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
救护车从江汉方舱医院驶出,李云鹏按照走习惯了的路线,向协和医院西区方向开去。救护车行驶得很平稳,但是并没有影响到车速。李云鹏知道,驾驶室物理隔离层后面,那些新冠肺炎患者此时心里一定很着急,他们都渴望早一点得到有效的救治。早一点治疗,他们的希望就会多一些。每一次转运患者,大家都觉得是在和时间赛跑。
李云鹏是内蒙古妇幼保健医院的一名司机,现在他驾驶的是负压救护车,行驶在武汉市的医院和医院之间。这种车辆,最大的特点是负压,也就是车内气压低于外界气压,空气在自由流动时,只能由车外流向车内,而车内的空气再排出去的时候,已经进行过无害化处理。这是防控传染病的特种车辆。
李云鹏虽然在驾驶室,但是距离患者如此之近,能够保持淡定,还是经历过一个适应过程的。第一次出车时,尽管全副武装,他还是紧张了,毕竟防护服外面就是病毒。从家里出来的时候,他告诉儿子,自己去参加一场“战争”,而且一定会打赢,一定会平安回来。儿子7岁,意识不到“战场”上的凶险,只是为爸爸能主动请缨上前线的勇敢而感到自豪。李云鹏能“骗”过儿子,却骗不了老人。他亮出了4个理由:“我是退伍军人,是共产党员,是司机,17年前我参加过抗击‘非典的戰斗有经验。现在武汉疫区的患者需要帮助,您说我该不该去?”
李云鹏料到了此行的困难,也做好了心理准备。但是,他没有想到情况还要更糟糕一些。他和同事——内蒙古妇幼保健院儿内科男护士陈佳乐,刚到武汉几天后,生活物资出现了危机。这时候,江汉方舱医院的战友支援了他们N95口罩和一些吃的东西,帮助他们渡过了难关。这些物资,在平时是很平常的东西,但在“战场”上却无比珍贵。“有爱心人士送来面包、牛奶、水果,护士长都是让我们先挑。”这位护士长和李云鹏说,武汉的医护人员已持续工作太久了,你们的到来实在是帮忙解决了大问题。
正是这些互相鼓励、互相支持,让每个人在“战斗”中充满了必胜的力量。从2月9日到3月9日,李云鹏和同时到达的10名司机已经在武汉工作1个月了。每个班工作八小时,他需要奔走在几个院区之间十余趟。开救护车对李云鹏在行,但穿上防护服、戴上护目镜和口罩后,李云鹏感觉就像被套了盔甲。“做消防员时,穿脱作战服就是几秒钟的事情,这防护服要复杂得多,尤其工作完,脱衣服的每一个细节都要留意。”他说。
这次执行任务的路线有些长。走出三分之二里程的时候,因为在防护服里的时间有些长,李云鹏出现了心慌、困倦等情况,他知道自己血氧低了。看到他的异状,同车的医生说:“你休息一下吧。”李云鹏说:“时间不等人,我能坚持!”下车时,车上的几名轻症患者,一直说着感谢的话。因为方言的关系,他只听懂了“谢谢”两个字。他对那些人说:“我是内蒙古红十字会救援队的队员,祝你们早日康复,早日出院!” 在武汉这些天,李云鹏听到最多的话就是感谢。他说,和医护人员们相比,自己做的不足挂齿。
2月24日,李云鹏换了装备,看上去英姿飒爽。第二天上午8点,他接到通知,说有重要的转运任务。这一天的患者很特殊,一共42名,是当地医院被感染的医护人员,属于轻症患者。他们上车时,在用武汉方言交流,说话的语速很快,人也很有活力。他们是在救治患者的时候被感染的。李云鹏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但是他能看到他们的神情里没有恐惧,没有担忧,都是一副无畏的样子。李云鹏还是第一次见到笑对病毒的患者。得知李云鹏来自内蒙古,他们还竖起大拇指,向他表示感谢。这一天,李云鹏浑然不觉得累,似乎累一点,多为他们做些事情,心里会更舒服些。
当晚,车队里的4名党员召开了支部会议,李云鹏被选为支部书记。讲完这一天的经历和感受,他对另外3名党员说:“半个多月的转运工作,让我对共产党员这4个字认识更加深刻了,在这个非常时刻,我们这些党员就应该冲锋在前,担起担子,作出贡献……”他不敢懈怠,在武汉,还有那么多患者在等待救治,在内蒙古,朋友、家人在等他凯旋。
(责任编辑/张 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