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策略

2020-04-10 06:47孙涛
健康大视野 2020年6期
关键词:传染病控制策略防控

孙涛

【摘 要】目的:探讨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策略。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28例呼吸道传染病患者进行分析,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对照组(64例)与观察组(64例)。对照组不采取任何防控措施;观察组则采取疾病预防与控制策略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对于呼吸道传染病的认知情况与防控行为。结果:观察组患者对于疾病防控知识的了解程度评分及防控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需积极对呼吸道传染病采取预防与控制策略,提高患者的疾病防控意识,增强其防控能力,改变其行为习惯,从而抑制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

【关键词】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R5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6--02

前言

呼吸道传染病是极其常见的传染病类型,是指病菌侵袭咽喉、支气管等部位后形成的传染性性疾病,包括肺结核、流行性感冒、水痘等[1]。该疾病病原多样,可通过亲密接触、飞沫传播,人们普遍易感,因此传播速度很快,波及范围广,尤其在医院、学校等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容易爆发大规模疫情[2]。如今,加强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3]。为探讨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策略,本文对我院收治的128例该疾病患者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7年9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128例呼吸道传染病患者进行分析,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对照组(64例)与观察组(64例)。纳入患者均有咳嗽、流涕、发热等呼吸道传染病典型症状,并经各项检查确诊病情。患者均知情研究方法,并自愿配合研究,已签知情同意书。对照组有女性31例,男性33例;年龄19~74岁,平均(49.31±3.54)岁。观察组有女性30例,男性34例;年龄20~76歲,平均(48.97±3.6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差异较小,有比较价值(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予以常规护理与治疗,不采取任何防控措施。观察组则予以疾病预防与控制策略干预,首先需对疾病特点、临床表现、传染性、传播渠道等资料进行分析,合理制定预防与控制策略,具体如下:①通过各项检查明确患者疾病类型,判断是否存在传染性及传染性强弱。对于有严重传染性的患者应采取隔离治疗,注重病房的消毒、通风,保持环境清洁、空气流通,适当喷洒消毒剂,以减少病菌传播,并需注意室内温度的调节,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导致呼吸道敏感。治疗时需注重对传染源进行严格控制,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正确处理患者排泄物、医疗废弃物等,对医疗器械进行彻底消毒。②加强疾病防控知识的宣教工作,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可对患者、家属进行详细的健康教育,讲解该疾病发生原因、危害、传染渠道、治疗方法、预防方法等,调整患者心理状态,使其能够理解并配合医务人员的隔离治疗工作,并能自觉佩戴口罩、不随地吐痰等,主动落实疾病的防控措施,从而降低传染风险。同时也可在医院相关病区、学校等呼吸道传染病高风险场所采用张贴宣传海报、播放宣传视频等方式进行知识宣教,提高其他人员的防控意识,使其了解疾病预防方式,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改善居住环境,增强机体抵抗力。③采用药物进行治疗与预防,对不同类型的呼吸道传染病采取不同药物,如:支原体肺炎可采用红霉素进行防治;结核菌阳性患者可应用异烟肼治疗等。但用药时需注重药物类型、用药剂量的合理性,依据患者病情、年龄、个人情况等进行合理选择,不可滥用药物,以达到良好的疾病控制作用。此外,对于年龄15岁以下的儿童应做好疫苗接种工作,以提高儿童对于病菌的抵抗力。

1.3 观察指标 采用自制问卷表调查患者对于呼吸道传染病防控知识的了解程度,内容包括疾病知识、传染渠道、注意事项、预防措施等,共100分,分值越高说明患者的防控知识掌握程度越高。对患者的疾病防控行为进行评估,包括勤洗手、勤换洗衣物、出门佩戴口罩、不随地吐痰、勤开窗换气等,共100分,分值越高说明患者的疾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用t比较,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于疾病防控知识的了解程度评分及防控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呼吸道传染病具有一定的流行性,患者受到传染后可在短时间内爆发,引起咳嗽、发热、皮疹等各种不适症状,并成为新的传染源[4]。因此,及早对呼吸道传染病患者进行治疗,并采取相关预防与控制策略十分重要。

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防控知识评分与防控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提示采取疾病预防与控制措施后,患者对于呼吸道传染病及其防控知识的了解程度明显提升,且能将防控知识应用于自身行为中,主动调节生活习惯与行为方式,有意识地避免病毒的传播。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十分简单,可在短时间内致多人感染,因此加强对患者的治疗和管理十分重要,应提高患者的防控意识,从传染源上解决问题。本次研究中对呼吸道传染病患者采取隔离治疗方式,并加强对于病房卫生的管理,加强消毒与通风,可降低院内感染风险。在医院、学校等高风险区域加强呼吸道传染病防控意识与措施的宣传,可使人们更深入地了解该类疾病,掌握日常注意事项与防控方式,积极调整生活状态,积极锻炼,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的效果。

总而言之,加强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十分重要,需控制传染源,提高病人的防控意识,落实各项防控行为,并加强在高风险区域的健康知识宣传,从而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传播。

参考文献

黄崇斌,王晓,陈婵,等.医院儿科呼吸道传染病管理与预防控制分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22):133-135.

董景红.呼吸道传染疾病的预防控制措施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79):395.

肖建萍.呼吸道传染病的特点与预防控制措施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12):67-68.

荣峰.探究综合性医院中呼吸道传染病医院感染的防控及管理[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32):161-162.

猜你喜欢
传染病控制策略防控
《传染病信息》简介
传染病的预防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3种传染病出没 春天要格外提防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呼吸道传染病为何冬春多发
夏季羊中暑的防控
工程造价控制策略
现代企业会计的内部控制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