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伶
(扶绥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 崇左 532199)
肺结核属于常见传染病之一,主要是由于肺结核患者肺部被结核杆菌感染从而导致肺部结核病变,其传播途径主要是飞沫传播,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消瘦、倦怠、乏力、盗汗及午后低热等,此疾病是我国重点防控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对人们群众的健康威胁十分严重,而早发现、早干预对于治疗肺结核具有重要意义[1-2]。痰涂片抗酸杆菌检查是一个重要的早期发现肺结核手段,同时也是制定治疗方案与观察治疗效果的参考依据,其价格低廉,且操作便捷,可及时寻找出传染源,但在进行检测时可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从而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3]。因此,本文就此分析肺结核患者痰涂片抗酸杆菌的检测结果,以期提高临床的检出阳性率,如下。
1.1 一般资料 采取回顾性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本中心接收的3240份肺结核患者痰标本当作研究对象,其中男女比例为1786:1454,年龄16-80岁,平均年龄(43.5±3.4)岁。
1.2 方法 采集所有研究对象的痰液标本,其中包括即时痰、清晨痰及夜间痰。患者就诊时深咳出的痰液为即时痰;患者晨起后深咳出的痰液为清晨痰;患者夜间深咳出的痰液为夜间痰。检测方法为:选择直接厚涂片萋-尼氏染色法对所有痰液标本进行检测,若第一次检测未呈阳性,需再一次进行检测,但需注意控制检测次数<3次。若患者没有痰液或痰液难以咳出,可给予雾化吸入(采用高深氯化钠超声)处理,再留取20-40 mL痰液及时送检。通过离心处理后,进行抽取沉渣,最后进行痰涂片抗酸杆菌检测。注:即时痰、清晨痰及夜间痰均为1080份。
1.3 观察项目 分析不同时段痰液标本的检出阳性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在3240份肺结核患者痰标本中,清晨痰标本的检出阳性率最高,为21.39%,其次为夜间痰的16.57%,而即时痰的检出阳性率仅有4.99%,清晨痰与夜间痰的检出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即时痰(P<0.05),见表1。
表1 分析不同时段痰液标本的检出阳性率(n=1080,%)
抗酸杆菌是肺结核患者体内带有的一种传染性病菌,其在多数情况下均存在于患者肺部病灶的坏死组织内,主要是通过排痰的方式将抗酸杆菌排至外界空气之中,故可在肺结核患者的痰液内检测到数量不一的抗酸杆菌[4]。目前,我国诊断肺结核的“金标准”是在患者痰液标本内检测出结核杆菌,而痰涂片检测则是早期发现肺结核的一种重要手段,也可作为制定治疗方案与观察治疗效果的参考依据。因此,肺结核患者如何留取痰液标本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有效的痰标本留取可确保标本质量与提高检出阳性率。
有相关研究发现[5]:留取肺结核患者的清晨痰与夜间痰可有效提高阳性检出率,此二者的留取时间的阳性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即时痰(P<0.05)。本文研究发现:在3240份肺结核患者痰标本中,清晨痰标本的检出阳性率最高,为21.39%,其次为夜间痰的16.57%,而即时痰的检出阳性率仅有4.99%,清晨痰与夜间痰的检出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即时痰(P<0.05),提示相较于留取肺结核患者的即时痰,留取清晨痰与夜间痰可取得更高的检出阳性率。这是由于清晨痰与夜间痰更易于咳出黏液痰、血性痰与干酪痰,而黏液痰、血性痰与干酪痰均是由患者肺部病灶坏死组织与气管内分泌物产生的,黏度相对较高,在检测时可检出大量脓性炎症细胞(其中含有抗酸杆菌),从而具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故在对肺结核患者进行痰涂片抗酸杆菌检测时,需留取其清晨痰与夜间痰标本,以提高痰涂片抗酸杆菌检测的阳性检出率。但若要进一步提高肺结核患者痰液的阳性检出率,还需高度重视采集标本的质量,需由医务人员在采集痰液标本前向患者详细讲解留取痰液标本的各种注意事项,以留取合格的痰液检测标本。
综上所述,相较于即时痰标本,清晨痰与夜间痰标本在对肺结核患者进行痰涂片抗酸杆菌检测时具有更高的阳性检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