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普唑仑和奥沙西泮治疗焦虑症的疗效研究观察

2020-04-10 06:47章丹
健康大视野 2020年6期
关键词:焦虑症肝功能疗效

章丹

【摘 要】目的:观察并研究对焦虑症患者使用阿普唑仑和奥沙西泮治疗的疗效。方法:以106例对象进行观察与研究,其均选自2018年3月到2019年7月于本医院进行诊治的焦虑症患者中。以随机抽签作为分组方式,将所有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n=53,阿普唑仑)和实验组(n=53,奥沙西泮)。疗程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肝功能与焦虑情绪情况进行评价及对比。结果:和对照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更低;和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焦虑情绪评分更低,且对比对照组,实验组更低;和治疗前进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两项肝功能指标均有所上升,且对照组比实验组上升幅度更大;上述指标对比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和阿普唑仑药物治疗焦虑症的效果相比,给予患者奥沙西泮的疗效更佳,不仅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焦虑情绪,同时具有很高的安全性,且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较小,可在临床进行广泛推广。

【关键词】焦虑症;奥沙西泮;疗效;阿普唑仑;肝功能

【中图分类号】R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6--01

焦虑症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精神疾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有着极大的不良影响,且近些年,受到生活方式变化、生活节奏加快等影响,该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增加[1]。目前临床主要使用药物治疗该疾病,如阿普唑仑、奥沙西泮等,主要采用单一药物进行治疗,为对两种药物治疗焦虑症的具体用药效果与安全性等进行分析,笔者展开对比研究,现对研究的具体情况作出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106例对象进行观察与研究,其均选自2018年3月到2019年7月于本医院进行诊治的焦虑症患者。笔者以随机抽签作为分组方式,将所有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n=53)和实验组(n=53)。对照组:男性患者有24例,女性患者有29例;年龄范围为19到54岁,平均年龄为(30.15±7.94)岁。实验组:男性患者有23例,女性患者有30例;年龄范围为18到55岁,平均年龄为(30.22±8.04)岁。将以上一般资料做相互比较,所得出结果全部是P﹥0.05,说明可展开对比研究。将符合焦虑症的诊断标准[2]的患者纳入,且排除甲状腺功能亢进、高血压、冠心病等躯体疾病;排除成瘾药物戒断反应所引起的焦虑;排除不积极配合研究、药物过敏、合并严重器官疾病的患者,最终选取106例对象。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阿普唑仑进行治疗,患者服用阿普唑仑(商品名:阿普唑仑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2020215)药物,每天服药三次,每次的剂量0.4毫克。

实验组患者则服用奥沙西泮(商品名:优菲奥沙西泮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1020894,生产企业:北京益民药业有限公司)药物,每天服药三次,每次的剂量是15毫克。

两组患者均连续服药治疗四周时间。

1.3 评价标准

①治疗效果:在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做出评价,标准[3]为:痊愈:相关临床症状消失,与治疗前相比,患者治疗后的汉密尔顿焦虑评分减少超过75%(含)或小于7分;显著:相关临床症状显著缓解,与治疗前相比,患者治疗后的汉密尔顿焦虑评分减少超过50%(含)且低于75%;有效:相关临床症状有所改好转,与治疗前相比,患者治疗后的汉密尔顿焦虑评分减少超过25%(含)且低于50%;无效:相关临床症状没有变化或加重,与治疗前相比,患者治疗后的汉密尔顿焦虑评分减少小于25%。达到痊愈、显著或有效即认定治疗有效,计算总有效率并比较。②不良反应:记录两组患者在服药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统计总发生率并对比。③肝功能:在治疗开始前与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进行测量,并对比,包括:谷丙轉氨酶与谷草转氨酶。④焦虑情绪:在治疗开始前与治疗结束后,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情绪进行测评,焦虑分量表得分在10-50之间,评分高则焦虑情绪严重,反之则焦虑情绪轻微。

1.4 统计学方法

相关数据的处理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计数资料采取 检验,表达成 。定量资料采取t检验,表达成()。统计学意义存在的依据是P﹤0.05。

2 结果

2.1 于疗程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做出评价,并对比评价结果。表1表明,相比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73.58%),实验组(94.34%)更高,且差异很大(P﹤0.05)。

2.2 两组患者疗程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对照组:有5例患者出现口干,有3例患者出现头晕,有2例患者出现嗜睡,共计10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其总发生率为18.87%;实验组:有1例患者出现口干,有1例患者出现头晕,有1例患者出现嗜睡,共计3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其总发生率为5.66%。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提示,实验组更低,且差异显著(t=4.2961,P﹤0.05)。

2.3 对比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情况。表2为具体情况,和治疗前进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两项肝功能指标均有所上升,且对照组比实验组上升幅度更大,差异明显(P﹤0.05)。

2.4 两组患者的焦虑情绪变化情况。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的焦虑情绪评分为(44.56±7.74)分,实验组患者治疗前的焦虑情绪评分则为(45.02±7.69)分;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焦虑情绪评分为(23.71±5.16)分,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焦虑情绪评分则为(14.27±4.36)分。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焦虑情绪评分对比,提示没有明显差异(t=0.3069,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焦虑情绪评分均更低,且差异显著(t1=16.3175,t2=25.3239,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焦虑情绪评分对比,提示实验组更低,且差异明显(t=10.1733,P﹤0.05)。

3 讨论

焦虑症又被称为焦虑性神经症,该疾病会使患者出现紧张、忧虑、头晕、胸闷、害怕、出汗、坐立不安等多种症状,对患者的正常生活与身心健康影响极大,且会影响到患者的社会功能。目前临床对该疾病主要采用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均具有良好的效果,本文对前者进行研究与观察。

当前,临床治疗焦虑症的药物种类较多,阿普唑仑与奥沙西泮是使用最为频繁的两种,前者属于苯二氮?类药物[4],其可对患者的苯二氮?受体产生作用,降低神经元的兴奋性,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使患者的焦虑情绪降低,但单独使用该药物的效果并不理想,患者会出现戒断反应、耐药性等副作用,同时很容易出现嗜睡、口干等不良反应,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后者同样属于苯二氮?类药物[5],其具有与前者相同的作用与功效,可起到抗焦虑的效果,同时该药物的代謝速度快,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更小,且用药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更少,其安全性更高。为分析阿普唑仑与奥沙西泮治疗焦虑症的具体效果,笔者选择了106例焦虑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展开对比研究,其结果:和对照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更低;和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焦虑情绪评分更低,且对比对照组,实验组更低;和治疗前进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两项肝功能指标均有所上升,且对照组比实验组上升幅度更大;上述指标对比均有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的过程中,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体会:一是要提前告知患者服用药物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告知患者出现相关不良反应后要及时通知医护人员进行处理;二是及时处理患者服药产生的不良反应,若不良反应过于严重则要及时停止用药[6];三是当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后,不要立刻停药,仍要坚持服用一段时间;四是加减药量与停药均要遵守医嘱,不可擅自调整。

综上所述,和阿普唑仑药物治疗焦虑症的效果相比,给予患者奥沙西泮的疗效更佳,不仅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焦虑情绪,同时具有很高的安全性,且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较小,可在临床进行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王彬.西酞普兰与阿普唑仑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与不良反应[J].名医,2019,21(01):279.

唐启盛, 曲淼, 孙文军.焦虑障碍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案[J].北京中医药, 2018,19(2):103-104.

王艳,郝俊,李军涛,等.劳拉西泮和奥沙西泮对失眠患者疗效的观察[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18,5(07):775-777.

孙丽敏.文拉法辛缓释剂与阿普唑仑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对照研究[J].中国处方药,2018,16(03):96-97.

李大坤.奥沙西泮与劳拉西泮治疗老年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比较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36):11-12.

李艳艳,刘治港.奥沙西泮与劳拉西泮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对照研究[J].海峡药学,2017,29(02):81-83.

猜你喜欢
焦虑症肝功能疗效
肝功能报告单解读
躲进“焦虑症”的刘太太
止眩汤改良方治疗痰瘀阻窍型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现代人当警惕知识焦虑症
冷喷联合湿敷甘芩液治疗日晒疮的短期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老年焦虑症应用生物反馈治疗的效果观察
慢性疲劳综合征与抑郁症焦虑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静脉滴注致肝功能损害1例
拉米夫定在乳腺癌化疗期间对肝功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