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近年来,欧洲大国对南海问题明显给予关注及干预,始于2016年。在当年6月的香格里拉国防峰会上,时任法国防长勒蒂安透露,当年初,法国海军已在中国南海领域航行三次。两年后,在2018年6月的香格里拉国防峰会上,法国防长帕莉再次透露,2017年,不少于五艘法舰在中国南海航行,英法联合舰队(德国军事观察员也在军舰上)巡航中国南海。
也是在这次峰会上,英法还表态“要遵守国际海洋法,这里(南海)是公共海域,航行自由”,随后联合舰队在南海巡航。
在南海问题上,法国在两届香格里拉峰会上的言论及发布的《2016法国与亚太安全》《2018法国与印太安全》等文件,都显示出它要插手南海问题的意图。简言之,法国间接承认中国在南海已事实上具有领土主权,但它不想看到这个局面,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想要进行干预和介入,保持所谓的“实力均衡”。
英国的态度没有法国那么直接。有时迫于压力表示“在南海问题上英国处于中立,不会选择站于哪一方。在中国和南海的问题上,会同中方进行协商解决”,有时又非常强硬,如放出消息称“试图在南海常驻军舰,进行定期巡逻”,“皇家海军有权利自由航行”。这种交替出现的不同声音也表明,在英国国内也存在两种声音,英国政府正处于脱欧过渡期,对外政策不是特别统一和清晰。
但是,在行动上,英国始终唯美国与北约马首是瞻,其单独派遣军舰或与法国组成联合舰队到南海巡航的行动就是证明。 在南海问题上,英法的本质立场是“一致的”。而这种一致,又与欧洲大国的亚太及印太战略密切相关。
英国发布的《2015国家安全与防卫战略及回顾》,对英国与亚太地区国家的关系及其亚太战略有着清晰的表述,这些表述表明,英国认为亚太地区是一个对其利益,尤其是经济利益至关重要的地区,愿意并且正在加强与该地区各个国家的合作关系。
英国在亚太最重要的合作伙伴是日本,双方是基于经济、政治、防卫安全等领域的全面合作伙伴。新加坡、韩国等是亲密合作伙伴。至于中国,则是“正在快速扩展与中国的关系”,“我们的目标是在下一个十年内,使中国成为我们的第二大出口目标国”。但是,从2016年开始,随着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深入,英国也紧随其后,认为亚太地区的安全防卫问题突出,且涉及北约及欧洲的经济利益和防卫安全,需要从中斡旋促成谈判,甚至直接介入。
法国在其《2013国防白皮书》中提到,“对法国而言,将积极参与印度洋及太平洋地区的安全协作,这构成一个不小的战略因素”。从这些表述不难看出,法国作为北约成员国,只想履行相关配合和协作义务,主要持观望态度。
然而,从2016年香格里拉峰会开始,法国开始密切关注亚太及印太地区,试图直接介入亚太及印太地区,并将此地区提高到战略层面,不断与东南亚及南亚各国建立广泛合作关系,计划建立健全防止核扩散、限制中国南海领土、反恐、气候变化等领域的合作机制;在防卫安全方面,更是倡导建立“地域战略温度计”,以及亚洲防务部长级会议,并希望与之合作。在2016年和2018年两次香格里拉峰会上,法国都提到自己奉行多边主义,希望保持地区实力均衡。
关于德国,其与英法两国特别是法国利益趋同,对于亚太地区的态度比较一致,因为自身没有完全军事能力,所以一般都派遣军事观察员,跟随英法军队在世界各地执行任务,包括亚太地区。
综上所述,南海局势紧张之前,欧洲大国都把亚太及印太地区作为重要的合作伙伴,和中国以外的其他国家继续保持和加深经济、安全、环境等领域的合作关系;把中国当成重要的经济合作对象,承认中国经济、政治、军事大国地位,未过多提及争议性问题。
中国南海距欧洲路途遥远,中国与英法两国也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究竟是何原因让英法逐渐增加在南海的巡航次数,搅局南海呢?
历史上看,英法两国及荷兰在印太地区有着深厚的殖民历史。印度、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曾是英国殖民地,越南、柬埔寨、老挝曾是法国殖民地。目前,法国在太平洋还拥有一些海外领地。
一方面,英法两国想与前殖民国家建立新的亲密合作关系,另一方面,保护该地区日益增长的英法侨民和移民,也是其国防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再者,“英国和法国是欧洲内部拥有完全军事能力和政治意愿保护全球利益的两个大国”,自认为也还有一定的政治影响力。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利益驱动。中國南海海域本身自然资源丰富,还是商品贸易的重要通道和关口。如果能在中国南海问题中分一杯羹,那预期效益巨大。
值得注意的是,欧洲大国开始直接介入亚太地区防卫事务,插手南海问题,是从2016年开始的。这一年,围绕所谓“南海仲裁案”,中美激烈博弈。一方面,在北约框架下,美、英、法在中国南海问题上价值趋同,另一方面,美国的霸权主义行动,也给欧洲各国带来“浑水摸鱼”的冲动。但英法军事实力远不及美国,因而在北约框架下力求紧跟美国,积极参与、协同配合。
(摘自《世界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