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骨折给予PFNA与锁定钢板治疗的临床比

2020-04-10 06:47张先利
健康大视野 2020年6期

张先利

【摘 要】目的:分析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骨折给予PFNA与锁定钢板治疗的临床对比。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骨折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摸球法分为对照组32例主要为锁定钢板治疗,观察组32例进行PFNA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式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等观察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髋关节恢复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为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骨折患者进行锁定钢板治疗时可提升整体治疗效果,降低恢复时间,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骨折;PFNA;锁定钢板治疗

【中图分类号】R68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6--01

股骨粗隆间骨折也被称之为股骨转子间骨折,为骨科患者多发疾病。随着社会老龄化发展,人均寿命持续延长,骨质疏松人数持续增加,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发病机率也持续提升,且多为轻微外力引发的不稳定性骨折。年轻患者多为高能损伤,因此多数也为不稳定骨折。现阶段对疾病治疗观点并不一致,也存在较多问题。主要治疗方式分为PFNA(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锁定钢板[1]。现选取我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治疗方式效果,结果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6月本院64例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32例,男16例、女16例,年龄32~76岁,平均年龄(53.15±2.49)岁,左侧骨折18例、右侧骨折14例;观察组32例,男17例、女15例,年龄31~76岁,平均年龄(53.20±2.53)岁,左侧骨折19例、右侧骨折13例,患者基础性数据并无较大差异,可对比分析。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为硬膜外麻醉,牵引床仰卧,患肢外展,牵引内旋骨折复位,并采用X射线证实骨折复位。对照组患者进行锁定钢板治疗,髋关节外侧入路,逐层打开皮肤和皮下组织、静摩擦,显露骨折断端。助手帮助下牵引复位骨折,X线检测下观察骨折复位效果,待复位完成后取解剖型锁定钢板置于股骨大粗隆外侧。采用克氏针于钢板顶部预留孔传入,固定钢板,并向股骨颈置于3枚导针。沿导针方向置入螺钉,锁定钢板。股骨远端取皮质骨锁螺钉固定。X射线透视下检查骨折复位效果,取生理盐水冲洗,置入引流管,逐层关闭皮下组织、敷料包扎。

观察组患者PFNA治疗,粗隆定点至近端作纵切口,三棱锥于大粗隆尖端至股骨髓腔做开口,插入导针,待导针至合适位置选取弹性钻扩大粗隆入口,股骨近端髓腔置入PFNA,粗隆尖、钉尾平状,沿近端锁孔将导针置于股骨颈,处于股骨颈1/3位置,侧位于颈正中。空心钻沿导针钻孔,沿股骨外侧皮质打开,并将螺旋刀锤入固定,远端置入锁钉。术后放置负压引流管。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种管理方式下临床观察指标状况,主要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和切口长度等指标变化。(2)对比两种干预方式下髋恢复效果,采用Harris(人工髋关节疗效评分标准)进行分析,主要从疼痛、功能、距离、步态等方面分析。总分100分,优秀90分之上,良好80~89分,差79分之下。良好率=(优秀例数+良好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3.0处理数据,以X2检验计数资料(%、n),以t检验计量资料(),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见表1。

2.2 对比患者恢复效果 观察组患者髋关节恢复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见表2。

3 讨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主要指股骨颈基底至小转水平之下位置骨折,严重威胁患者身体健康。有资料认为早期进行骨折手术治疗时可有效避免卧床所引发的各种并发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相比于传统治疗方式,PFNA复位手术有内固定优势,同时也更为符合生理力学固定原则。由于为微创、小切口复位因此骨折固定效果更好[2-4]。采用PFNA进行治疗时可保持传统治疗坚强固定的思路同时也帮助患者早期下地行走。分析本次研究结果可知,此种手术方式有时间短的特点,由于无需剥离骨折端、骨折旁软组织因此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螺旋刀击入股骨颈内之后由于表面积较为大因此可有效镇压螺旋刀片骨折,继而获得良好铆合力[5]。分析两种不同治疗方式下患者髋关节恢复效果时发现,观察组患者恢复良好率更高。此种情况和手术先进性以及愈合良好有重要关系。

综上所述,为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骨折患者进行PFNA治疗时可有效提升髋关节恢复效果,降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观察指标,有临床应用价值。

參考文献

周荣海,何艳春,刘海燕.PFNA与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54):10539-10540.

郑锋.PFNA与锁定钢板治疗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骨折的疗效对比[J].临床医学,2017,37(4):26-27.

卢静.PFNA与锁定钢板治疗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骨折的疗效对比分析[J].双足与保健,2018,27(22):22-24.

廖章渝,李民浩,杨志武.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术与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术对比[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7,23(24):44-45.

王义国,吕建国,胡继坤,等.PFNA内固定术和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疗效对比探究[J].吉林医学,2017,38(10):1911-1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