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世恩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治黄事业,起初是为了应对国民党政府在花园口堵口而发起的。1946年2月,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决定在菏泽成立黄河故道管理委员会。当年5月,该委员会改称冀鲁豫区黄河水利委员会,下设近20个修防段,组织故道沿线群众开展大复堤。1946年由此成为人民治黄事业的起点。较晚解放的焦作地区人民治黄事业,则是发端于堵复沁河大樊决口。
沁河源自山西,在焦作市武陟县注入黄河,民国时期沁河下游的沁阳、武陟设有管理汛段。位于武陟县城西北10公里沁河北岸的大樊,历史上决口频繁。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军队和日军在沁河上相互扒口。大樊口门是国民党军队扒开的,虽然后来堵复了,但并不稳固。
抗战胜利后,中共太行第四专区党政军机构由山西陵川迁河南焦作,管辖陵川、沁阳、博爱、修武、获嘉、温县、武陟等县和焦作市。1946年10月,国民党军队进行反攻,太行第四专区党政军机构北上太行山。1947年夏,洪水暴涨,又将大樊口门冲开。大水循东北方向,漫武陟、修武、获嘉、辉县、新乡等县,挟小丹河夺卫河入北运河,泛区面积约400平方公里,受灾村庄120个,受灾民众20多万人。我家住在武陟县东圪垱店村,年少时随大人们到焦作拉煤,亲眼目睹过大樊决流泛区的景象。
太行第四专区武陟县民主政府多次抢堵大樊决口,因国民党军队的破坏,始终未能堵住。1948年10月,太行第四专区所辖各县相继解放,专区党政军机构迁回焦作。太行第四专区、武陟县政府决定堵复大樊口,武陟县人民政府县长张平函请冀鲁豫区黄河水利委员会堵口,太行第四专区也派人到冀鲁豫黄委会驻开封办事处商讨堵口事宜。
冀鲁豫区黄河水利委员会决定派韩培诚协同太行第四专区、武陟县政府组建大樊堵口工程处。韩培诚当时是冀鲁豫区黄河水利委员会第一修防处主任。1948年7月,第一修防处所辖东明高村险工发生重大险情,韩培诚亲率职工抢险50余日。7月18日,菏泽国民党驻军偷袭抢险工地,他带领数人掩护大家乘船北渡后,和警卫员冒着枪林弹雨泅水返回北岸,在冀鲁豫解放区传为佳话。
这是人民治黄后第一次组织堵口,冀鲁豫区黄河水利委员会非常重视,从所属修防段抽调干部随韩培诚到武陟来。他们大多是山东人,一律穿着紫花布衣帽。新组建的大樊工程处中,也有一些来自太行第四专区、武陟县政府的干部,这些人多数是山西籍,他们跟武陟本地人穿着都一样。
1949年2月,冀鲁豫区黄河水利委员会调整下属机构,以大樊堵口处为第五修防处,设置秘书科、工程科、供给科,管辖武陟沁河修防段、温沁博修防段。大樊堵口主要用的料物是木桩、麻绳和树梢、玉米秆。玉米秆都是附近几县的群众送来,当时收料不是给钱,而是给小米。市面上流通的除了老人民币,还有冀票,一百元只相当于现在的一元钱。当时粮食紧缺,老百姓都愿意要粮食,不愿意要钱。
2月20日,堵口工程动工,光到场的民工就有两千多人,我也是其中之一。我当时19岁,在堵口工地负责抬土,每天发给8斤小米。当时天气还冷,工程处还发了棉衣给大家。记得当时的沁河大堤也就两三米高,到处都有残缺。堵口时,沁河水势很大,把柳枕推进去就没影了。现场捆枕做埽的工程队是从花园口调来的,工程队队员都参加过国民党政府组织的花园口堵口,解放后他们被集体接收,成了人民治黄队伍的一支重要工程技术力量。堵口现场分东西两个坝头,两边各有一个工程队。记得工程队长有李建荣、谢忠德,其他还有好几个队长。
工程队中配有政工干部,山西籍干部安孝兰是工程一队的指导员,政工干部还有杨成仁、张传溪。工程队员大多是穷苦人出身,政工干部动员他们加入共青团、共产党组织。工程队长们过去薪金很高,他们内心深处还是有些顾虑,有的人被接收时隐瞒了自己的籍贯与职务。但是,他们工作表现都很积极。第五修防处的领导也很信任他们,他们因为参加过花园口堵口,对堵复大樊口信心十足。
3月20日堵口合龙后,遇到阴雨天,民工分散,土和料物两缺,以致第二天口门又被冲决。华北水利委员会为此批评冀鲁豫区黄河水利委员会,要求追究责任以教育干部,提高工作人员责任心。第五修防处为此进行了深刻检讨。冀鲁豫区黄河水利委员会派驻开封办事处主任赵明甫、工务处长马静庭和有经验的工程师徐福龄来现场指导。
第二次堵口从4月1日开工,徐福龄一直坚守在工地负责技术指导。经过一个月的紧张施工,5月2日,600多米宽的大樊口决口合龙,沁河水回归河道,广大泛区群众得以重建家园。华北水利委员会为此通报表扬第五修防处,太行第四专区还派了剧团来唱戏庆祝。堵口合龙后,天气转暖,我们都换上了单衣。
大樊堵口完工后,1949年5月第五修防处迁小董乡办公,是原来武陟县人民政府办公的地方(县政府已搬往木栾店)。当月设置沁阳、温陟、博陟3个沁河修防段和温陟、阳封两个黄河修防段,以及武陟沁黄河修防段,这6个修防段都归第五修防处领导。
我在大樊堵口后转正了,因为有小学文化,被安置到博陟沁河修防段工作。当时还没土改,也不问家庭成分,发了身灰色粗布军装,给了个碗让跟着吃大锅饭,这就算参加工作了。转正后我是供给制人员,每天只发6斤小米,比之前还少了两斤。大樊堵口期间,所有人员都住在大樊村里,工程结束后,博陟沁河修防段移驻武陟县渠下村。
麦收过后,股长赵鲁民对我说:“汛期马上到了,你是当地人,想办法弄匹马过来吧。”我就到附近几个村子寻找,最终用1500斤小米换来一匹马,那是段里的第一匹馬。汛期里第五修防处从小董乡搬到庙宫办公后,我们博陟段搬到小董乡第五修防处先前办公的地方。
1949年8月,冀鲁豫区筹建平原省,省会驻新乡,太行第四专区更名新乡专区,驻焦作。平原省河务局成立后,第五修防处归其领导。我们段8月从小董乡往木栾店搬,当时办公设施简单,一条船就连人带东西从小董乡拉过来了。上船前,各人挑各人的东西,扁担一头是铺盖一头是床,山东人挑着一点也不吃力,我因为不会挑担出了不少洋相。
进驻木栾店南大街后,我们博陟沁河修防段在路东,用两家的院子办公。当时每个修防段都设有工程队,我们段的工程队驻在南大街路西一个院落。当时办公的桌子不够用,我们还借了桌子来用。进木栾店前,我们统一换了洋布服装,当时县政府的人穿得五花八门,见了我们的服装整齐统一都很羡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五修防处改受新乡专区、平原省河务局双重领导。当月我们博陟沁河修防段分为武陟、博爱两个沁河修防段。1950年6月,武陟原阳黄河段分为武陟、原阳两个黄河段。1950年9月,第五修防处更名为新乡修防处,仍驻庙宫,管辖7个修防段:温陟黄河修防段驻武陟驾部村,武陟黄河修防段驻詹店,原阳黄河修防段驻原阳大宾村;沁阳沁河修防段驻沁阳县(今沁阳市),博爱沁河修防段驻博爱县,温陟沁河修防段驻武陟岳庄村,我们武陟沁河修防段依旧驻木栾店。
1951年10月,武陟黄河修防段、武陟沁河修防段合并为武陟黄沁河修防段,以原沁河段段长刘明朗为段长、原黄河段段长刘汉章为副段长,驻地在木栾店南大街。当时的段长多数是县级干部,配备枪支、通信员。我给刘明朗段长当通信员时,时常跟他一起上堤。他骑自行车,我骑马,等他骑累了,我就把马换给他。我还帮他背着手枪。熟识的人见我骑马背枪,还以为我在河段是大干部哩。
新乡修防处后来逐步管辖到封丘、长垣两县的黄河,1986年,根据河南省行政区划调整相应成立焦作黄河河务局后,武陟、温县、孟州、沁阳、博爱和济源的黄沁河管理机构都划归焦作黄河河务局领导。焦作地区人民治黄事业是以沁河大樊堵口为开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