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认知康复治疗对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

2020-04-10 06:47张芹李勇焦丽琴
健康大视野 2020年6期
关键词:痴呆认知障碍

张芹 李勇 焦丽琴

【摘 要】目的:研究家庭认知康复治疗对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电脑辅助认知康复训练)与观察组(家庭认知康复治疗加电脑辅助认知康复训练)。采用简明智能精神状态检查表(Mini-mentalStateExamination,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CognitiveAssessment,MoCA)评估治疗前后患者的认知功能。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MMSE评分及MoCA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MSE及MoCA均有所改善(p<0.05)。结论:家庭认知康复治疗可明显改善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

【关键词】家庭认知康复;痴呆;认知障碍

【中图分类号】R271.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6--01

痴呆是以认知障碍为核心,伴有精神行为症状,导致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的一组疾病。按病因分为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血管性痴呆、路易体痴呆、额颞叶痴呆和其他类型痴呆等,其中AD 最为常见,约占所有痴呆类型的30%-50%。认知康复是一项非常有效的康复技术,它可以加速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恢复[1]。在20世纪90年代,即有研究证明对脑卒中和脑外伤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进行认知康复治疗是有效的[2]。但认知障碍的康复是一个长期任务。因此,痴呆照护者的作用就尤为重要。目前国内对痴呆康复训练的研究已深入社区层面,但对家庭层面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拟探索以家庭为单位的认知康复干预方法,在对痴呆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的同时对照护者进行认知行为干预,旨在提高照护者的认知水平和照护能力,延缓疾病发展,最大可能地提高痴呆患者的生活质量。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6月期间在我院诊断为痴呆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对照组20例。观察组血管性痴呆13例,AD 7例,女9例,男11例,年龄62~83岁,平均年龄(72.1±6.3)岁。对照组血管性痴呆14例,AD 6例,女8例,男12例,年龄63~82岁,平均年龄(73.4±7.1)岁。两组观察对象性别、年龄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入选标准:①选择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CCMD-2)痴呆诊断标准。②轻中度痴呆。③对照组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方面与研究组匹配。④性别不限,年龄大于60岁、小于85岁。⑤有一名能长期照护患者并具有一定文化程度,能阅读简单的文章的照护者。⑥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 既往有精神障碍、智能低下及其它脑病史和严重躯体疾病者。②意识障碍,严重听力障碍及严重语言功能障碍者。③拒绝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治疗前对痴呆患者认知水平进行评估。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对家庭整体认知康复治疗的作用进行评估,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比对。采集患者及照护者一般资料,如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照护者与患者关系等。MMSE、MoCa量表评估认知障碍程度。

1.3.1 对照组 每周3次应用电脑辅助认知康复训练系统进行康复治疗,照护者不进行干预。治疗前及开始治疗后2月、3月进行评估,并采集数据。

1.3.2 观察组 每周3次电脑辅助认知康复训练的同时对照护者进行认知行为干预,共8次干预,可以小组形式进行,包括讲解痴呆概念,症状表现,如何与痴呆患者有效沟通,居家环境指导,照护技巧,认知康复的原则、注意事项,简单操作等,每周1次,共8次,治疗前及开始治疗后2月、3月进行评估,并采集数据。

具体干预方法如下:(1)认知指导:专业医师向照护者讲解痴呆的相关知识,包括:痴呆的定义,病因、发病率,重点介绍血管性痴呆及AD。不同阶段的临床表现,早期征兆,痴呆的治疗,照护者在痴呆治疗中的重要作用。(2)行为干预:①指导照护者如何与痴呆患者进行有效沟通。讲解沟通中最长遇见的障碍及原因。指导照护者建立有效沟通的基本方法。②讲解痴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的表现及原因,常见的日常生活障礙及照护原则和方法。③痴呆患者精神行为异常的表现及原因,怎样预防及如何更好的照护。④指导居家环境安全的意义及居家环境如何调整。(3)家庭认知康复指导:①陪同患者回忆与个人经历、时间、空间有关的问题。②练习数字记忆,顺背、倒背。③卡片或图片回忆、再认。④练习彩色积木排列。⑤将日常生活中行为进行动作分解,分别进行教授。⑥陪同患者读报纸或简单书籍。⑦定时、定点完成某一事项,如定时吃饭、定时睡觉,固定穿衣顺序及散步路径等。

1.4 评价指标 治疗前对患者进行MMSE及MoCA量表测评。开始治疗后2月、3月再次测评。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均数±标准差统计描述,两组间比较用t检验,检验水准P=0.05。

2 结果

统计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MMSE评分及MoCA评分,同时段组间对比,了解两种治疗下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效果。结果显示,研究前两组MMSE评分(表1)及MoCA评分(表2)并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后各个阶段均有所改善,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痴呆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特点,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在美国,目前每67秒就会有一人患上阿尔茨海默病,而这一数据预计在本世纪中叶将发展为33秒[3]。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65岁以上老人,痴呆患者约占4%-5%,75岁以上约占10%,85岁以上约占20%,老年人每增加10岁,痴呆的患病率增加1倍[4]。2015 年中国痴呆人数已居世界第1位,未来40年60岁及以上人群将有4.3%患痴呆[5]。近年来,认知康复治疗临床上取得良好效果,电脑辅助认知康复系统信息量大、图片丰富,有动画、声音等多媒体形式,在训练过程中不受治疗师情绪、态度的影响,且智能化、节约训练时间。更有助于改善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6]。然而,认知障碍的康复治疗不仅仅是停留在医疗机构内,更需要在家庭照护者的支持和配合。我国居家痴呆老人总体照护质量欠佳。主要表现在对痴呆老人的发现、照护内容和照护技能等方面。本研究对认知障碍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的同时,对照护者进行认知行为干预,将认知康复延伸到家庭层面。研究结果表明,开始治疗后2月、3月,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MMSE评分及MoCA评分均有明显提升。证实以家庭为单位的认知康复干预方法,可明显提高照护者的认知水平和照护能力,延缓疾病发展的同时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家庭认知康复干预方法。该研究目前样本量较少,后期会不断增加样本量,同时延长随访时间,进一步探索家庭认知康复的意义。

参考文献

Julian C,Eliana A,Claramonika P,et a1.Cognitive rehabilitation in a neuropsychological and functional impairments case by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J].Revista Chilena de Neuropsicologia.2009,4(1):52-63.

Cicerone K D.Commontary:the validity of cognitive rehabilition[J].J Head Trauma Rehabil,1999,14(3):316—321.

Alzheimer's.A.2014 Alzheimers disease facts and figures[J].Alzheimers Dement,2014,10(2):e 47-92.

杨小清。老年性痴呆症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预防〔J〕。职业与健康,2 008,24(13):1317。

Martin P,Anders W,Maelenn G,etal.World Alzheimer Report 2015.The global impact of dementia.Ananalysis of prevalence, incidence,cost and trends[M].London: Alzheimers disease International(ADI),2015:10.

楼伟伟,尤春景,许涛,等。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对脑损伤患者认知功能与功能独立性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7,29(7):462-465.

猜你喜欢
痴呆认知障碍
有氧运动与老年认知障碍
防跌倒,警惕认知障碍性疾病
关爱父母,关注老年认知障碍症
发现糖尿病与认知障碍的相关因素
慢性心力衰竭与认知障碍的相关性
痴呆患者脑CT径线测量与认知功能测评研究
盐酸美金刚治疗老年帕金森病痴呆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老年抑郁症与轻度认知障碍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