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保淑
近日,中国学术界影响最大的事件莫过于教育部和科技部联合印发《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治理当前科研评价中存在的SCI论文相关指标片面、过度、扭曲使用等现象,并出台规范各类评价工作中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的10条意见和措施,其中包括准确理解SCI论文及相关指标、深刻认识“SCI至上”的影响、建立健全分类评价体系、完善学术同行评价。
对上述意见和措施,业内人士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对于推动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回归学术初心、净化学术风气、优化学术生态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一些专家指出,破除论文“SCI崇拜”是推进建立科学评价机制的重要突破口,要以此为契机,继续大力推进学术、科研成果评价制度改革,拿出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的实招硬招,构建科学、合理的学术、科研成果评价体系。
“SCI至上”,也被概括为“SCI崇拜”,是教育部、科技部此次出台新文件治理的目标指向,什么是“SCI至上”?这种现象是如何形成的?弄清楚这些问题的答案无疑是理解《意见》提出的治理措施的关键所在。
SCI是英文Science Citation Index的首写字母合写的简称,其中文为《科学引文索引》,即国内外广泛使用的科技文献索引系统,与工程索引、科技会议录索引一起并称世界“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SCI论文就是发表在SCI收录期刊上的论文,相关指标包括论文数量、被引次数、高被引论文、影响因子、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排名等。所谓“SCI至上”就是把SCI论文相关指标作为学术评价,以及职称评定、绩效考核、人才评价、学科评估、资源配置、学校排名等方面的核心指标,导致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工作出现过度追求SCI论文及相关指标,甚至以发表SCI论文数量、高影响因子论文、高被引论文为根本目标的现象。
从文献索引系统直接转化为科研和学术评价标准,这显然是一种错位。对此,教育部科技司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SCI论文并不等同于高水平论文,引用数反映的是论文受关注度,并不必然反映创新水平和实质贡献,高被引论文更多反映的是学术研究热点,但并不直接说明其创新贡献。此外,论文主要是基础研究成果的表达形式,SCI论文相关指标并不能全面反映科技创新贡献,不适用对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等工作的评价。
SCI被引入中国科研评价体系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彼时,国内一所大学率先将其引入作为本校科研评价的重要依据。此后,SCI被国内其他高校和科研院所吸收利用,并逐渐发展成为国内主流的学术、科技评价方式。
SCI引入和在国内的流行有特殊的历史背景。改革开放后,国内迫切需要建立一套标准体系以解决科研水平的评价和科研经费拨付等相关重大问题,但是由于当时直接参与科研工作的人员数量有限,学术圈相对狭小,评审主观性太强等,初步建立的同行评审机制无法发挥应有的功能。SCI通过统计大量论文以及某期刊某论文在某学科内的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即时指数等量化指标来对期刊、论文等进行排行的功能,对中国学术界无疑颇具吸引力。在当时历史条件下,SCI的引入的确是一大进步,对引导国内学者在全球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提升中国科研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加强与外国和国际前沿科技水平的交流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SCI作为文献索引系统,被引入充当科研和学术评价标准有先天缺陷。清华大学教授、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李志民指出,SCI严重“偏科”,具体来说,既有偏重基础科学而工程应用学科不足的问题,也有基础研究不同领域冷热不均的问题。此外,还有英文期刊占比过高,造成影响因子偏向性过强的问题;引用率准确性不能得到保证,甚至可能评出错误结果的问题等。
与先天缺陷和不足相比,被扭曲甚至神话是SCI被引入充当科研和学术评价标准更受诟病的问题。李志民说,有人戏称SCI指标是学术界的“GDP”,因为这些指标与奖金、拨款等物质利益因素直接挂钩。很多项目评审组很大程度上根据申报材料里的SCI论文数目和引用数量给出评审结论,往往不去考察论文的内容和实际水平;很多学者的学术头衔、收入等与这些数量指标关系甚大,比如,国内几乎所有大学对学校员工发表在SCI收录期刊的论文实行奖励制度,把期刊分为不同级别种类设立不同的奖励金额,其中《科学》《自然》等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的奖金最高。这就导致了“SCI崇拜”。
“SCI崇拜”使一些科研人员把科学研究的目的从解决问题简化为发表SCI论文,科研评价成了数SCI论文,“唯论文”成为科研领域的大问题。李志民指出,SCI量化指标“绑架”学术共同体的认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更为严重的后果:滋长了更多学术不端现象。同时,让一些中国学者更愿意在国外期刊上发表论文,造成了国内科技期刊特别是中文科技期刊水平“矮化”。
教育部科技司负责人表示,“SCI崇拜”导致科技创新价值追求扭曲、学风浮夸浮躁和急功近利等,不利于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不能满足新时代对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不利于教育强国和科技强国建设。社会各界对破除论文“SCI至上”、优化学术生态的呼声十分强烈。为此,有关方面出台了《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強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相关部门开展了包括“清理唯论文”在内的专项行动。为服务教育强国和科技强国建设,加快提升学术治理能力和水平,建立健全科学的评价体系,教育部联合科技部出台新的文件,进一步作出部署。
“我非常期待新政策实施效果。对其他学科我不了解,计算机学科不该要求SCI论文,这个领域主要评价指标是会议论文大于期刊论文。学界内中国计算机学会论文列表目录是很权威的,学院要求中国计算机学会列表论文,但是学校要求SCI论文,两个标准不一致,学生就得两头忙。”一名即将毕业的计算机专业博士生在阅读完微信公号“科研圈”相关文章后写下这样的留言。他显然针对的是《意见》第九条“科学设置学位授予质量标准”写下的。该部分规定,不宜以发表SCI论文数量和影响因子等指标作为学生毕业和学位授予的限制性条件,让破除“SCI崇拜”政策可惠及相关专业的博士毕业生。
值得注意的是,第九条措辞为“不宜”,表明这并不是“一刀切”的禁止性规定,而是考虑不同学科特点、不同高校差异,因地制宜选择。“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在一些基础学科,导师和院系从科研能力培养、科研实践训练的角度出发,对学生提出相应要求是合理的,也是符合人才培养需要的。”教育部科技司负责人说。
在破除论文“SCI至上”方面,《意见》更多是采用“负面清单”管理的方式,罗列了有关的5个方面,其中包括,改进学科和学校评估,审慎选用SCI论文数量等量化指标;不把SCI论文相关指标作为职称(职务)评聘的直接依据,以及作为人员聘用的前置条件;解除SCI论文相关指标与资源配置和绩效奖励的直接挂钩关系。
在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看来,这些“破”的措施无疑会取得很好的纠偏之效,使得SCI论文回到应有的位置,但是他同时指出,还必须下大力气做好“立”的工作,也就是《意见》中所奉行的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科学评价学术水平。具体来说,就是要完善学术同行评价,引导评审专家不简单以SCI论文相关指标代替专业判断,负责任地提供专业评议意见,并倡导建立评审专家评价信誉制度;规范评价评审工作,大力减少评估评审事项,评价指标和办法要充分听取意见,实行代表作评价,并遵循同行评价原则。
熊丙奇指出,上述措施符合学术评价改革的根本方向,其中,建立有公信力的学术同行评价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而要达此目标,就要继续大力推进教育简政放权改革,在学术事务的管理与评价中,充分发挥学术共同体的作用,提升学术治理能力和水平。
◎ 来源|人民日報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