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莉 陈卫杰 沙婷
【摘要】
目的:研究急诊内科昏迷患者采用全程护理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定我院2018年11月至2019年10月救治及诊疗的急诊内科昏迷患者54例,随机法分组,实验组护理工作中纳入27例患者并展开全程护理,对照组护理工作中纳入27例患者并展开常规护理。结果:将对照组及实验组进行组间数据对比,后者护理后GCS评分显著更高,差异表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分析2组患者护理前GCS评分,差异不大(P>0.05)。结论:急诊内科昏迷患者采用全程护理,取得了满意成效。
【关键词】急诊内科;昏迷;全程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
R249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2095-6851(2020)04-197-01
1资料及方法
1.1资料
选择急诊内科昏迷患者54例,就诊时间控制在2018年11月至2019年10月,均知情同意,严格依据随机法进行患者分组,实验组27例,男女构成是14例及13例,年龄分布36岁至51岁,年龄中位数46.5岁,对照组27例,男女构成是15例及12例,年龄分布35岁至52岁,年龄中位数46.0岁。比较2组患者资料,可对比且P>0.05。
1.2方法
对照组护理工作中纳入27例患者并展开常规护理:待患者入院,评估并判断患者病情,根据结果,做好患者对应治疗及护理,护理措施包括病情观察、心理干预、简单健康宣教等。
实验组护理工作中纳入27例患者并展开全程护理:将接诊通知接到后,立即联系医院急救人员,对患者昏迷程度、意识状况进行充分了解后,将入院抢救所需场所及物品准确妥善,对相关科室医师进行通知,做好接诊准备。待患者入院后,利用科学、快速分诊,抢救患者,科学评估患者病情,对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进行明确,有利于患者准确分诊。对于评估为昏迷的患者来说,为患者立即构建氧气通道,确保患者顺畅呼吸、呼吸道内不存在异物,为患者实施心电监护并对患者血氧饱和度进行时时监测,对患者意识、体征、心率、血压等情况进行严密观察,为患者迅速构建静脉通道并遵医嘱为患者立即实施药物治疗,若患者创伤后持续出血,应立即为患者实施止血处理,将患者伤口包扎良好,另外,护士应对所有抢救数据进行详细记录,将交接班工作做好,若患者出现呼吸骤停或者心跳骤停,应立即为患者实施心肺复苏处理[2]。建立患者分诊后,对于各个急救护士来说,应配合治疗开展,尽快采取措施,为患者后续治疗争取宝贵时间,抢救之后,若患者病情稳定,应对患者基础护理进行有效强化,遵照要求,将各项基础护理工作妥善完成。临床实践证实,除了为患者完善日常护理及监测生命体征外,护士还应该指导患者饮食构成,调整患者饮食结构,叮嘱患者多进食高蛋白食物、新鲜蔬果,禁食刺激、辛辣性食物,对患者情绪进行耐心观察,安慰患者,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另外,对于急诊抢救室及观察室来说,需要保证通风及阳光充足,整洁有序的摆放室内物品。
1.3效果分析[3]
利用GCS评分方法来评价2组患者意识状态。
1.4统计学办法
计算计量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X2检验)数据期间使用SPSS 20.0软件,分别采用以下表示方式:(均数±标准差)、率,P<0.05,统计学存在意义。
2结果
实验组护理后GCS评分显著更高,与对照组对应数据进行比较,差异显著(P<0.05);将2组患者护理前GCS评分进行对比分析,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危重症患者在临床上发病率较高,多数患者收治于急诊内科,其中常见昏迷患者,分析病因,复杂多样,加之患者病情变化速度较快,因此,急诊内科护理质量较高,对于急诊内科昏迷患者来说,若不能有效、及时救治,可導致最佳抢救时机失去,因此,临床要求急诊内科护士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及高素养护理实践能力[4]。
急诊内科昏迷患者采用全程护理,可行性较高,临床优势较为明显,可将患者护理水平及效率均显著提高,可有效发挥辅助治疗作用,为患者抢救赢得机会,体现了护士高水平专业护理技能。临床实践证实,全程护理属于新型护理模式[5],为护士更好发展护理学科提供了新思路及途径,将其应用于急诊内科昏迷患者护理过程中,可促进护患关系融洽,可医院护理水平及质量大大提高,有利于患者尽早康复,可将患者就诊费用相应下降并在一定程度上将患者经济负担减轻。护理过程中,护士应立即安排抢救室并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将患者呼吸道清理并放置口咽通气管,为患者实施氧气吸入并在必要情况下为患者开展气管插管,为患者构建2条静脉通道并检查患者各项生化指标,对患者体征进行密切监测,若患者血压降低,为患者遵医嘱实施阿拉明类药物及多巴胺药物治疗。
本文得出:实验组护理后GCS评分显著更高。
综合以上,急诊内科昏迷患者采用全程护理的效果显著,可显著提高患者护理后GCS评分,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周娟婷.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中应用全程护理干预的效果[J].健康之路,2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