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 刘杨
“聚全市之力,汇全市之智,加快推进太湖湾科创带建设!”在无锡市举行的太湖湾科创带建设工作会议上,如此重磅的定语,让“太湖湾科创带”这一“超大手笔”再次成为人们瞩目的焦点。
从产业强市主导战略、创新驱动核心战略,到眼下被定位为无锡高质量发展“最强引擎”的太湖湾科创带,可以看到重大战略的牵引力正在影响、重塑着无锡的经济发展格局。特别是在科创时代,战略升维,如何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正在日益成为一个迫切需要回应和解答的核心命题。这一次,太湖湾以“科创”的名字彰显城市的雄心,成为无锡迎向未来的一次“深呼吸”。
正如无锡市委书记黄钦所说,太湖湾科创带要努力成为无锡产业发展的新空间、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城市形态的新展现、科产城人融合的新样板,打造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长三角勇当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展现“无锡作为”、贡献“无锡力量”。
太湖湾科创带,将如何成为无锡融入长三角区域创新共同体的“胜负手”?
2017年,无锡GDP越过万亿大关。群情振奋之后,问号也随之而来:下一站,无锡将往哪个方向走好进阶之路?
新旧动能转换、产业转型升级,最重要的战略抓手是什么?循着产业强市、创新驱动的方向实践、思考的无锡,牢牢锁定了一个日趋清晰的关键词:科技创新。
在国土开发强度与资源环境承载力接近“天花板”、城市面临巨大环保压力的情势下,无锡要继续当好高质量发展领跑者,唯有向科技创新要答案。
环太湖生态比较敏感,对产业进入非常苛刻,也倒逼着无锡必须发展高科技、零排放、高端人才的产业。围绕产业链,打造创新链,最根本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价值链。推动三链融合,科技创新是最佳选项。
再把视线投向周边城市,“邻居”们规划布局创新“硬核”、提升放大科创“当量”的大手笔也是接连不断。2019年以来,苏州启动建设太湖科学城,湖州挂牌成立南太湖新区。南京整合仙林、麒麟等科创板块,规划建设面积758平方公里的“紫东科创大走廊”,致力打造世界级的创新生态圈和科学共享中心。
对于无锡来说,科技创新的新载体、新平台又在哪里?
美丽的太湖湾区进入决策者的视野。资料显示,在这一片湖湾,共集聚了无锡全市90%的省部级科研院所、90%以上的生态旅游资源、60%的科技公共服务平台、70%的高层次人才、34.3%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再加上较为雄厚的产业实力、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非常优越的自然环境、日益完善的城市配套,使得湾区成为打造“科创走廊”的佳绝之地。
“摆在无锡人面前的,只有创新一条路。”率队专题调研太湖湾科创带达一个多月的无锡市政协主席周敏炜说,打造太湖湾科创带,不仅契合无锡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要求,还给无锡提供了一个可持续发展新机遇。
战略锚定方向。收官“十三五”、开启“十四五”,意在带动市域一体、服务长三角一体的太湖湾科创带适时而生。
战略决定出路。城市如一个生命体,也会经历产生、边界扩大、衰退或更新的生命周期。保持持续生命活力的城市,都需要经历不止一次的城市创新。太湖湾科创带的战略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次意义巨大的城市创新。
一座城市要实现大发展,尤其是高质量发展,一定要谋划一个引领性地标性的“发动机”,如上海的浦东新区、深圳的前海新區、珠海的横琴新区。被定义为无锡高质量发展“最强引擎”的太湖湾科创带,所承担的,即是示范引路的“发动机”重任。
从经济发展的区域特点来看,在跻身万亿俱乐部的十多个城市中作个比较,无锡的实体经济相对具有优势,集成电路、生物制药、物联网等产业都有很强的实力和底蕴。但直面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如果不能快速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加快技术创新与产业跨界融合,就很难长久地拥有发展的主动权、主导权。
产业强市,关键在“强”。无锡要打造产业地标,就要不断增强企业和产业的创新力、带动力、辐射力和抗风险能力。
衡量无锡产业“强”还是“不强”,一个最关键的指数就是看科创“当量”的“大”与“小”。
日本的名古屋、德国的斯图加特,是两座以制造业见长的城市,其背后的发展“密码”就是强大的科创“当量”,无论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还是科研成果转化水平,在世界范围内都是首屈一指。与这些发达城市相比,无锡在亩均产出指标、人均产出水平上还有很大差距,但这也意味着,只要战略得当、推进有力,无锡的增长潜力、提升空间还是很大的。
实践证明,技术含量+研发能力+人才层次,叠加起来才能形成真正的科创“高峰”。在这一战略链条的各种要素中,优质、强大的科创平台无疑是最有力的抓手。
细读太湖湾科创带发展规划,除了秉持生态优先的原则,一个很鲜明的印记就是科创带要走“科产城人”融合的道路。建设太湖湾科创带,瞄准世界最好的科创带、科创谷、科创走廊规划,让太湖湾这条“黄金岸线”外在有“颜值”、内在有“研值”,体现出真正的“黄金价值”。
在专家看来,这一重大战略的提出,将极大地改变城市的生活、生产形态,标志着无锡的城市规划建设进入了3.0时代。
3.0时代,流行这样一句话:“有风景的地方才有新经济”。如何在美丽的山水之间营造宜居宜业的人才栖息地、科创强磁场,需要走“科产城人”融合新道路,建创新生态、产业生态、自然生态“新三生联动”新格局。
每每從空中俯瞰这座城,总会被那一片碧波荡漾的蓝和郁郁葱葱的绿所吸引。
太湖湾,千百年来造化钟灵赋予无锡的城市绿肺,在融入双循环、争当全省高质量发展领跑者和当好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宏大蓝图中,有了全新的定义——“围绕人的需求需要与发展,加快推动科技创新、产业生产、城市生态有机融合,打造科产城人高质量融合发展的示范区。”
打开地图,“太湖湾科创带”状似一只飞鸟,画出一道总面积约500平方公里,湖岸线约108公里的环太湖弧线;又如一条蓝绿相间的纽带,将一颗颗散落其间的创新要素“串珠成链”,聚合成为创新驱动的高原。
太湖湾科创带要打造成“金字招牌”, 首先要营造良性循环的创新生态系统。“雨林生态”能够繁荣不在于元素有多少,而在于能够把不同的元素融合在一起,提供合适环境来培育偶然发生的进化过程,创造出全新且不可预料的动植物群。
太湖湾科创带所指向的是一个环环相扣的“创新生态圈”。在这个创新交往空间,人群之间自由互动,带动创意、技术、资金、服务等各类要素更加频繁的交流、碰撞和融合,从而实现资源碎片化所难以形成的创新规模效应和化学反应。
这是一项统筹创新资源的战略,更是一条绵延100多公里、引领长三角的创新路径;这是一条从物理空间上连接起名校名企名城的纽带,更是深度融合产学研,让各种创新要素自由流动、聚合裂变的推手;这是一条创新带、产业带,更是一条绿色生态带、舒适生活带,让政府的手、市场的手和创业者的手紧紧牵起来。
经历了上世纪90年代以特色产业园区、乡镇工业园区带动城市建设,再到推动新城建设的“产城融合”,城市发展聚焦的核心始终在“物”。
在此逻辑下,无锡走的是和其他城市雷同的“以要素吸引企业、企业吸引就业与人才”的老路,随着时间的演进,城市“空心化”、产业“孤岛化”等“只见物不见人”的问题随之而来:工业园区大部分在城市的边郊,配套跟不上,生活诸多不便;新城建成了,但缺少产业和就业机会;明明追求宜居、宜业,但交通、污染、房价问题反而越来越突出。
城在山水中,山水在城中,在风景最美的地方,创新之力正喷薄而出。
高水平推进产城融合,绝不仅是要素的简单相加,尤其当城镇化进入下半场,依赖土地扩张和产业引进越来越被证明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
“科产城人融合发展”理念蕴含着无锡城市发展逻辑由“物”到“人”的重要转向,围绕人的需求,优化现有区域空间,依靠科技创新激活产业、需求和发展潜力,才是突破当前开发空间有限困局,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上乘之选。
站在城市未来发展的战略角度,规划要围绕人群结构与不同层次人群的多元化需求有针对性地完善现有功能区内生态、生活与生产等各项功能,以优质的生态、生活环境“筑巢引凤”吸引高素质人才,再以人才吸引企业与生产要素集聚。
“无锡山水条件优越,旅游资源丰富,要搞山水城市。”这是建筑规划界泰斗吴良镛在指导无锡总体规划时提出的构想 。如今,随着太湖湾科创带建设按下“启动键”,一幅山水城市的瑰丽画卷也将徐徐展开。
城在山水中,山水在城中,在风景最美的地方,创新之力正喷薄而出。拥湖而居,依山而建,满城翠绿,入眼皆是画;办公楼、酒店、商业设施等被层层叠叠的绿,波光粼粼的蓝所掩映;漫步其中,高科技科研大楼、园林式的企业厂区和园区,点缀在青山绿树之间,依山傍水的各色建筑和景观系统,精心打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融合示范区。这正是规划建设的太湖湾科创带所孜孜以求的画面。
除了看自然生态和产业生态外,人才的栖居还要看环境和公共配套。“人才想要的什么样的空间和环境,是规划的出发点。”对于人才来说,相较于低廉的生活成本,体面的住房、医疗和教育和便利的交通等公共服务,更是他们没有后顾之忧投入创新创业的保障。
这就需要政府更加积极有为,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城市配套和公共服务上来,积极采取更多有效举措解决人才的交通、居住、医疗、子女教育等方面的一系列“痛点”。
当人才、资本、项目纷至沓来,一个多元共生、协同发展、开放包容、活力四射的“创新雨林”,将展现出无锡创新发展的绚丽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