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 洁 ,孙中伟 ,赵 阳 ,王 磊 ,王 晨 ,杨 超
(1.中国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河南南阳 473132;2.中国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辽宁大连 116041)
淀粉微球是由淀粉经交联反应合成,不但具有天然淀粉的性质,且在反应过程中通过合成条件的控制,能提高产物的理化性能,满足生产需求。本研究以淀粉为基础原料,通过三乙醇胺和环氧氯丙烷的共同作用,聚合形成淀粉微球,通过电镜、X射线、红外光谱、热重、差热和粒度分析等多种表征手段对产物进行分析。研究了淀粉油层保护剂DYB-2与钻井液体系的配伍性、降滤失效果及油层保护效果等,为淀粉基材料作为良好油层保护剂提供理论依据[1-2]。
取一定量的淀粉加入水中充分搅拌,然后加入一定量的三乙醇胺,在20 ~80 ℃下混合均匀,再加入环氧氯丙烷进行反应形成溶液。将离子单体加入到溶液中,充分溶解混合均匀后加入引发剂,在60~80 ℃下反应 3~6 h后得到料液,将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加入料液中搅拌混合均匀;在30~60 ℃条件下,向料液中缓慢匀速加入无机盐溶液和环氧氯丙烷,待无机盐溶液和环氧氯丙烷加入完毕后继续反应;反应结束后,微球稳定存在并均匀分散于含稳定剂、去离子水的乳液中,微球乳液是反应所得的全部产品[3-5]。
采用高速离心法将微球从乳液中分离出来,之后分别以乙醇、去离子水对其进行洗涤、过滤,洗涤后干燥至恒重,再对其进行物性分析。分别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红外分析仪、热重分析仪和粒度仪等手段对其微观形貌、结构、热稳定性和粒径进行分析。
与表面粗糙、形态各异的淀粉分子(图1a)相比,DYB-2(图1b和图1c)具有形态规整、分布均匀、表面光滑的良好微观形貌。增大扫描倍数,观察微球在纳米尺度上的表面结构,发现微球交联点的分布致密而均匀,孔容积较发达,对增强微球的强度、提供一定的可形变性十分有利[6]。
图1 淀粉与淀粉油层保护剂DYB-2SEM照片
如图 2所示,淀粉与淀粉油层保护剂 DYB-2均在衍射角度2θ为14.3°,16.9°,19.7°,22.1°,24.0°,34.1°左右出现不同强度衍射峰,位置基本一致,这表明淀粉交联成球以后基本组成未发生改变。不同的是球状油层保护剂DYB-2衍射峰相对强度明显降低,说明在制备过程中淀粉部分结晶结构被破坏,无定形结构增加[7]。
图2 淀粉及淀粉油层保护剂DYB-2X射线分析
如图 3所示,淀粉与淀粉油层保护剂 DYB-2在3 445.0 cm-1附近均出现-OH伸缩振动吸收峰,微球由于部分氢键结构被破坏,-OH吸收峰略向低波数方向移动;在2 926.0 cm-1附近均出现了C-H键的伸缩振动峰,微球由于碳链在交联反应中增长,该处特征峰略向高波数方向偏移;另外,两者均在1 652.6 cm-1和1 154.0 cm-1处出现特征峰,分别代表了C-O键和C-O-C键的不对称伸缩振动,以上分析说明微球的交联反应未破坏淀粉结构[8-10]。
图3 淀粉及淀粉油层保护剂DYB-2红外光谱分析
图4的对比分析显示,淀粉与淀粉油层保护剂DYB-2均有两处明显的失重特征峰。二者在100 ℃附近的失重峰位置基本一致,均是由自由水的脱除所导致的。油层保护剂DYB-2对应的特征峰强度大,表明其吸水溶胀能力更强。
图 4a中,淀粉在 315 ℃附近出现第二个失重特征峰,其强度较高,表明淀粉在高温下分解导致了显著失重。图4b中油层保护剂DYB-2在259 ℃附近出现第二个失重峰,峰强度较弱,表明微球中部分网状交联结构断裂。以上分析说明,合成的微球DYB-2热稳定性良好,在200 ℃以内结构稳定。
图4 淀粉及淀粉油层保护剂DYB-2热重分析
调整优选的合成条件,得到不同粒径的淀粉微球。对不同的储层孔喉,起到精准封堵效果(图5)。
图5 淀粉油层保护剂DYB-2粒径分布
分析淀粉油层保护剂DYB-2的室内性能,现场提取张店区块的井浆,高速搅拌20 min后,平均分成6份,测定其中1份的流变性和滤失量,在其余5份中分别加入不同质量分数的淀粉油层保护剂DYB-2,再高速搅拌20 min后,测定室温下的流变性和滤失量,结果见表1。
表1 常温下的淀粉油层保护剂DYB-2对钻井液性能的影响
根据表1中淀粉油层保护剂DYB-2加量与钻井液性能的分析可以看出,随着DYB-2加量的增加,钻井液体系的表观黏度有略微增加,符合设计的要求;API滤失量由4.7 mL降至3.2 mL,降滤失效果明显。
选取不同渗透率的人造岩心进行室内实验。取5×10-3,10×10-3,15×10-3μm2三种低渗透率的岩心和 70×10-3,100×10-3,120×10-3μm2三种中渗透率岩心,在温度 80 ~120 ℃、DYB-2加量2.0%~2.5%的条件下进行膜承压能力分析。
取现场井浆,分别加入2.0%和2.5%的淀粉油层保护剂DYB-2,通过岩心流动仪的驱动压力,将浆体驱入岩心中。观察岩心流动仪驱动压力表上数值的变化,记录数据,实验结果见图6。从图中可以看出膜承压能力与保护剂 DYB-2的加量和实验温度关系密切,DYB-2加量在2.0%条件下,5×10-3μm2渗透率岩心的膜承压能力为14.9 MPa,10×10-3μm2渗透率岩心的膜承压能力为 14.5 MPa,15×10-3μm2渗透率岩心的膜承压能力为13.9 MPa。
在120 ℃、淀粉油层保护剂DYB-2加量2.5%条件下,70×10-3μm2渗透率岩心的膜承压能力为12.5 MPa,100×10-3μm2渗透率岩心的膜承压能力为12.3 MPa,120×10-3μm2渗透率岩心的膜承压能力为11.7 MPa,明显高于80 ℃、同等加量下的膜承压强度(图7)。
结合图6和图7分析得到,淀粉油层保护剂DYB-2在加量2.0%~2.5%下,低、中渗岩心的膜承压能力均大于10 MPa,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图6 低渗透率岩心膜承压能力实验
图7 中渗透率岩心膜承压能力实验
根据淀粉油层保护剂DYB-2对钻井液流变性的影响,选择DYB-2在加量2.0%和2.5%条件下,进行岩心动态污染实验,分析淀粉微球的油层保护效果。配置张店区块的钻井液配方3份,养护24 h后,取其中两份分别加入2.0%和2.5%的淀粉微球材料,高速搅拌20 min后,测定污染前后的岩心渗透率,结果见表2。
表2 淀粉油层保护剂DYB-2的岩心动态污染实验
表2显示,三组不同配方下对岩心的污染结果表明,淀粉油层保护剂DYB-2的岩心渗透率恢复率可以达到80.0%以上,具有较好的油层保护效果。
(1)淀粉微球合成工艺易于控制,可根据储层条件改变粒径分布范围。淀粉微球表面规整,均匀分布纳米级孔道,吸水后适度膨胀,兼具弹韧性。
(2)采用绿色原料淀粉合成的油层保护剂DYB-2,对钻井液流变性影响较小,随着加量的增大,降滤失效果、膜承压能力效果增强,同时能明显提高岩心的渗透率恢复率,具有较好的油层保护效果,有利于现场的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