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进
摘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离不开绿色建筑的推广。绿色建筑的实现需要我们强化施工过程管理,从优化管理制度、员工培训、节约材料、节约能源及控制污染等方面落实绿色建筑的要求。
关键词:绿色建筑,施工管理,管理制度,员工培训,节约材料,节约能源,控制污染
一、绿色建筑的概念
绿色建筑兴起于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伴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我国采用的建筑形式也从传统建筑开始向绿色建筑转型。目前我国绿色建筑进入规模化发展的时代。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规划、设计、招投标、施工、竣工验收及物业管理) ,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包括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等,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物。绿色建筑技术注重低耗、高效、经济、环保、集成与优化,是人与自然、现在与未来之间的利益共享,是可持续发展的建设手段。
二、施工过程管理的任务
绿色建筑需要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实现,特别是施工过程环节对绿色建筑的实现有着重要影响。因此研究绿色建筑与施工管理的关系、探讨绿色建筑对施工过程管理的要求有着重要意义。
从施工项目的寿命周期来看,施工过程管理主要包括三个阶段:准备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阶段。
准备阶段:施工方应分析并领会项目建议书、设计图纸及建筑要求,并对照设计图纸及工程量清单进行核算,提出自己施工与组织方案,编制施工项目管理实施规划。完成施工用水、电路、临时建筑等工程,并组织人员、设备、材料进场。
施工阶段:是实现决策目标、发挥投资效益的重要环节,是影响工程项目建设的关键阶段,主要包括:贯彻施工组织设计,执行施工规范,进行质量控制,强化安全管理、把控“五个”安全因素,确保安全施工,合理调配资源,做好衔接与配合,确保施工进度,优化工艺,采用新技术,降低成本,做好施工现场管理,做到文明施工。
竣工阶段:组织竣工验收、竣工结算,移交档案资料、终止合同,完成工程项目管理的全部任务。
在施工管理的三个阶段,施工阶段是项目周期最长、实际花费资金最多的阶段,也是项目控制、管理、协调的关键性过程,在建筑的质量和功能形成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绿色建筑而言也是如此。
三、绿色建筑对施工过程管理的要求
(一)绿色建筑对施工准备阶段和竣工阶段的要求
在施工准备阶段,施工单位应依据绿色建筑的设计文件和图纸要求,充分理解此建筑项目的“绿色”标准和要求,重点做好施工方案的选择和施工组织设计的优化,既要考虑施工过程中对节约材料和能源、控制污染的要求,也要考虑到建筑物建成后能节约能源、防止污染,充分把绿色建筑的目标分解到人员、设备、物资及技术等细节的具体准备中,把绿色建筑的要求和项目的质量、进度及安全管理融合在一起,做好项目施工规划、施工组织管理及成本预算。
在竣工阶段,对照绿色建筑的设计文件,检查建筑项目是否达到预期的绿色建筑要求,并进行后期维护和保养。
(二)绿色建筑对施工阶段的要求
如前文所述,施工阶段对绿色建筑方案的实现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在这一阶段,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来实现绿色建筑的的要求:
1、健全管理制度。绿色建筑理念的落实,绿色工艺、设备、材料的使用最终都离不开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逐一实施,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强化管理制度,把绿色建筑的质量管理、安全生产、进度计划、成本管理及施工现场管理制度落实到施工过程中。具体来说,就是要通过建立健全与绿色建筑施工相适宜的管理制度,并把这种管理制度和建筑目标分解和落实到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和每一项施工任务中去,让责任落实到人,通过奖惩机制,提高员工落实制度的积极性,使得绿色建筑的目标得以顺利完成。
2、强化员工培训。一是通过培训增强员工特别是项目经理的绿色建筑施工意识,把这种意识带入到日常的施工质量、安全、进度、成本及现场管理中去,二是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特别是项目管理人员的绿色施工管理水平,让施工管理人员的对工作流程的衔接和工序流转合理掌握,三是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特别是一线工人的绿色施工技术水平,让工人掌握先进的绿色施工工艺,同时通过技术交底让施工人员明确绿色建筑的施工要求,确保绿色建筑顺利施工。
3、节约材料。加强建筑材料管理,做好分类存储,对材料进出进行台账登记,严格把握材料质量和数量,设置建筑材料回收点,合理利用废置材料,最大限度地提高材料的利用效率,合理选择材料堆放位置,科学装卸,避免二次搬运产生损耗,对材料做好存储保护,优化施工工艺,在保证建筑设计要求的条件下,节约使用材料,充分利用施工现场自有资源,力求使用可再生资源,采用先进的施工设备,减少材料的浪费,采用轻集、高强、高性能材料,例如使用高性能混凝土,减少水泥和混凝土的用量,设置节约用水和废水重复回收使用装置,提高水的循环利用,做好建筑垃圾分类处理,既可以避免建筑垃圾污染环境,也可以充分利用建筑垃圾,如用建筑垃圾进行回填,回收利用可循环使用的材料等。
4、节约能源。优化施工组织管理和施工工序的衔接,避免设备的低负荷运转,提高施工效率和能源利用,选用先进的、能源消耗低的工艺和设备,并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保养,保障设备的正常高效运转。选用节能型建筑材料,例如选用外墙保温材料,降低绿色建筑在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采用绿色型建筑材料,以提高建筑环境的健康和舒适程度,选用高性能建筑材料,提高绿色建筑的耐久性,减少后期维修,合理布置施工现场的管道和道路,做到既能保证施工需要,又要做到管道路径和临时道路长度最短,对施工生产区、生活区用电加强管理,既要保证生产生活需要又要避免浪费,把控建筑节能施工工艺和检验规范标准,比如外墙保温施工工艺、外墙砌筑工艺、门窗安装施工工艺等对绿色建筑在使用过程中发挥的节能作用都有着重要影响。
5、控制污染。控制施工现场生活污水和施工污水排放,设置无害化处理和检测装置,对固体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或集中安全处置,做到建筑垃圾分类堆放和处理、禁止超量堆放,避免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做好扬尘治理工作,防治大气污染,在施工区和生活区内安排人员每日定时进行洒水、清扫,确保路面清洁,在施工场地周边设置围挡,对进出车辆进行冲洗,采用湿法施工作业,密闭运输渣土,對施工现场进出口和主要道路地面进行硬化处理,对堆放物料、进行覆盖。同时,要防止噪声污染,合理制定作业时间,在建筑物四周挂降噪音网,设置封闭施工工棚,选用低噪音设备等。选择使用夜晚施工所用的照明设备,在保证满足施工照明的条件下,尽可能选择功率低的节能灯,避免光污染。选用环保型建筑材料,避免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产生二次污染。
四、结语
施工的全过程管理对绿色建筑方案的实现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其中,施工准备阶段,重点需要做好施工规划和施工组织的优化,确定最佳施工方案。施工阶段,着重做好健全施工管理制度,用管理制度确保绿色建筑目标的落实,通过培训,增强员工绿色施工意识和施工水平,并以节约材料、节约能源以及控制污染等为主要抓手落实绿色建筑的目标。验收阶段,要做好绿色建筑目标的检验。当然,施工过程管理的各个阶段是相互联系和紧密衔接的,应该做好统筹安排。
参考文献:
[1]臧爱青.浅谈建筑施工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03)
[2]孙晓霞. 绿色施工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5
[3]熊君放.绿色施工在“绿色建筑”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J].施工技术,2008
[4]丁荣花. 浅谈建筑施工管理创新及绿色施工管理[J].河南科技,20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