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月玲
【中图分类号】
R493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2095-6851(2020)04-169-01
小儿发热是一种常见病症,病症原因多样,主要分为感染性与非感染性两大类别。大多数是由于儿童抵抗力弱,容易受外界病菌感染,继而引起的发热现象。小儿低热是腋下温度维持在37℃~38℃之间,超过此温度即为高热。此期间家长要时刻观察注意儿童的身体状况,采取正确的护理方法,以防护理方式不当,导致儿童病症加重,从而影响治疗效果。临床报道显示,2007年3月至2014年12月,发热患儿达到353例,可见小儿发热病症屡见不鲜。
那么应该如何进行儿童发热护理呢?日常进行儿童发热时又会出现哪些误区呢?
下面我们就儿童发热的相关护理进行详细的介绍,通常情况下进行儿童护理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1.多饮温水。
由于外界病菌感染而引起的发热现象,其实就是儿童的身体有益菌与外界病毒之间的一场对抗。发热期间体内消耗最多的就是水分,因此多喝热水有利于帮助儿童将体内毒素通过汗液、尿液排出体外。
2.清淡饮食。
发热期出现食欲不振的原因主要是身体里的气血减少,脾胃无力化的一种表现,此时应该以清淡饮食为主,例如:白粥、蛋羹、蜂蜜蛋花汤等。鸡蛋有清嗓开喉的作用,蜂蜜有解毒抑燥的功效,将蜂蜜水与鸡蛋融合,服用一周,有助于调节营养失调、慢性疾病所引起的低热现象。
3.温水擦身。
使用 32℃-34℃的温水,擦拭儿童的手心、腋下、腹股沟等部位,要特别注意擦拭时间不要超过二十分钟,避免擦拭时间过长,导致着凉,使病症加重。
4.温度观察。
时刻注意发热儿童的面色、脉搏、状态等情况,最好隔一段时间就测量一次体温(2小时为最佳时间),因为儿童的体温变化快,间隔时间过长不利于监控孩子病情。
5.口腔清洁。
因为儿童长期发热,口腔内唾液减少,無法及时清除口腔内残留的食物掺渣,很容易滋生细菌,加重病症,所以要注意保持口腔卫生。
6.药物退热。
如果儿童长时间发热达到38.5℃没有减退现象,精神状态不佳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根据医嘱使用恰当药物(百服宁、布洛芬美林、泰诺林等)缓解病症。
要注意的是根据发热儿童的年龄不同,所选用的药品也应有所区别,例如:1岁之前的孩子最好使用的是浓度小、刺激性小的药品,2岁-7岁的孩子可以服用口服剂,药品浓度相对较高,见效成果快,超过7岁的孩子就可以服用片剂类的退热药了,不过也不要服用类似于阿司匹林这类刺激性强的药物,会对儿童的胃部造成刺激性不适,切记退热药不能长期服用,一般两天没有效果就应该立即就医。
7.轻柔按摩。
儿童发热期容易产生嗜睡情况,此时家长应该注意帮助儿童变换体位,轻柔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8.卧床休息需适当。
儿童出现不适症状时,要督促孩子进行适当的休息,避免过劳,影响元气。
9.注意保暖。
不要让孩子在地板上光脚走路(地热也是不可以的),要注意儿童的保暖工作。
10.多吃瓜果蔬菜。
在发热期不要随便忌口,可以多吃些水果、蔬菜,补充身体所需的水、糖、维生素,为身体提供能量。
日常护理中要注意避免的几个护理误区:
1.裹被发汗。
家里的老人总愿意在儿童发热时使用该方法,因为怕孩子受风寒,所以将儿童用棉被包裹严实,使其发汗。却不知道这样并不能减缓孩子的病症,还会影响降温散热,严重时还会诱发儿童的高度惊厥。惊厥是一种十分危险的情况,如果出现该情况时,应该采用的方法是:保持孩子的呼吸顺畅,掐捏孩子人中,同时配合采用物理降温法。
同时一定要注意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儿童发生惊厥,预后的一部分儿童可能会出现后遗症,导致智力低下、行为异常等。
正确的方法应该解开还得衣服,帮助孩子散热,但要注意的是不要在有风的环境下进行。
2.高纯度酒精退热。
有的家长为了帮助孩子达到迅速散热的效果,会采用高纯度酒精为孩子擦拭身体,这样很容易使儿童的血管发生强烈收缩,导致儿童畏寒,严重情况下还会出现低氧血症。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使用温水进行身体擦拭,达到退热效果。
3.频繁使用退烧药。
孩子身体不适,家长难免有心焦虑,这时有些家长就会急于给孩子服药,认为退热药可以快速帮助孩子减轻不适感,殊不知这样反而会对儿童身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有的时候家里有人感冒,为了不传染孩子,会给孩子喂食消炎药、感冒药,已达到预防的效果。该做法是十分错误的,不仅不会达到预防效果,还会在一定程度上给孩子造成危害,如服药后出现药物损伤。
正确做法:一般小儿发热为常见病症,不需要服药,如果发热现象持续不退,病症严重,此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避免盲目喂食药品,以免对儿童身体产生不必要的危害。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应该及时留意身边孩子的健康状况,采用科学合理的护理方式,不盲目跟风,以讹传讹,与孩子一同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