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振江
农产品标准和标准化体系的建设,为产品的生产和技术的研发提供了方向,为各地质量监督部门提供了合格产品的执法依据,也为同类产品在商品的竞争中给用户提供了可进行比较的标准,特色和品牌建设就能通过标准体系的推进,逐渐树立起来。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指出: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有利于推动农业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增强我国农业创新力和竞争力,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奠定坚实基础。农业产业链涉及多个领域,包括品种选育、栽培模式及相应的管理技术、水肥一体化、植物保护、农产品产地加工以及品牌和现代销售渠道建设等,而对产业链提升起到关键作用的是现代农业技术体系。
近年来,由于贫困地区专业及相关管理人才的极度匮乏,加之农业供给侧结构发生了以质量为主要需求的根本性变化,产业扶贫遇到极大的问题。经常发生农产品滞销、“谷贱”伤农,产业扶贫的惠农、增收机制成为逆向的“伤农”、减收机制,致使有些地方政府在产业发展上推进缓慢,资金使用闲置或违规等问题。依托科技力量,构建农产品的特色、标准与品牌,实现农产品提质增效,是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题的一个有力抓手,是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
一、基于“质”的农业产业需把握的要点
市场化
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是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品的最终归途是市场,市场是检验产品优劣的场所。
地域化
构建有特色的农业产业一定要考虑基于资源禀赋的适度规模,基础是区域内产品的特性,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产品与同类产品具有比较优势,自然资源是产业发展的客观条件,优势资源可能会加强区域经济活动的专业分工与地域分工,促进生产部门的形成。相对于其他产业,特色产业离开特定区域,产业就失去特色。
优势性
产品是产业面向市场的结果,优势性是特色产业得以发展的重要保证。以地区独有的资源、生产加工体系,制造的产品具有同类产品无法比拟的差异性和不可替代性,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具有很强的市场独占性和竞争性。只有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技术创新为保障,不断提高地域产品的优势性,才能更好地实现地区经济效益的增长。
高效性
现代农业产业对于资金和技术需求都很高,特色产业应该是追求生产效率的高效,以产业发展和效益为目标,增加农民和相关经营者的收入。吸引更多的生产经营者将资金投入到特色产业的生产发展过程中,促使当地的特色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
产业生态性
产业生态是依托于当地的自然资源情况,整合利用资源,发展经济,能够更深层次体现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与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各地在构建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所面临的环境资源禀赋、经济发展规模、工业化程度、城镇化情况不同,受到的环境资源约束也不同。产业生态的构建尤为重要,这里既有一二三产业自身的融合,如林业经济的发展,树上物、地上物和地下物的相互支撑与平衡发展,第二产业的加工企业的专业化、集约化与标准化程度以及企业间的合作互补与产业链延伸,第三产业的文化、农旅、观光、采摘以及销售、服务等融合问题的构建,还要考虑一二三产业之间的融合,更要关注农业与非农产业之间的技术交流和渗透,如太空农业、医疗农业、智慧农业、创意农业、“互联网+”等农业新业态。
二、农产品“质”的本质特征
农产品的“质”,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
与传统农业相比,现在农产品的商品化率大大提高了。一般情况,农产品又叫作原料;现在,农产品已经直接面向超市,变成了商品。因此,我们必须考虑农产品的商品属性。为满足市场需求,商品呈现多元性,作为商品的农产品同样如此。
“质”是农产品商品性的重要属性,是以产业经济效益为中心,而不是以产业中的各环节为中心。因此,“质”一定是以全产业链为目标,而不是以产业链上各环节节点为目标。
除环境因素之外,收获前的各个环节(如种子选育、田间管理、收获)都属提质增效环节,而收获后产地初加工各环节(如贮藏、保鲜、干燥及初加工)均为保质增效。好的原料是初加工保质的关键。一般情况,保质增效是最大限度保持物料原有的品质特征,为后续加工利用提供可靠的原料,是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
三、农产品“质”的标准及标准化体系建设
农产品的“质”的评价是以同类产品的国内外特征指标为判断依据,尤其是特色产品的特征指标,一定是内在(理化)和外形相互支撑的结果。
农产品的“质”离不开软件与硬件的协同支撑。其中,硬件包括核心技术、装备等,是支撑产品保质的关键,而软件主要是依据核心技术和装备体系所生产(或加工)出的具有一定特色产品的操作规程和特色产品评价指标,而相应的规程和评价指标就归属于标准及标准化体系建设。由此看出,标准及标准化体系不仅是一个软科学的研究问题,更是评价核心技术及相关体系对其生产(或)加工的产品是否优劣、是否符合当今社会发展需求的可重复、可执行的文本,是评价农产品“质”的重要依据,也是监管部门执法的依据。
构建特征产品的质量指标体系和系列操作规程是产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我国地大物博,许多优质农产品对环境有着较高的要求,质量指标体系既要满足国家或行業的一般安全质量指标,还必须体现当地特征产品特色,既能己用,又能他用,要可甄别。再则,农产品生产过程涉及多个加工环节,任何一个环节都对产品质量产生影响,操作规程是实现产品质量指标的关键。需要注意的是,国家级的质量指标体系低于地区级,地区级低于企业质量指标体系。
以腊肉的质量标准为例。腊肉是我国南部地区一种特有的肉类食品。从现代食品加工角度看,腊肉属固态发酵类食品。作为特色肉制品,腊肉已成为一种商品,通过各大超市和网络销售。由于腊肉属传统的熏烤制品,人们普遍关心“哈变”(酸败)和致癌两个问题。为此,2015年我国修订了腌腊肉制品国家标准(GB2730-2015),将评价酸败的过氧化值列入评价指标中,做到了感官指标通过理化指标进行定量评价(表1)。从技术层面来看,酸败是评价肉制品感官品质的重要指标,其值越低,对原料的新鲜程度和加工配套技术体系要求就越高。但对于致癌的指标,国标中并没有列出,这就为地方和企业在腊肉制品的生产和加工中留出了足够的空间,以展示产品的地域特色、优势和适用先进技术的水平,一些地方腊肉制品标准的理化指标见表2和表3。通过相关指标与国标的对比,一般的消费者是可以识别产品特征与自己消费匹配关系的。
由此看出,农产品标准和标准化体系的建设,为产品的生产和技术的研发提供了方向,为各地质量监督部门提供了合格产品的执法依据,也为同类产品在商品的竞争中给用户提供了可进行比较的标准,特色和品牌建设就能通过标准体系的推进,逐渐树立起来。
技术助推产业发展,技术一定是附加在有形的产品之中的,而标准则是产品的技术、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农产品的标准与标准化体系建设,是支撑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措施和手段,是共性技术的切入点。
责任编辑:马莉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