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玉梅
【摘 要】目的:分析和探討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情况。方法:选取在本院进行临床医学检验的患者5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出现检验质量问题原因及质量影响因素。结果:经过对比分析发现,在500例患者1020例次检验中,失误为81例,占比7.94%,且在准备阶段失误或误差概率最高,与其他阶段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医学检验过程中,不同阶段所存在影响质量因素具备着一定差异,要明确常见质量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控制与管理措施,提升检验质量。
【关键词】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影响因素;措施
【中图分类号】R4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6--02
临床医学检验结果是临床疾病诊断以及疗效判定的主要依据,检验质量控制成效,将直接影响疾病临床诊疗进展与结果;对此,加强质控干扰因素分析,寻求最佳方式,主动规避影响因素意义重大。但检验质控实践复杂且繁琐,涉及到检验前准备工作,标本采集、处理与设备应用等各方面;对此,完善各项制度的同时,还需设立标准化、规范性的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系统,优化临床医学检验标准,加强对检验人员的专业而培训,提高检验人员的主观认识与责任意识,就显得尤为必要,以确保患者诊疗方案科学且准确,从而为医疗服务质量持续改进助力,促进医疗工作现代化发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本院进行临床医学检验的患者5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97例,女203例,年龄6~67岁,平均年龄(39.8±8.9)岁。临床500例患者中,共计进行1020次临床检验,其中全血细胞分析428例,占比41.96%;生化检验412例,占比40.39%;尿常规检验102例,占比10.00%;便分析检验78例,占比7.64%。所有患者及临床检验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严格按照临床规范要求,进行检验准备、样本采集及处理和分析。生化检验前,患者抽血前6h避免剧烈有氧运动,前10~12h保持空腹,禁食禁饮。尿常规检验采取晨起第一次中段尿,避免污染。严格按照标本采集制度及保管制度,进行规范化管理控制,如有避光或温度要求,则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标本保护措施。
1.3 观察指标 观察500例患者1020例次检验结果的失误情况及误差情况,当结果与预期不符、样本丢失或污染、结果差异较大等,均视为检验失误。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次调查研究的500例患者的1020例次临床医学检验过程中,出现检验误差的患者共计81例,占比7.94%,其中以患者未进行良好检验前准备为主要影响因素,与其他影响因素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就临床实际工作情况来看,影响检验工作效果因素相对较多,不管是在准备阶段、采集阶段还是在检验阶段,繁杂的样本及庞大的数目,都给临床检验工作带来了不小压力。尤其在检验准备阶段,受患者综合影响及采集等影响,导致最终检验质量出现问题影响因素相对较多。尤其如果对患者健康宣教较少,患者对检验配合程度及重视程度不够,或这一期间进行静脉用药等情况,很容易影响到相关检验结果准确性。针对这一特点,临床检验工作开展进行时,需要充分考虑到影响因素及质量控制关键点所在,需要加强与完善准备阶段、采集阶段及检验阶段三个阶段的质量管控措施,做好健康宣教,提前检查标本采集器皿、部位等,相关专业人员做好专业学习及控制工作。检验阶段,要严格避免混淆问题及数据处理问题,规避标记失误为检验结果带来影响,有效执行相关操作。如本次研究报道所述,500例患者1020例次临床医学检验中,最终结果出现检验误差的患者共计81例,占比7.94%,而失误影响因素尤以准备阶段患者自身准备不当为最多,这证明临床针对患者的健康宣教等有待进一步提高,而在采集阶段、检验阶段的常见问题,与操作质量及专业性有着密切联系,需要加强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操作培训,规避常见问题,尤其要规避样本污染和丢失等低级错误。作为极为关键的一部分内容,当检验过程中出现设备问题等,要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做好对数据处理工作,提升工作质量。
4 结论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送检样品质量,与标本采集、存储、送检、实验室检验是主要影响检验质量因素,同时失误原因较多,包括患者行为不当、药物影响、留取器皿不合格、样本混淆、数据处理不当等,其中检验准备失误占据较大比重,其次是样本采集失误。对此,落实加强对受检人员医学常识宣教、组织医护人员展开检验知识技能相关培训、定期进行业务考核等针对性应对措施意义重大。风险管控措施的实施,完善了检验质控体系,实验了检验工作有据可依,同时转变了医护人员职责理念,使其本着为患者服务的原则,主动规避实验室管理、受试者自身因素,对临床医学质量控制的影响,深入推进了医疗改革。综上所述,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主要受实验室管理因素,与受试者自身因素影响;对此,设立标准化、规范性的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系统,优化临床医学检验标准,加强对检验人员的专业而培训,就显得尤为必要,以确保患者诊疗方案科学且准确,促进医疗工作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钟杰,陈增会.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分析[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8,7(04):772-773.
阿里同彩次克,陈泽斌.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探讨及应对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82):160+162.
王桂荣.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分析[J].智慧健康,2018,4(23):9-10.
曾洪伟,舒丽娟.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和应对措施[J].名医,2018(05):82.
刘倩.临床医学检验中质量控制提高因素及相应对策探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20):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