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凯
(荆楚理工学院,湖北 荆门 448000)
大棚智能控温系统是一种基于电气自动化的棚内气候调节系统,新型的系统不仅要调解大棚内的温度,还要对作物生长系统进行全面的监控,通过对室内温度、光照条件、通风情况等作物生长因素的监测和综合调节,实现对温度等生产环境的最佳控制。
现代农业的竞争优势根本在于科技,农业智能化是未来农业产业的一个根本发展趋势。比如以色列农业之所以能够飞速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独特的大棚系统对抗了炎热干旱的气候。从以色列的经验可以看到,大棚不仅是冬季种植蔬菜的良好场所,而且还能够通过温度控制,应对高温等气候条件。通过物联网等最新电气自动化技术,既实现智能化管理,又实现简易操作,全面检测农业系统的生产环境,为未来的农业生产提供依据。例如:通过智能化系统可以监测大棚在何种温度条件下作物生长最良好,何种环境下病虫害最少,甜菜夜蛾等病害在何种温度下容易适宜生存。并且根据这些记录调节温度控制系统,可以确保农作物处于最优生产环境中。
传统大棚人工控制作物生长耗时巨大,耗资也大,但是仍然不能够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同时人工控制精确性不高,以经验为主,受到个人偏好的影响。引入大棚智能温控系统有利于更好地控制作物的生长,系统自动检测作物生长的最佳气温,根据数据匹配来识别采集的大棚温度是否是作物生长的最佳值。大棚的土壤温度和空气稳定并不一致,一般在农业生产中为了避免温度过低,都是采用施加过量农药化肥的方法,这容易造成污染。通过采用温控系统调控土壤温度,能够有效降低污染,同时防治病虫害。系统还可以对光照强度进行监测与调控,将各个数据点清晰地呈现出来,实时了解光照强度的变化,给农作物生长提供更好的环境。
将温控系统纳入到智能监控系统当中,作为温室智慧管理系统的一个模块,综合监测空气湿度、温度、土壤温度、湿度、pH值等数据。操作界面不仅显示大棚的温度变化,也实时显示大棚内各种环境指标,实现全面智能化监测。系统通过信号线进行控制,调节环境温度和光照情况,还能够控制水泵,调节环境湿度,通过风扇控制,做好大棚的通风。用户只要点击操作界面就可以实现系统控制,还可以实现远程监控、云端控制和手机端智能控制的功能。为了提升物联网智慧应用的水平,系统中还可以引入MQTT通信协议,在大棚中部署多个传感器接点和网关节点,选择DHT11和AM2320温湿度传感器,融入模糊控制等技术,采用MySQL开源数据库,降低开发成本,提升系统的通用性。
物联网通过局域网和无线网网关加入网络,方便用户在PC端和移动端操作软件,用户不仅可以在大屏幕设置温度阈值,而且也可以远程操作,设置各类温度参数,不需要在高温的大棚中长期进行劳作。控制面板通过远程手机端、PC端和大棚内的液晶显示屏,系统主要监控大棚内温度和气候变化相关指标,传感器设备包括空气温度/湿度传感器、土壤温度/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太阳能传感器等,都以无线方式传输信号,利用大棚内的局域网作为无线网络的基础,同时连接到移动端网络,确保信号有效传输。
系统可以自由设置大棚内空气温度、土壤温度、光照度、湿度等各种设定值,利用传感器监测和显示相关数值,如果监测值严重超出测定值,那么系统就会发出自动警报,提醒农业生产人员,在没有农业生产人员实时监控的情况下,系统会开启调控装置,自动调控。同时,自动控制系统还应该在设置后,能够自动将温度等指标调控到规定范围。系统要确定温度等阈值的上行值和下行值,当超出阈值时,系统界面发出警示,并且发出语言警报,重复提醒。同时在一定延时内自动开启控温系统,调整温度等指标。
系统也要设置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功能,显示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曲线,精确到年月日、时分秒,对某段时间内大棚的温度、湿度、土壤pH值等各项数据进行记录,根据这些记录结果调整大棚的整体和局部温度。数据不但可以转存、传输,还能够实时打印和下载,确保数据的有效性。系统还应该设有建议和判断功能,根据当前温度和农作物生长条件,采用录入历史数据的方式给操作人员提供建议,比如西红柿在何种温度下生长最好,系统以物联网传感器做出历史记录,据此提出建议温度,同时对危害温度发出警告,提示生产人员在当前温度下西红柿可能会出现落果或者空果的现象。温度控制系统还可以启用安防功能,比如远红外温度探测功能,当发现夜间大棚有人逗留时,探测器便向主控中心发送信号,同时发出报警。
当传感器达到指标,通过通风口、加湿器、鼓风机、遮阳网、加热器、开关卷帘等设备调节温度。温度传感器获取大棚内空气温度的值,将数据传输给服务器,系统对温度进行判断,如果系统判断为否,系统将命令发回给操作界面,向操作人员提出预警,操作人员可以选择手动或者是自动控制,通过通风、加热、开启LED灯、开启遮阳网等方式,调节温度。比如当发现温度过高时,通过控制通风系统,将室外冷空气引入到大棚中,降低大棚内的温度。
监控系统包括客户端、继电器、传感器、服务器、串口器、存储器和视频监控等,能够无死角调取农业生产现场的视频,在大棚内无人的条件下,也能够利用摄像头调取种植信息,方便分析图像。比如当温度过高,温度过低,或者是在某一温度下发生病虫害风险,系统在预警的同时,还能够传输病虫害的图像,进行手机和大屏幕显示设备推送。为了节约能源和存储空间,监控系统采用缩时录像功能,每60 s一抓拍,当发现病害等情况时,及时抓拍,重大温度偏离情况锁定录像和照片,方便研究者进行分析。
温控系统要将虫情和病害控制结合起来,不仅要调节大棚内的温度,还要根据种植蔬菜的不同和可能发生病虫害的不同,发挥温度控制系统的特定功能,实施功能性灭虫及防止病害。以西红柿病虫害防治为例,西红柿根腐病在持续30℃~35℃以及通光性不好的条件下容易产生,因此可以通过对土壤温度进行调节,避开这一温度区间。同时,对土壤实施温度杀菌处理,增加通风,加强光照,在播种期对土壤进行高温消毒。灰霉病在20℃~25℃条件下最容易发生,在系统检测到该病害风险下,可以提高温度,降低湿度,增加光照,及时通风,进行控制。
还是以西红柿种植为例,当花芽分化期夜温长时间低于10℃、日温高于34℃时,容易发生落花落果,在这阶段,要对系统进行设置,进行温度调节。在2~6叶期,夜温长期低于5℃~8℃,容易造成西红柿畸形,在这一时期系统可以自动将夜间温度调高。在低温和弱光的情况下,西红柿容易长成空洞果,为了让果实生长良好,系统要开启增加光照的功能,给果实一个良好的生长条件。针对果实阳光面变黄,光照不到面呈现红色的情况,也要通过系统控制温度,避免温度过高,加强通风,促进茄红素的分泌,提高果品的品质。
总之,系统要满足设计要求,在低能耗、成本低、延时短、容量大、可靠性高及稳定性强的原则下,完善各个系统模块,强化自动控制系统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