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治疗糖尿病的安全性评估

2020-04-09 04:47陈丽丽
糖尿病新世界 2020年1期
关键词:安全性胰岛素糖尿病

陈丽丽

[摘要] 目的 探究不同胰岛素给药方式治疗糖尿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于2016年7月—2019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92例,将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胰岛素注射治疗,研究组给予胰岛素泵连续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水平、空腹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日使用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血糖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空腹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日使用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胰岛素泵连续皮下注射治疗糖尿病,能够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血糖控制效率,增加治疗安全性,推荐临床应用。

[关键词] 糖尿病;胰岛素;给药方法;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0)01(a)-0034-02

糖尿病是世界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形成的以血糖升高为主要特征的一组代谢性综合征[1]。影响糖尿病的因素有遗传、饮食、生活方式等。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为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致使机体内的血糖水平持续升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也逐渐增加。目前糖尿病常用的治疗方式是常规皮下注射胰岛素,但是此类治疗方式易受饮食、代谢规律的影响,血糖控制效果不佳。为寻求更好的给药方式,该研究选择2016年7月—2019年1月收治的92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不同胰岛素给药方式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92例,将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46例,男24例,女22例,年龄48~79岁,平均(62.38±6.84)岁;病程3~20年,平均(8.62±2.47)年;研究组46例,男23例,女23例,年龄46~78岁,平均(62.41±6.59)岁;病程2~19年,平均(8.53±2.60)年;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关于糖尿病诊断标准[2]。②所有患者均大于18岁,患者及家属了解该次研究内容及目的,并签署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①患者存在严重肝肾疾病、严重心脏病、恶性肿瘤等;②患者存在严重感染或其他代谢性疾病;③患者存在意识障碍、精神性疾病;④患者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皮下注射胰岛素(规格:10 mL:400 U;国药准字H10890001),注射方式选择皮下注射,按照体重计算用量,计算公式为0.5 U/(kg·d),每日餐前30 min注射,3次/d,早晨与晚上剂量为40%,中午剂量为20%。研究组给予胰岛素泵治疗,对患者皮下连续注射门冬胰岛素,初始剂量为0.4 U/(kg·d),注射速度为7 IU/h,监测患者的血糖变化,依据血糖波动调整用量。

1.3  观察指标

①血糖指标[3]: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2周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正常值为3.89~6.11 mmol/L;餐后2 h血糖正常值为小于7.8 mmol/L。②比较两组空腹血糖达标时间和胰岛素日使用量。③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胰岛素抵抗、消化道症状如恶心、腹泻等、低血糖,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方法

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x±s)、计数资料[n(%)]分别行t检验、χ2檢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血糖指标

治疗前空腹血糖:对照组为(11.57±1.23)mmol/L,研究组为(11.62±1.34)mmol/L;治疗前餐后2 h血糖:对照组为(16.28±2.41)mmol/L,研究组为(16.32±2.38)mmol/L;治疗后空腹血糖:对照组为(7.42±0.68)mmol/L,研究组为(5.84±0.52)mmol/L;治疗后餐后2 h血糖:对照组为(9.38±1.27)mmol/L,研究组为(7.49±0.85)mmol/L;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空腹血糖:t=0.186,P=0.426;餐后2 h血糖:t=0.080,P=0.468);治疗后两组血糖指标均优于治疗前(对照组:空腹血糖t=20.027,P=0.000,餐后2 h血糖t=17.179,P=0.000;研究组:空腹血糖t=27.274,P=0.000,餐后2 h血糖t=23.697,P=0.000);治疗后研究组的血糖指标优于对照组(空腹血糖:t=12.518,P=0.000;餐后2 h血糖:t=8.388,P=0.000)。

2.2  比较两组空腹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日使用量

空腹血糖达标时间:对照组为(9.67±1.85)d,研究组为(5.95±1.40)d,研究组的空腹血糖达标时间少于对照组(t=10.875,P=0.000)。

胰岛素日使用量:对照组为(43.09±5.63)U,研究组为(35.20±3.19)U,研究组的胰岛素日使用量少于对照组(t=8.270,P=0.000)。

2.3  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对照组发生胰岛素抵抗2例,消化道症状3例,低血糖症状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4%,研究组发生胰岛素抵抗1例,低血糖症状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039,P=0.044)。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已经成为我国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4]。糖尿病的主要特征为血糖升高,使人体内长时间处于高血糖状态,导致机体出现糖代谢紊乱现象,后期可累及各组织、器官[5],造成多种并发症,如累及眼部引起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累及足部引起糖尿病足、累及肾脏引起糖尿病肾病、还有糖尿病心血管病、糖尿病神经病变等,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胰岛素是由胰岛β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6],是人体内唯一降血糖的激素,胰岛素的作用机制为:当机体血糖升高时,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胰岛素促进全身组织摄取、利用血糖,同时抑制糖原分解和糖异生作用,使机体内血糖降低。当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活性下降时,胰岛素无法发挥降血糖的作用,就会引起糖尿病。因此糖尿病治疗关键在于为机体补充适量胰岛素。由于人体每日血糖水平处于动态变化中,常规皮下注射胰岛素只能在固定时间进行注射,应对血糖动态变化的能力较差,容易导致低血糖等并发症,而且每日胰岛素用量较多,治疗成本较高。胰岛素泵是一种新型的给药方式,在1 d内可以持续为人体输注胰岛素,依据不同时段、人体活动量、饮食等动态调控胰岛素注射量,如饭前增加胰岛素输注量可以有效控制餐后血糖;晚上减少胰岛素的输注,可以避免夜间低血糖的发生;后半夜时增加胰岛素输注量可以减少早晨高血糖的发生等。这种给药方式是模拟人体内胰岛素的释放规律,能够减少不良反应,且胰岛素用量较少,能够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该次研究显示,两组治疗前的空腹血糖与餐后2 h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糖水平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的血糖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胰岛素能够有效减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且胰岛素泵的疗效更佳显著。研究组的空腹血糖达标时间与胰岛素日使用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表明胰岛素泵比常规皮下注射使用的胰岛素量少,而且胰岛素泵降低血糖的效率更高。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的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更高。

综上所述,与常规皮下注射胰岛素相比,使用胰岛素泵进行皮下持续注射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改善血糖水平,缩短空腹血糖达标时间,降低不良反應的发生率,推荐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  宋磊,杨昆政,曹建峰.胰岛素不同给药方法治疗合并糖尿病腹部手术伤口愈合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7,23(16):45-47.

[2]  韩颖.关于糖尿病患者采用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治疗的效果对照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5):958-958.

[3]  罗恩斯,唐亮,李湘.3种不同胰岛素给药方式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疗效比较[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 27(2):143-145.

[4]  黄青会.地特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3):13-14.

[5]  郑洪涛.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对糖尿病治疗的疗效差异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13):2426-2428.

[6]  刘勤.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疗效比较[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6):52-53.

(收稿日期:2019-10-08)

猜你喜欢
安全性胰岛素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新染料可提高电动汽车安全性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ApplePay横空出世 安全性遭受质疑 拿什么保护你,我的苹果支付?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Imagination发布可实现下一代SoC安全性的OmniShield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