小于0占比26.32%,NDVI微小上升。2003—2006年NDVI时段变化小于0累计占比68.54%,NDVI下降明显。2003年属研究期NDVI最高阶段,2006年属干旱年,故2003—2006年NDVI下降明显。2006—2009年NDVI明显不同于2003—2006年,植被阶段变化均衡。2009—2012年NDVI时段变化小于0占比继续降低。2012—2015年NDVI小于0占比不足40%,NDVI正变化。2000—2015年累计变化看,小于0占比仅47.05%,大于0占比52.95%。2000—2015年NDVI时段变化小幅上升,整体不明显。植被正常生长年份,NDVI增加多0—0.1,干旱年下降-0.1—0,干旱对植被影响表现下降趋势。干旱时NDVI部分阶段增长,可能存在局部小气候影响。
2000—2015年流域NDVI重心迂回,植被空间变化不稳定(图5)。2003年NDVI重心西移,正常年份NDVI西部较快增长,植被恢复好。2006年NDVI重心西移,距离略小于2003年。2009年流域NDVI重心东移,偏移距离长。2012年流域NDVI重心继续东移,2012年为最东点。2003—2012年流域NDVI重心持续东移,东部NDVI更高(或下降更少)。2003—2012年干旱期,重心东移是干旱带来的异常现象。2015年NDVI重心迅速西移,呈迂回特征。2000—2015年整阶段NDVI重心西移,西部NDVI增长较快,植被恢复较好。2000—2003年NDVI时段变化重心总体位于西部,2003—2006年时段变化重心东移,2006—2009年继续东移。表明2003—2009年流域东部NDVI高(或下降更少),即干旱期东部NDVI下降少。干旱年NDVI时段变化重心主要在东部,可能干旱对东部植被影响更小。正常年NDVI均在西侧,也在一定程度反映西部NDVI增长更快。期间,NDVI增加处于不稳定趋势,NDVI时段变化在干旱年向东偏移。
表1 2000—2015年贵州沅江流域分阶段NDVI特征/%
图5 2000—2015年贵州沅江流域NDVI重心迁移图Fig.5 Center of gravity of NDVI migration of the Yuanjiang River Basin in Guizhou Province during 2000—2015
标准差椭圆反映NDVI空间集中程度和方向特征(图6)。2000—2015年流域NDVI标准差椭圆差异小。虽期间存在干旱等情况,但NDVI标准差椭圆总体稳定,说明无论是正常植被生长年,还是异常气象灾害年,NDVI总体空间动态平衡。2000—2015年NDVI时段变化标准差椭圆靠西且扁平,西部NDVI上升多且集中。旱灾年NDVI时段变化差异小,2006—2009年空间差异小,旱灾对NDVI影响具有普遍性,即旱灾往往影响整个流域植被生长。空间标准差椭圆仅反映基本特征,细微变化需通过长短轴、倾斜方向等探究(表2)。2000—2015年NDVI标准差椭圆周长差异不足10 km,面积相差不足1000 km2。说明无论是正常还是异常年,流域NDVI增长平衡。2000—2015年NDVI时段变化标准差椭圆差异悬殊,灾害年标准差椭圆变化较小,NDVI干旱期普遍下降。标准差椭圆2012—2015年变化差异大,这种差异是极端情况导致。2012年NDVI空间分布也最低,2015年NDVI最高,导致标准差椭圆空间差异明显。
图6 2000—2015年贵州沅江流域NDVI标准差椭圆空间特征Fig.6 Characteristics of NDVI standard elliptical space of the Yuanjiang River Basin in Guizhou Province during 2000—2015
表2 2000—2015年贵州沅江流域NDVI标准差椭圆信息
图7 贵州沅江流域降水空间分布特征Fig.7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recipitation of the Yuanjiang River Basin in Guizhou Province
文章采用两种方法分析降水特征及与NDVI关系,避免空间插值产生较大偏差。Kriging显示(图7),流域西部降水多1300 mm以上。Spline显示,流域南部、东部降水多,降水量多在1300 mm以上。降水量大于1300 mm对比,Spline范围大于Kriging。流域降水较少位于中部,多在1200 mm以下。Spline和Kriging在1200 mm附近插值相似。降水1350 mm差异明显,Spline范围大,Kriging范围略小。整体看流域中部降水少,西部、南部、东部降水多。
随降水增加,NDVI呈现上升趋势(图8)。Spline、Kriging对NDVI模拟中,Spline线性模拟斜率高,空间趋势明晰。但两种模拟方式空间趋势一致,随降水增加,NDVI处于上升趋势。Spline、Kriging对NDVI时段变化模拟,无明显斜率差异。降水与NDVI时段变化呈负相关。Spline降水与NDVI显著正相关(表3),相关系数0.163,显著性0.008。Spline降水与NDVI时段变化不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0.117,显著性0.057。Kriging降水与NDVI时段变化不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0.084。Kriging降水与NDVI时段变化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0.153,显著性0.013。结合简单空间趋势模拟和相关分析,可基本得出:降水与NDVI存在关系。NDVI总体特征来看,降水越多,NDVI应该越高,NDVI时段变化相对越小。
图8 贵州沅江流域降水与NDVI基本线性趋势Fig.8 Precipitation and NDVI basic linear trend of the Yuanjiang River Basin in Guizhou Province
地理加权回归(GWR)模拟降水对NDVI影响,结果显示Kriging降水对NDVI敏感性模拟效果差,R2为0.09,R2adjusted为0.08(表4)。Spline降水对NDVI敏感性模拟较好,其Bandwidth为93593.52,Residual squares为0.42,拟合优度R2为0.18,R2adjusted为0.16,模拟效果可反映降水对NDVI影响。Kriging对NDVI时段变化模拟不如Spline。NDVI时段变化模拟中,Kriging拟合优度R2为0.06,调整后0.05。NDVI时段变化敏感性模拟中,Spline拟合优度R2和R2adjusted为0.09、0.07。采用GWR探究降水对NDVI敏感性,Spline效果更好。因此,文章重点探究Spline插值降水产生的NDVI敏感性。
表3 贵州沅江流域降水与NDVI相关分析
**在置信度(双侧)为0.01 时,相关性是显著的;*在置信度 (双侧)0.05 时,相关性是显著的
表4 降水与NDVI关系的GWR回归参数检验
图9 贵州沅流域NDVI降水敏感性空间分布特征Fig.9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NDVI precipitation sensitivity of the Yuanjiang River Basin in Guizhou Province
Spline、Kriging对NDVI降水敏感性空间模拟趋势一致,敏感性西南—东北递增(图9)。流域西部降水与NDVI呈负相关,东北正相关。主要是以下原因:流域西部城市密集,人口多,人类活动对NDVI影响大,敏感程度高。流域西部降水多,但不是NDVI高值集中区。文中NDVI为多年均值,降水敏感性反映多年平均状况。模拟结果显示,Spline模拟NDVI敏感性空间差异大,Kriging空间敏感性差异小。模拟NDVI降水敏感性空间变化特征看,Spline模拟有空间弯曲,Kriging近似直线减少。无论何方式,NDVI降水敏感性呈西南—东北递增。
Kriging、Spline对NDVI时段变化敏感性空间模拟差异大(图10)。Kriging-NDVI时段变化敏感性大致从西向东降低。Kriging中,降水对NDVI时段变化敏感性为负回归系数。Spline-NDVI时段变化空间敏感性模拟大致从中部向四周递增。Spline插值,NDVI时段变化敏感性正负均有。Spline插值,降水对NDVI时段变化敏感性正回归系数主要在东南、东北,敏感性负回归系数主要在西部。
图10 贵州沅江流域NDVI时段变化降水敏感性空间分布特征Fig.10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recipitation variation in stage variation of the Yuanjiang River Basin in Guizhou Province
文章分析了2000—2015年贵州沅江流域NDVI时段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流域NDVI处于上升趋势,说明退耕还林还草等植被恢复取得较好结果。马士彬等[33]在贵州喀斯特地区NDVI研究中,2006—2010年贵州NDVI处于较低下降水平,这与本文2006—2012年结果基本一致。同时,该文[33]2000—2013年沅江流域西部NDVI属于显著上升趋势,也与本文研究结果一致,即西部地区植被恢复较好。许玉凤等[34]对贵州2000—2014年植被覆盖度研究中,大致呈现流域西部及附近植被覆盖度有所提升,亦与本文结果基本一致。研究结果可以反映植被逐渐好转趋势,特别是西部植被恢复好转趋势。
王兆礼等[35]在对中国流域尺度气象灾害与植被关系研究中发现,大尺度干旱灾害对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影响更明显。2009和2012年沅江流域NDVI却呈西部降低特征,该特征是区域较为独特的现象。马志婷等[36]在华北地区干旱与植被关系研究中认为:干旱程度加深,NDVI下降在逐渐加快。流域2006—2012年NDVI都属于低值区,可在一定程度反映干旱对植被影响,但流域2012年NDVI属于最低水平,是否属于流域干旱最剧烈年份尚且不明确。刘大川等[37]研究干旱对NDVI影响,其结果亦与马志婷等[36]相似。
2000—2015年多年NDVI表现为西低东高,但局部也有差异。流域西部城市活动密集,人类活动频繁,NDVI总体较低。2006年NDVI空间趋势明显不一致,东北和东南较低,文章认为可能有如下原因:2006年是干旱年,干旱对NDVI影响大,东部植被茂盛区明显。2000—2015年南部雷山附近始终存在NDVI低值区,此低值与城市密切相关。2000—2015年NDVI始终保持较高,主要分布北部梵净山附近,此区较高有以下原因:(1)梵净山周边海拔高,人类活动相对较少。(2)梵净山附近是自然保护区,对植被保护有积极影响[38]。2000—2015年流域NDVI增长最高主要位于西部,西部城市和人口密集。贵州退耕还林耕还草的实施,西部NDVI较快上升。2006—2009年、2009—2012年流域NDVI时段变化呈西部下降快,东部下降慢。2006、2009、2012年为旱灾年,正常年NDVI西部增长,异常年下降,两者相反。流域NDVI整体西低东高。发生气象灾害时,植被覆盖较低区对灾害抵抗能力弱。东部植被生长好于西部,植被本身具有涵养水源和抵抗灾害功能[39]。植被茂密区,局部环境更湿润,有利于减轻灾害影响。地表特征也影响气象灾害。流域西部多喀斯特,属工程性缺水区[40]。发生干旱气象灾害时,缺水更严重,进而影响植被生长。人类和城市活动对NDVI干旱期影响突出。西部人口城市密集,干旱期人口植被争水,进一步加剧干旱。NDVI平均值变化可能说明干旱程度。如2006—2009年NDVI下降没有2009—2012年多,是否可以说明2012年干旱过渡期气象灾害影响更明显,仍不得而知。
NDVI空间标准差椭圆总体稳定。这种稳定特征与流域多因素密切相关:流域人口西多东少,但相对于全省仍属人口较稀疏区,人口空间稳定,对植被影响较稳定。贵州东部多旱灾,沅江流域也属旱灾侵扰区[24,41]。但流域大致呈正三角形,气象灾害空间影响具有稳定性。重心总迁移特征看,正常年NDVI重心较稳定,如2000、2003、2015年。干旱时段NDVI重心不稳定,气象灾害严重干扰植被生长。NDVI降水敏感性中,降水敏感程度自西向东逐渐升高。主要包括以下原因:西部人类活动较强,植被覆盖较低。在降水影响相近情况下,影响可能越大(由于为负回归系数,系数越小,实际影响越强)。地理条件差异一定程度影响降水敏感性。流域西部属喀斯特分布区,植被覆盖稀疏,石漠化严重[42]。NDVI时段变化对降水敏感性空间影响多为负向,周边高山高海拔区正敏感区,表明高山区植被生长好,人类干扰弱。
文章基于2000—2015年6年代表性NDVI,深入分析其特征和变化趋势。结果可基本反映植被转好趋势,也可反映部分干旱对NDVI影响。文章采用分阶段数据虽可基本反映空间趋势,但年际(本文均为7月数据)连贯性缺乏,是本文不足之处。选取地理加权分析降水敏感性,是基于点求取空间趋势,虽能反映空间影响整体,但局部影响表现不明显。2012年属气象灾害过渡异常年,NDVI最低,是否存在长时间干旱影响,文章尚且没有更多资料进行充分评估。因此,本文以下方面需进一步探究:(1)探究长时间序列沅江流域NDVI时段变化。(2)寻找足够资料,评估连续干旱时期,流域NDVI变化内在机制和灾害影响程度。(3)选择精准方法探究局部NDVI降水敏感性。
文章选取2000—2015年贵州沅江流域典型年份NDVI,采用重心分析、标准差椭圆、地理加权回归等方法,探究流域NDVI变化和降水敏感性,研究结果可为退耕还林还草和干旱灾害防治提供科学参考。文章初步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2000—2015年贵州沅江流域NDVI总体处于上升趋势,植被正在改善,期间西部植被改善最为明显,退耕还林还草取得较好成果。
(2)2000—2015年贵州沅江流域干旱年与正常年NDVI空间变化趋势不一致,干旱程度对植被影响具有区域差异。
(3)贵州沅江流域NDVI与降水呈负相关,空间敏感性自西向东递增,降水对流域西部喀斯特山区NDVI影响更明显。
(4)2000—2015年贵州沅江流域NDVI时段变化与降水主要为负相关,降水越多NDVI时段变化敏感性越弱,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应重点放在负敏感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