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洋
丁榮
2月26日,丁荣要再次进仓了,短暂休息后的她又像是充满电了一样。在进仓前,她接受了《科学导报》记者的采访。她告诉记者,“一个多月以前,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发热门诊开始增派医护人员入驻,我所在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首当其冲,我作为第一批被派遣人员加入到了发热门诊的支援队伍。”
接到电话通知的第一时间,丁荣就迅速思考了一遍发热门诊的工作流程和注意事项,并把当时山西和全国的疫情做了查阅,把诊疗方案熟记于心,做到心中有数。正月初一首个夜班的值班人是丁荣,她看着镜子中的自己,全副武装的样子和电视上前线战友们如出一辙,想到不间断的发热患者和各式各样的流行病学史,近距离的询问、查体是不可避免的,她告诉自己要对防护措施有信心,担负好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决不能掉链子。
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一天下来丁荣常常是滴水未进,脸上印出了深深的口罩印,脱去全副武装的那一刻,她感觉到空气的味道都是甜的……“面对物资短缺、患者流量大等实际困难,大家尽可能在保护自己的同时减少成本损耗,充分发挥医护合作,调动检验和影像资源,争取做到最高效率和最优质量。而我们,本着对党和国家负责、对人民群众负责的态度,争取不放过一名疑似病例,打好疫情攻坚战,当好病毒排查兵。”丁荣说。
在发热门诊就诊的新冠肺炎疑似病例,丁荣和同事们都按照流程给予单间隔离,和咽拭子标本采集。众所周知,咽拭子采集过程必然会引发患者咳嗽,而咳嗽过程会有大量飞沫和气溶胶形成。丁荣告诉记者:“这个时候,作为医护人员更应该沉着冷静,如果医护都躲躲闪闪、心生恐惧,那疑似患者的心理不是更没谱了?我们要尽可能地避免疑似患者及家人产生过度焦虑和恐慌情绪。”
在医院各个岗位、各个科室的无数先进党员同志组成的一线队伍中,丁荣只是普通一员,但她却用白衣天使的担当诠释着一名党员的坚守与追求。她相信,正是有了无数奉献者的迎难而上,这场战“疫”终将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