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教学方法在中职物流管理课程中的应用

2020-04-08 08:54李洋
广西教育·B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问题策略

李洋

【摘 要】本文分析中职物流运输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存在问题,基于探究式教学方法的主要特征,论述探究式教学方法在中职物流运输管理课程中应用的做法,从创设情境提出探究性问题、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分组探究、探究过程控制与反馈、综合评价等方面进行阐述,为中职物流管理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方法 物流运输管理课程 问题 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38-0125-02

探究式教学方法以探究、合作、讨论为核心,以教材和学生实际为基础,以生活现实为参照,使学生享有表达和质疑的自由,可以自由学习和讨论问题,通过各种探究活动将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上,进而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探究式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更好地引导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掌握探究方法、提高探究能力。将探究式教学方法应用于中职物流专业课程教学中,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使教学效果更理想。

一、中职物流运输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的设置大而全

首先,传统的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和现实脱节。由于物流管理专业是跨部门、跨行业的复合型专业,涉及的实践内容比较多,所以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的内容比较复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明确专业教学目标,目标明确学习方向才能明确。但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中,物流管理课程的设置大而全,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利于培养应用型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传统的教学方法虽然可以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但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方面效果并不理想。而基于问题的探究式教学能够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在此基础上逐步提高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通过自主探究活动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实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和讨论促进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的提升,这些能力都是现代社会对高质量技能人才的基本要求。因此,需要重新调整物流运输管理课程内容。

(二)传统教学模式重理论轻实践

提升教学实效始终是广大教师关注的问题。尽管我国大部分中职学校一直十分重视教学实效的提升,中职物流运输管理课程教学质量也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但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一直存在强调理论而忽略实践的问题,成为中职物流运输管理课程教学的薄弱点,集中体现在中职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实践能力弱的情况普遍存在。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内容环节比较多,对知识的应用要求也比较高,如果教学模式不合理就必然会影响实际教学的效果。探究式教学将教学重点从口头讲解转向问题探究,在教学中很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够有效解决理论与现实脱节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进而提升中职物流运输管理课程教学实效。

二、探究式教学的主要特征

(一)问题性

在开展探究式教学时,设计并提出合理的探究性问题非常关键。适当的问题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热情,促使学生思考,从而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探究性问题的设计与提出的过程包括问题的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

(二)过程性

和传统教学相比,基于问题的探究式教学着重于探究过程。学生进行问题探究时,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力,积极思考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和探究,最终获得结论;而教师要注意对探究过程的把控和对学生的指导,以更好地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解决问题。

(三)开放性

基于问题的探究式教学过程是开放的,探究式教学的内容、时间、方法、环境都是开放的。凡是学生可以想到的内容以及他们的能力范围内可以解决的问题,都能成为探究式教学的内容。在上课期间,教师要将课堂打造成教师和学生共享的开放信息平台,且允许学生的想法可以有所不同,以促使学生通过学习探究,可以更深入地思考问题。

三、探究式教学在中职物流运输管理课程中应用的策略

(一)创设情境,提出探究性问题

问题情境的创设是探究式教学的一部分,是在正式上课之前必须做好的课前准备,对后续的教学效果有直接影响。基于此,教师应高度重视情境创设,并努力创设一个合理的问题探究情境,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在创设情境前,教师要全面深入地了解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整理相关知识点,明确最重要和最难的知识点,并制订详细的课程计划。在开始教学后,教师引导学生结合预先设置好的情境进行探究并提出问题。例如,在教学《现代物流基础》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先给学生呈现问题情境:某货运公司、某物流运输公司分别执行两个物流运输订单。然后,分析两个公司的业务特征、评估其运输方式并提出问题,要求学生结合问题情境分析案例、思考订单的最佳物流方案。需要注意的是,问题不仅要涵盖课堂上讲解的知识点,还必须具备一定挑战性,以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来探究问题;提问时,教师应合理把握问题的内涵与外延的平衡,问题不应该太封闭以避免问题的探究性不强,也不能太开放,否则学生很难关注问题本身;问题情境应该聚焦于问题,让学生可以结合情境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

(二)指导学生自主探究

学生的自主探究是实施探究教学法的核心步骤,直接影响到探究式教學的最终效果。一方面,学生之前不太可能完全掌握自主探究的关键步骤,并且他们在学习中往往缺少自主探究的经验;另一方面,教师构建的问题情境和问题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开放性,学生可能在自主探究时偏离主题,从而导致教学目标无法顺利实现。因此,教师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要做好指导,密切关注学生的探究情况和反馈。例如,在教学《现代物流基础》的相关内容时,教师要求学生自主探究货运代理公司和第三方物流公司的物流运输订单,分析两家物流公司的业务特点,对其运输方式进行判断。针对学生在自主探究时遇到的困难,教师及时提供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对在自主探究时偏离探究主题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发现,并通过师生交流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思维中的误区或盲点。且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进行针对性指导,为基础和技能水平不同的学生提供差异化的指导,使每位学生都可以通过自己的探究获得成果。此外,教师要掌握指导的“度”,特别是不能进行过多的指导,避免学生“轻松”完成探究任务,这样学生难以体会到自主探究的乐趣和成就感,也就无法实现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目的。

(三)合理分组,合作探究

教师根据学生总人数和具体问题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各小组成员合作探究教师给出的问题。例如,在教学《现代物流基础》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先将学生分成两组,货运公司一组,第三方物流公司一组,基于学生的特点分配合适的“职位”,每组选出一个组长,组长需要具备良好的组织能力和团队控制能力。其他成员在小组组长的组织下一起讨论问题,讨论时间为 6 至 8 分钟,讨论内容为分析公司的业务特征并结合地图讨论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运输方式。两家“公司”在指定时间内发布运输方式,“公司”负责人将其显示在黑板上。另一家“公司”成员可自由发言,提出质疑和补充。教师则在各组讨论的基础上给予指导,分析和比较学生提出的结论。每个学生都必须积极参加课堂讨论并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教师要求各小组选派代表解释本组的观点和意见,其他小组可以自由发言进行补充和质疑。

(四)探究过程的控制与反馈

教师列出货运公司、第三方物流公司完成的多个订单,要求学生探究每个订单最适合的运输方式,使学生明白订单中的运输方式取决于价格、时间、安全、距离等因素,并懂得选择运输方式时需要考虑货物类型、运输时间、运输距离、运输量、运输成本、对运输路线的支持等各种因素。最终师生共同讨论得出物流方式选择的基本步骤:第一步,优先考虑货物批量和物理化学特性;第二步,考虑货物运输距离和路线支持;第三步,考虑获取的运输时长是否对货物的保质期有影响;第四步,考虑货物运输成本。

(五)综合评价探究过程

探究性学习结束后,教师應及时评价学生的探究情况。评价方法多种多样,除教师评价外,还包括自我评价和小组内部评价。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每个小组的探究过程进行总结,然后由教师进行补充,再基于学生的表现给予相应的分数,最后得出总分,并评选出探究过程中表现最好的学生个人和小组,且可以增加平时分,以营造良性竞争的学习氛围,实现学生共同进步。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针对具体的问题利用互联网、图书馆、实际生活进行探究,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技能。

综上所述,将探究式教学法合理应用于中职物流管理课程中,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及实践探究的能力。探究式教学法既注重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又满足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探究式教学法,以有效提高物流管理课程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曾惠敏.探究式教学方法在《现代物流概论》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0(33).

[2]黄泽群.初探《物流管理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改革①——以探究式教学法为例[J].科技资讯,2018(035).

[3]章佳明.探究式教学法在物流教学中的实践应用——以运输作业为例[J].启迪:教育教学版,2017(08).

[4]孙 丹.探究式教学模式在物流管理学课程中的应用[J].中国外资,2012(02).

[5]胡继承.问题教学法在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13(04).

[6]陈 瀚,邓 攀,文 俊.情景模式的项目教学法在《物流采购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6(09).

(责编 罗汝君)

猜你喜欢
问题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