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慧勤
时下风行的小林公众号最近更新了一幅新漫画:三个头发稀少、差不多“聪明绝顶”的中年男人,腆着肚子,戴着口罩,或拉着小推车,或提或抱着篮子,有序排队,满载而归。画上幽默配文:刚才出门买菜才发现不怕死的都是中年男人。
会心一笑之际,门铃一声响,我家的中年男人老温先生买菜回来了。他返身关门,带着凯旋的笑容,把两三提装满菜的塑料袋往厨房一放,手背上勒出几条清晰的红印。他不屑于我快要惊掉的下巴——这么多菜,目测可以吃五六天,自顾自满足地说道:“任务完成。”
其实,我哪里会挑剔他?疫情之际,出去买菜的人就是家里的勇士和保护神。
老温先生以前也是买过菜的,作为一个基金管理人,他曾以为这是自己可以长期轻松持有的家务活,可惜被我打击了“自信心”,他买回来的那些悄悄开黄花的西兰花、微老泛白的紫茄子、喊了多次不喜欢吃依然继续买回来的四季豆、摸上去有些黏滞还很贵的带鱼足以让他被淘汰出局,还有,一天的菜非得分两次买,下午的青菜明显蔫蔫巴巴的,真不能怪我老数落他。
老温先生倒是勇于面对我的挑剔,此后乐得自我流放,做一个远庖厨的“君子”。当然,碗还是要洗的,菜有时还是要切的,虽然每次切完之后能让你怀疑人生,无论萝卜、牛肉、青椒还是生姜蒜叶,都切得四角齐全,方方正正,他还振振有词:什么圆的扁的,三角四方的,影响味道吗?
这是应了一句大实话了,无论多恩爱的夫妻,在共同生活的一生中,都有200次想离婚的念头以及50次想掐死对方的冲动。
如今宅家抗疫,老温先生却主动重新上岗,冒着风险出门买菜。
我走进厨房,把老温先生买的菜稍作整理,满满一冰箱,荤素都有,色彩丰富,赤橙黄绿青蓝紫,雞鸭鱼猪牛肉,红薯玉米扁豆藜蒿,还有一大截胖胖的藕——都是我要的菜!果然宅在家这么些天,好好学习,天天进步了。儿子也来帮忙,欣喜地喊道:“老爸居然买了鸡中翅!还有,今天做我喜欢的啤酒烧鸭子吃!”老温先生自然接过话去:“我来做,你妈指导,你快去泡茶。”
珍惜一饮一啄里的爱,虽细小如芥,可渡生活巨流。
(摘自《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