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辣椒栽培技术

2020-04-09 04:47阿尔祖古丽·马木提
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 2020年1期
关键词:无公害辣椒栽培技术

阿尔祖古丽·马木提

摘 要 文章介绍了辣椒无公害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育苗、定植、定植后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供参考、交流。

关键词 辣椒;无公害;栽培技术

1 生物学特性

1.1 形态特征

根系浅10-20cm土层中,既不耐旱,又不耐涝-保护根系。

茎:直立,二杈或三杈分枝。

叶:氮素充足,叶形长,钾素充足,叶幅宽,氮过多夜温过高,叶柄较长,先端嫩叶凹凸不平,夜温偏底,叶子较短。

花:常异交植物。

果实:植株营养不良,夜温过低,光照不足,土壤干燥及密植时,会形成小果,严重时则形成僵果。

1.2 花芽分化与发育

分化:四片真叶展开,株高3-4cm,茎粗1.5-2.0mm,在三片真叶前分苗。

发育:夜温过低,光照较弱,营养不良及受精不良引起落花落果,浇水过多,幼苗旺长—落花,浇水过少,干旱,开花延迟数量少,病虫危害也是辣椒落花落果的重要原因。

2 对环境条件要求

喜温暖怕高温,喜潮湿怕雨涝,喜光照怕曝晒。

2.1 温度

喜温作物,种子发芽适温25-30℃,幼苗期白天27-28℃,夜间18-20℃。开花结果期:白天21-28℃,低于15℃影响授粉,低于10℃,已坐果的幼果也不容易膨大,还易形成畸形果,成株期对高温和低温度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进入盛果期后,加大昼夜温差,有利于果實长大,即8-10℃,也能正常生长发育。

土温17-26℃,土温过高,再加上阳光直射地面,对根系发育不利,严重使能使根系变褐死亡,而且易诱发病毒病。所以,在整个生育期温度15-30℃之间,<15℃采取增温措施,>30℃就要浇水降温,小果型比大果型耐热。[1]

2.2 光照

喜光,强度中等,耐弱光能力较强,怕曝晒。

光补偿点1500lux,落花果或或果实畸形;光饱和点3000lux,强光下高温干旱,对生长更不利。

2.3 水分

即不耐旱,又很怕涝,须经常浇水才能生长良好,大果形比小果形要严格,尤其在盛果期,浇水及时而适量,如田间持续积水,根系缺水,严重时会死秧或引起疫病。[2]

3 优良品种

新椒3、6、2号,京椒3号,洛椒3号,四平头,辽椒5号,伊犁大辣椒,新椒8号,茄门,牛角王,中椒系列中椒2号,甜杂1、2号,双丰、海花3号。

4 温室栽培技术

4.1 冬春茬

在品种选择上以在大果型产辣椒为主,或牛角椒。

育苗:床土的配制与消毒:6份+4份,有机肥+(过磷的钙300g,尿素10g,硫酸钾20g)/m3。

老菜园土消毒:甲醛0.5%,代森锌,多菌灵、双效灵400X、瑞毒霉锰锌8000X,作为定植水用做药剂消毒。

4.2 种子处理

催芽:20-30℃,24时后,25-30℃,3-4天30%出芽,20—25℃,使芽粗壮。

播种:五代合剂,用温水浇足低小,播种—覆膜—,3-5天出苗,下午撤去。

温度:出苗:白天,25-28℃,出苗后:23-25℃,15-17℃,真叶露头:25-30℃。15-18℃。分苗前3-4天。白天250C,夜间150C,缓苗:28-300C,15-170C

夜间:15℃,缓苗后:20-25℃;夜间:15-17℃,地温20℃,

肥水:0.1%磷酸的二氢钾+0.1%尿素叶面追肥,或0.2%、N、P、K复合0.001%-0.002%赤霉素,7天见效。

幼苗僵化:如床土长期过干或床温过低,应该加强管理,

壮苗标准:根白色,粗壮,须根多,茎短粗,叶片肥厚,颜色浓绿而有光泽,株高18-20cm,具有10-12片真叶,已显蕾,无病虫害。

4.3 定植

温室消毒:硫磷4g+80g00DDV0.1g+锯末8g/m3。

整地施肥:5000-6000kg/亩+过磷酸钙,膜下浇水,提高地温,降低湿度,减少病虫。

定植:10cm土温度在>10℃以上。

管理:定植后促缓苗,不浇水、不通风,白天25-30℃,夜间>15℃,缓苗后可在膜浇一次缓苗水后蹲苗,开花结果期:白天25-28℃,夜间不低于15℃,气温>30℃时通风,25℃时关风口,17-18℃时覆盖,使夜间22点温度18℃,次日揭帘前不低于15℃,如夜温长期<10℃,降低坐果期,出现畸形果,一般不浇水,保持较高温度,避免水份过多辣椒徒长而落花落果,同时,要防因土壤干旱,温度过低造成幼苗僵化,可用0.3%磷酸二氢钾,或尿素进行叶面追肥。每7-10天一次,2-3次3月份以后,天气转暖,注意放风,忌大水漫灌,温度低时上午浇,温度高时傍晚浇,浇水后适时浅中耕及根外追肥。[3]

5 辣椒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

5.1 病虫害防治

辣椒栽培中主要的病害有苗期猝倒病、疫病、白粉病、炭疽病、灰霉病、病毒病,虫害主要有蚜虫、白粉虱、红蜘蛛。

病虫害防治原则是以预防为主,采取综合防治的措施,优先选用农业和生态调控,注意利用和发挥天敌的作用,化学防治要选用低毒、低残留农药并在安全间隔期后采收,禁止使用高毒、高残和“三致”农药。按照无公害蔬菜的农药使用准则,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及对天敌杀伤力小的农药品种,采取科学的用药方法,选择最佳的用药时期,减少用药次数,注意药剂的交替使用,合理混用,以防止病菌或虫害产生抗性。温室优先采用粉尘法、烟熏法,在晴朗天气也可喷雾防治。

5.2 防治方法

①农业防治:避免与茄科作物连作;播前进行种子处理;采用高垄栽培;膜下暗灌;及时清除病叶、老叶;②物理防治:高温闷棚,即选择晴天中午棚内温度达40-42 ℃,闷棚时间40 min,注意时间不宜过长;③化学防治:一般选用广谱性、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品种科学交替防治。虫害防治选用“先物理、再生物、后化学”的防治原则,可采用黄板诱杀,即用100 cm×20 cm的纸板,涂上黄色,同时涂1层机油,或悬挂黄色粘虫胶纸,挂在行间或株间,高出植株顶部,悬挂密度450-600块/ hm2,当黄板上粘满蚜虫时,再重涂1层机油,一般7-10 d重涂1次。

参考文献

[1]陈桂春,钱秀芳,钱忠贵.无公害辣椒设施栽培技术[J].上海蔬菜,2012(6):41-43.

[2]周文芹.日光温室辣椒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13(3):27-28.

[3]潘明辉.无公害辣椒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种业导刊,2010(12):30.

猜你喜欢
无公害辣椒栽培技术
辣椒之争
我的办法我知道
卖辣椒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