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静 冯书婉
【摘要】
目的:对633例宫腔病变患者展开临床分析,并总结整体护理要点。方法:选择633例宫腔病变患者,均实施宫腔镜诊断,观察病变诊断结果。结果:633例患者中4.42%子宫正常;剩余605例患者中病变发生率前三依次为子宫内膜增生(31.24%)、子宫内膜息肉(21.98%)、子宫内膜炎(13.39%);护理需从整体出发,针对宫腔镜诊断实施全程护理干预。结论:宫腔镜诊断宫腔病变效果较好,对病变类型可基本顺利诊出;护理应在宫腔镜实施期间给予充分配合,提升诊断顺利性。
【关键词】宫腔病变;宫腔镜;整体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2.9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2095-6851(2020)04-223-01
近年来,在妇科中宫腔镜诊断方式由于其能够直接检查宫腔内病变状况而得到了广泛青睐,是目前唯一能够直接全面提供子宫腔视野以及宫颈管视野的技术,可在手术过程中直接病理活检,提升诊断准确性[1]。整体护理模式强调了护理操作的全面化,在宫腔镜诊断中需从术前、术中、术后三方面展开。本次研究以此为切入点展开相关讨论。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2017年12月至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宫腔病变病患共633例,患者年龄区间处于31-72岁,平均年龄(52.84±4.96)岁。
纳入标准:经我院B超初步诊断存在宫内占位病变、节育器嵌顿、不育、闭经、子宫异常出血者。
剔除标准:拒绝实施宫腔镜诊断者。
1.2一般方法将检查时间定为患者月经完全干净后的第3-7天之间,若患者存在月经紊乱或淋漓不尽情况需选在阴道流血减少或暂停时诊断,减少误差率与感染率[2]。
静脉麻醉,选择德国STORZE宫腔镜设备,设定流速每分钟150ml,电切功率在80±20W。为患者常规膨宫,选择葡萄糖溶液(5%)膨宫后维持膨宫压力在100±10mmHg之间。利用宫腔镜全面探查宫腔,必要时可术中病理活检。
1.3观察指标
采用宫腔镜对633例病患展开临床诊断,统计病变类型。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宫腔病变类型占比以[n(%)]表示,以卡方检验。若p<0.05表示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统计633例患者宫腔病变诊断结果,显示633例患者中子宫正常者28例,占比4.42%(28/633),其它存在宫腔病变的605例患者中,占比由多至少依次为子宫内膜增生占比31.24%(189/605)、子宫内膜息肉占比21.98%(133/605)、子宫内膜炎占比13.39%(81/605)、节育环嵌顿占比10.08%(61/605)、宫内残留占比8.26%(50/605)、黏膜下肌瘤占比7.60%(46/605)、宫腔粘连占比6.12%(37/605)、子宫纵膈占比0.99%(6/605)、子宫内膜癌占比%(2/605)。
对比结果显示,633例检查对象中,子宫内膜增生占比显著高于其它几项病变类型(p<0.05)。
3讨论
在宫腔病变类型中,宫腔粘连、子宫内膜息肉、先天性生殖道异常、子宫内膜增生等病变均可能对妊娠结局产生明显影响[3]。作为宫腔内检查和治疗的常用手段,宫腔镜以微创性的操作优势广泛应用于临床,能够有效诊出宫腔内形态异常状况,找到病变位置,并通过病理活检进一步分析。相较于传统诊断性刮宫操作而言,在安全性及准确性上均有了明显提升。本次研究中对633例宫腔病变患者展开宫腔镜诊断,结果显示4.42%患者子宫正常,剩余605例患者中子宫内膜增生占比31.24%点,发生率远高于其他几项病变类型。
护理层面,宫腔镜诊断宫腔病变的护理应从整体着手,强调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配合。手术前应了解患者身体状况,严格根据其月经干净时间安排诊断日期。通常月经干净后3至7天内子宫内膜处于增生早期状态,病变容易暴露[4]。了解患者对宫腔镜诊断的疑惑以及心理需求,给予耐心解释与安慰,告知患者宫腔镜检查的注意事项。例如在检查过程中切不可随意挪动臀部,否则可能导致子宫穿孔危险。手术过程中常规准备氧气、地塞米松、阿托品、肾上腺素等抢救药物。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为其摆放膀胱结石位,双腿宽度为生理跨度,将患者使用绷带适宜固定避免其滑出窗外。在无菌操作下调整仪器参数并为患者有效彭宫,将宫腔镜放入阴道。若患者无生育史、精神紧张或宫颈较紧,则需将宫颈扩张后再放入。术中密切观察手术状况,对膨宫液随时调节以保证其连续性,避免输入空气。严密监测术中并发症,宫腔镜诊断并发症包含空气栓塞、子宫穿孔、心脑综合症三项,护理中需强调预见性,与患者一边交流一边查看其生理状态,安抚其情绪。手术结束后,首先应正确处理手术用品,控制膨宫液流出速度,避免倒流。将冷光源、膨宫仪、显示屏以此关闭,妥善放置宫腔镜。强调对患者的术后指导与观察,協助患者将衣裤穿戴整齐后,搀扶其在座椅上休息,查看其是否存在腹痛、头晕、呕吐等不适感。通常观察半小时左右若无不良反应即可离开,若情况较严重则应转至住院部就诊。令患者注意观察阴道出血及阴道排液状况,叮嘱患者在宫腔镜检查两周内严禁同房、严禁盆浴,必须确保会阴部清洁卫生,预防感染,检查后一周来院复诊。
综上所述,在宫腔病变诊断中,宫腔镜的应用在安全性及准确率上有了质的飞跃。相较于传统诊断性刮宫操作而言,宫腔镜操作对患者身体的损伤更轻、诊断准确性更高且操作更为简单。护理层面,应强调术前、术中、术后三个阶段的护理重点,在整体护理模式下严密监测检查过程中生命体征及术后并发症,提升宫腔镜诊治宫腔病变的有效程度。
参考文献:
[1]耿京,刘阳,马彧,唐军. 绝经后妇女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宫腔病变的临床分析[J].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5,16(01):37-39.
[2]韩艳芳,姚丽艳. B超、MRI及宫腔镜联合诊断对宫腔占位性病变的应用价值分析[J]. 中国医药导刊,2018,20(01):11-15.
[3]王敬,苏光,杨雪梅,邓春霞. 宫腔镜手术联合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对宫腔粘连的疗效观察[J]. 河北医学,2016,22(11):1906-1907.
[4]徐细凤. 妊娠早期宫腔积血与阴道流血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 当代医学,2017,23(09):161-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