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文萍
近年来,我国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重建工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因为过去的几十年中,我国重视经济建设,导致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危害。退耕还林是生态建设的有效途径,开展退耕还林建设,需要加强对退耕还林工程后续的管理,真正发挥林业效益,提高经济水平。本文对退耕还林工程后续管理的具体措施以及成效进行分析。
退耕还林始于1999年,是迄今为止我国政策性最强、投资量最大、涉及面最广、群众参与程度最高的一项生态建设工程,也是最大的强农惠农项目,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生态建设工程。近年来,我国各地积极开展退耕还林工程,退耕还林项目逐渐增多,其后续管理的难度也不断增大,这就给广大林业工作者带来了更大的挑战。随着退耕还林工程的不断推进,林业工作者必须要加强对退耕还林工程后续管理的高度重视,将后续产业建设与管理提到重要日程之上,根据市场发展情况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后续产业协调管理能力,加强对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财政支持,确保退耕还林工程的效益实现最大化。
一、退耕还林工程对后续产业的影响及强化后续管理的必要性
1、退耕还林工程后续产业所受的影响
退耕还林工程是一项重要的林业生态建设措施,其对后续产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对农业以及农户的实际收益的影响,另一个是对区域内人力资源配置以及效率的影响。其中对农业和农户的实际收益的影响是最显著的,因为国家对于退耕还林工程项目的补助资金在逐年减少,因见效慢,为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国家对原定补助年限期满的又适当给予经济补助,从而对退耕农户造成了一定经济损失,可能对退耕还林工程后续管理造成一定影响。另一方面,退耕还林工程对区域内的人力资源配置效率也存在一定影响,这主要是取决于本地区的农民的水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有的农民技能水平较高、文化素养较高,所以取得的收益也比较高。农民最主要的技能是农业生产技能,在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之后,很多农民的农业生产技能得不到最大限度地发挥和展示,加上他们自身在文化知识以及经验技能方面有所欠缺,所以农民再就業的几率较低,所以如果对退耕还林工程后续管理不当,则很有可能对当地的经济发展造成一定影响。
2、强化退耕还林工程后续管理的必要性
第一,强化退耕还林工程后续管理可以提高农户收入水平。在退耕还林工程实施过程中,一部分农户凭借生态林或经济林获得了一些收入,但一部分农户没有额外的其他收入来源,这就会导致农户的实际收益受损。通过强化退耕还林工程后续管理,可以不断调整产业发展,开展有针对性的管理,改善工程项目的不足之处,让退耕还林工程这一“惠民工程”真正落到实处,可以帮助农户提升知识技能,积极开展各种生产活动,给农户带来更多的收益。
第二,强化退耕还林工程后续管理可以加快林业配套设施的完善。因为退耕还林工程政策是跟随市场经济发展而不断改变的,在政策落地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完善林业配套设施,以促进退耕还林工程持续推进。通过退耕还林工程后续管理工作的开展,进一步完善林业配套设施,为退耕还林工程项目的初期成果提供保障,同时还能确保退耕还林工程后续产业效益更长远。
第三,强化退耕还林工程后续管理可以提高相关部门的管理水平。因为退耕还林工程是一项持续性、系统性很强的工程,持续时间长,涉及的事务也比较多,因此,相关部门必须要高度重视退耕还林工程后续管理工作,制定更加完善的管理机制,加大对退耕还林工程后续管理的支持力度,这样也可以不断提升相关部门的管理水平。
二、广安市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取得的成效
广安市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广安市地形较为特殊,境内大部分地区丘陵起伏,沟谷纵横。从1999年开始,广安市积极响应国家退耕还林工程的号召,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取得了一定成就,在丘陵地区掀起了一场旷日持久的“绿色革命”。如今,退耕还林工程实施近二十年,昔日的荒坡如今已变成了青山,全市森林覆盖率持续上升。目前广安市森林覆盖率达37.81%,而前锋区森林覆盖率则达39.44%。退耕还林工程带来的好处还远不止于森林覆盖率的提升,而水土流失面积也在逐年减少、土壤侵蚀强度减弱、河流泥沙含量减少,全市各地呈现出“林茂粮丰”的良好生态景观。
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广安市着重抓了封山育林工作,各级政府成立专门的专班,利用项目带动和示范引领,确保退耕还林工程深入到基层,让群众真正退得下、稳得住、不反弹、能致富。为了强化退耕还林工程工作,各区(市、县)人民政府将退耕还林工程作为政府民生工程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与乡镇签订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质量保证责任书,让区(市县)、乡两级政府同时联动,加强退耕还林工程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据统计,目前全市巩固退耕还林成果11.09万亩,完成投资839.2万元,完成新一轮退耕还林任务0.15万亩。
纵观广安市退耕还林工程发展历程来看,广安市在退耕还林工作中取得的成就较为显著。从2015年开始,广安市开始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彼时的退耕还林不再只是侧重于‘还林,而是将重点放在生态与产业并重这一点上,结合国家的精准扶贫策略,以此达到扶贫增收的作用。在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中,前锋区还借助了各种媒体,全方位宣传,让更多群众深入地了解国家新一轮退耕还林制度、补助政策、配套政策,而且给了农民很大的自主选择权,到底要不要退耕,退多少耕地,还什么林,种植什么品种的林木等等,这些都可以由农民自己决定,在退耕还林工程推进过程中实行民主管理,不搞“一刀切”和强迫管理,从调动农户积极性的角度出发,鼓励退耕农户发展林下养殖、培育林下经济,真正帮助退耕农户达到了增收目的,而且为新一轮的退耕还林工程做好了铺垫,在扶贫工作上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三、退耕还林工程后续管理的措施和成效
1、持续巩固现有退耕还林成果
退耕还林是一项持久性工程,所产生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都是可以延续下去的,根据当前各地的退耕还林工程开展和实施情况来看,未来退耕还林工程的发展方向会有所调整,但同时需要持续巩固退耕还林工程已有的成果,恰逢扶贫攻坚的关键阶段,退耕还林工作应该与扶贫工作有效融合起来,发挥产业优势,在巩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退耕还林工程项目的成效。例如结合本地区域特色,加强特色农业、养殖业的投入力度,为农户们创造出更多经济收入;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工作,引导农户接受培训教育,积极提升自身的技能素质,开拓农户收入来源,提高其实际收入;在一些特别贫困地区,可以适当调整退耕还林工程的补助金额,确保退出耕地的农户有足够的收入保障。
2、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
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各地可以在退耕还林之后发展林业、养殖业、旅游业等各项产业,以此补充农业方面的不足。从2018年开始,广安市引导退耕还林地区的农户种植核桃、花椒1.4万亩,完成森林抚育1万亩,并且对1万亩低产林进行改造。为了充分利用本地的优势资源,广安市还将持续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推进青花椒、核桃、葡萄、梨树、橘子等特色优势林果产业,将其当做农户增收的新途径。目前已经建成现代林业产业基地8万亩,全年实现林业总产值约为14亿元,可谓成效显著。全市共管护国有林36.32万亩,补偿集体和个人所有公益林28万亩,兑付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413.5万元。另外,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退耕还林促进林业生态建设,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一定支持,可以结合生态旅游业,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发展生态旅游及其相关产业,促进农户收入不断提升。据了解,发展生态旅游业已经成为本地的主要产业之一,加上广安市是“邓小平故乡”,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利用好“小平故里”这张旅游品牌和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吸引更多游客,可以促进其他行业发展,如餐饮、乡村农家乐等产业,为农民提供新的增收渠道,刺激本地經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不仅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还具有可观的经济收益。
3、健全和完善退耕还林工程相关制度
根据退耕还林工程的发展情况可知,该工程需要大量资金、人力、物力的投入,国家财政为退耕还林工程拨付款项,为了让专项资金得到专业化管理,必须要制定严格的资金管理制度,通过严格资金审批流程和机制,确保资金用在必要的地方,减少不必要的浪费,提高资金利用的有效性和规范性。另外,需要进一步完善林业部门责任制度,在单位内部试行权利和责任一体化的责任督导形式,将具体的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人员身上,设立各层级分明的部门负责人,并且要对负责人的工作职责进行明确和细化,协调各部门的工作,让整个单位的工作更加有序,一旦出现任何问题,都要及时找到责任人,对相关问题负责到底,促进退耕还林工程持续推进。
综上所述,退耕还林工程是我国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生态文明发展的重要战略,从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为了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工程成果,还需要加强退耕还林工程后续管理工作,调整产业结构,使农户的权益得到切实保障,真正体现“惠民利民”工程。
(作者单位:838015 四川省广安市前锋区护安镇林业技术推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