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配角的视角重访五四新文化运动

2020-04-13 12:10:58周月峰
近代史学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新文化新文化运动配角

周月峰

一部电影除了主角之外,还需要有配角。塑造成功的配角,不仅本身具有鲜活的个性,并且常是推动剧情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同时在关联比较中,也能促使观众对主角有进一步理解。

历史亦是如此,在具体的事件与运动中,有主角也有配角。即使是历史中的绝对主角,也是处于周流变动的关联性结构之中,有其一定的位置。如果只关注主角,而不留意配角,有可能会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困局,所看到的也就成了“独角戏”。所以梁启超主张用“合传”,“把历史性质相同的人物,或者互有关系的人物,聚在一处,加以说明,比较单独叙述一人,更能表示历史真相”。然而,以往关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研究,便有时会有类似“独角戏”的倾向。在研究中,我们比较多的注意到《新青年》与北大同人,这是无可非议的主角;只偶尔注意到他们的“敌人”,如林纾、学衡派或者安福系等,但常以反派的身份出现于研究中,有时甚至成了扁平的符号。如果说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新青年派是主角,安福系等是反派,那数量更多的大小、显隐不等的配角,最被忽视。

有人统计,1919年的期刊有数百种,进入全国视野的期刊也有数十种,每一种或每数种背后便是一个新文化群体。正如余英时所说,五四新文化运动“由很多变动的心灵社群所构成”,“不仅有许多不断变动又经常彼此冲突的五四方案,而且每一方案也有不同的版本”。除去主角之外,其他五四方案都可以说是配角。其中,梁启超、张东荪、张君劢等人(以梁启超为核心的一个读书人群体,以下简称“梁启超诸人”)可以说是配角中最为重要的。如果降一格,以“梁启超诸人”这一配角的视角重访五四新文化运动,会不会有一些新的发现?我觉得可能有三方面的意义。

第一,让我们有机会重访一种被遗忘的声音。

以往一些研究即使注意到这些配角,不少仍受整体论影响,心中有“新文化运动”的特定图像,以此为标准,规范、选择甚至裁剪其他方案与行动,削足适履,反而忽视了配角们自身新文化方案、实践的独特性,也没有能进一步呈现他们展开“新文化运动”的故事。事实上,梁启超这一派人想要做什么?他们做了什么?这是最基本的问题。

梁启超一派在当时所举办的文化事业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其一,办报,包括《时事新报》、《晨报》、《国民公报》,尤其是它们的三种副刊,一般认为新文化运动四大副刊中,《学灯》与《晨报副刊》便占半壁江山。其二,创办了五四时影响极大的《解放与改造》杂志。1919年前后在中国讲学的杜威观察到,当时有三份“发挥着重大影响”的刊物成为“新文化运动喉舌”,除了《新青年》、《新潮》之外,便是梁启超一派的《解放与改造》。其三,成立共学社,出版“共学社丛书”。其四,成立讲学社,邀请罗素、杜里舒、泰戈尔等人讲学,曾形成一种讲学之风,转变学风,激起新潮。其五,接办中国公学,创办自治学院,梁启超等人陆续讲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东南大学等,在教育界成为一股重要力量。

他们不仅在思想界到处成为一种力量,背后又有一个大致清晰的新文化方案。他们的“新文化运动”分前后两个阶段:1918年底梁启超、张君劢、蒋百里游欧,国内文化事业由张东荪、蓝公武主持,又以张东荪为主导,这一状况持续到1920年初;之后梁启超、蒋百里归国,亲自主导他们的“新文化运动”,对此前的事业与方针均有重大调整。所以他们的新文化方案也可分为前后两种:前期侧重社会改造,“主张先改造一个新社会,由新社会的力量来刷新政治”;后期侧重文化与政治,一面努力文化运动,一面“以政治运动与之辅行”。前期具有彻底的革命性,“主张解放精神、物质两方面一切不自然不合理之状态”,“以为改造地步”,要来“一个真正的大革命”;后期则只强调“思想解放”。前期将改造事业分成“总解决”和之前“不是短期的”培养阶段,在“大改造”之前的预备中,“以文化运动为最要”;后期不再提“总解决”。前期以社会主义为改造蓝图;后期强调“决非先有预定的型范”,基本放弃原先的社会主义改造趋向。在文化层面,前期主张从中西文化中解放,认为“不应该再提倡第二种文明的知识和道德,而应该专从第三种文明去下培养工夫”;后期虽也认同从中西文化解放,但又倡导倾向东方文化的“以复古为解放”。总体来说,他们前后都试图创造一种既不同于中国文化也不同于西方文化的“新文化”,实现“再造文明”。

这是一个既有理念又有行动的群体,一度甚至让新文化运动的领袖胡适产生了被包围的紧迫感,可见他们在当时的声势。并且这是一群典型的天下士,他们对当时的观察以及对未来的思考,都有助于我们理解历史。

第二,对配角的考察,为我们对五四新文化群体的了解增加了关联比较的维度,既帮助我们理解配角,也能帮助我们理解主角。

以往关于梁启超诸人的研究中,他们与《新青年》同人的关系,常常是被关注的重点,不过大多是一种“赞同”与“反对”的定性研究。其实,梁启超一派有自己的新文化方案,他们的目的是实行他们的新文化方案,而不是为了“赞同”与“反对”《新青年》同人。

正因为他们前后期均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追求,方式、目标异于时流,故与其他方案时相冲突。比如他们前期侧重社会,虽与国民党人相近,但与胡适所主导的“纯粹文学的、文化的、思想的一个文艺复兴运动”不同;即使是均侧重社会,却又因主张在预备期“少管小事”、“养精蓄锐”、“不要做零碎的牺牲”,而被运动中的学生及主张“去作大破坏与大建设的工夫”的国民党人责难。他们后期的文化方案虽调整为多谈思想、学术,却因东方文化的倾向与《新青年》对立,又因放弃了社会主义及具有革命性的社会改造方案,而常与国民党人及后来的共产党人为敌。

整体来说,五四思想界是由《新青年》主导的,梁启超一派想要进入思想界,就无法回避《新青年》的话题,在某种意义上,有追随的一面。不过,他们虽然整体倾向于新派,但即使在追随时,也常常有调节以《新青年》一派为主导的时代横流的努力,白话文如此,在民主与科学之外强调哲学如此,其他如社会主义、整理国故诸方面也是如此。两派之间的关系是追随、角逐,又有调节。在面对旧的势力时,他们都属于新派阵营,但其实又潜伏着矛盾。正因双方同在新文化运动之中,本有竞赛,而新文化方案又有重要不同,且梁启超他们常常想要调节后者,胡适一方才如临大敌。这样的关系,与其说是赞成或反对,不如说是两种(多种)新文化方案的竞争。

第三,在配角与主角的竞合关系中理解新文化运动的过程。

从配角出发,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配角(甚至主角),但这只是目的之一,更重要的,也许可以帮助我们重新理解故事的发生情况。梁启超诸人因怀抱以自己的理想调节时代潮流,故在当时的思想界与其他势力常处于时而追随、时而竞争,时而合作、时而对立的交错、动态的关系之中,深刻影响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走向。他们在竞合中形成自己的主张,塑造自己的形象,又在互动中影响其他群体,最后又一定程度上塑造了整个新文化运动。

从这层意义来说,他们有没有统一的蓝图,是否完成,都不是第一位的,重要的是他们的存在本身对于作为整体的新文化运动的构成作用。作为配角的梁启超等人不是整体新文化运动的外在对立物,也不是新文化运动中独立的一部分,而是参与整体的新文化运动创造的建设性力量,对于整体的新文化运动有构成性作用。他们参与了时代的思考,形塑了时代的思潮,在新文化运动风气转变过程中,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所以,被历史记忆抹去的,也不只是他们的文化观点与作为,更重要的是抹去了他们的这一构成性作用。

总之,将主角、配角或反派一起纳入思考,其意义在于为历史提供一个更原生态的舞台,这样才能使得新文化运动真正回归于历史,我们的研究才能尽可能体现历史上的新文化运动,并且让读者看到文化运动者如何“运动”,在当时各方的互动中展现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发展进程。这样也就改变了我们看待新文化运动的眼光,从考察新文化运动“是什么”——把它当作一个静态的东西,转向将新文化运动当作一个过程。如果以“成竹在胸”之画竹为喻,我们要画之竹,不只是希望画出已成之竹,更希望将竹子破土成笋、在风雨与阳光中的成长过程和生命历程一并画出。

猜你喜欢
新文化新文化运动配角
楚怡学校与湖南新文化运动
一个三角函数配角公式及其应用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配角”也点睛
最佳配角
杂文月刊(2017年19期)2017-11-11 07:57:43
SOLO理论指导下的听评课——以《新文化运动》观课为例
新文化购买PDAL40%股权
综艺报(2017年1期)2017-02-17 16:22:31
《家》中的两种文化冲突
卷宗(2016年10期)2017-01-21 17:13:20
新文化等级化·传承与创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就与挑战以及韩国在未来国际合作中的角色
故事里的那些配角们
Coco薇(2016年8期)2016-10-09 19:3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