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刚
虽然不能严格地把鱼类生产看作是技术密集型产业,但更多的技术投入客观上可以增加草鱼产品的总量。从总量上看,养殖面积和单位面积成鱼产量的比例对其影响很大。
一、饲料技术现状
目前,在草鱼养殖过程中,饲料分为人工饲料、天然饲料和复合饲料三种方式。不同模式对草鱼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不同。从试验不难看出,单位面积人工饲料产量较高,最高可达每亩539kg,其次是混合饲料产量,最高可达每亩493kg。纯天然饲料的增产效果最差,每亩326kg。以上数据进一步表明,饲料种类直接影响草鱼养殖的总产量和生产效率。此外,研究发现,虽然纯人工饲料产量排名第一,但成本较高,草鱼品质下降。纯天然饲料虽然成本相对较低,但除了产量相对较低外,还有较大的发病风险。基于以上两个因素,建议目前的工业生产布局采用混合饲料。具体比例视各渔场情况而定,一般采用1:3到1:5的范围进行调整。
二、育苗技术现状
草鱼养殖一般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放入鱼苗,另一种是养殖后鱼苗,后者比较常见。一方面,由于鱼苗的生长环境不同于成鱼,通过早期养殖可以有效保证鱼苗的成活率。另一方面,育苗密度高,综合栽培在成本和资源占用上具有一定优势。结果表明,网箱育苗在各项指标上均处于领先地位,其次是离体育苗,直接给药最差。
三、自动化水平
在草鱼养殖过程中,包括给排水、饲料投喂、自动捕捞、水质监测等方面都可以实现自动化。通过自动化建设,企业的培育和生产可以呈现出一个整体的标准化范式,为企业后续的大规模培育提供必要的依据。从草鱼养殖的角度看,企业自建自动化设备的普及率不高,但存在诸多违规行为。
四、鱼类疾病防治现状
草鱼常见病有出血病、红皮病、白皮病、水霉、锚头病、肠瘟等。
1、出血性疾病
(1)从夏季3.5厘米的花到15厘米的鱼都可以感染。在疾病的早期阶段,鱼会变黑并失去食欲。主要症状:
(2)红肌型。除了患病鱼的皮肤,皮肤下的肌肉也可以被视为充血和穿孔。这条大鱼的肌肉是鲜红色的。
(3)红鳃帽型。病鱼的鳍基和鳃盖严重充血,常伴有口腔和眼眶充血。
(4)肠炎类型。病鱼肠充血,鲜红,常伴有鳞松、肌肉充血。
2、控制方法。目前,该病主要依靠预防。有效的方法是在草鱼腹腔注射灭活出血疫苗。或者用出血疫苗浸泡那年夏天的花朵。此外,整个池塘在发病季节可喷一次漂白粉,使池水中漂白粉浓度达到1毫克/公斤。
3、红皮病
(1)这种疾病也被称为出血性腐败。其症状是:局部或大面积体表出血和鳞片脱落,最明显的是身体侧面和腹部;鱼鳍底部部分或全部致密,鱼鳍尖端稍有腐烂;鱼鳃盖和鱼的上下颚常有红斑;病鱼常单独游泳,行动缓慢。
(2)控制方法。在捕鱼、运输、放养等作业中,防止鱼体受损。放置前用漂白液冲洗半小时。
4、白皮病
(1)这种疾病也被称为白尾病。主要症状是:起初,病鱼的背鳍底部或茎部出现白斑,很快就会扩大,背鳍后面的皮肤变白,鳞片脱落,尾鳍溃烂,立即发霉,很容易导致死亡。它经常发生在夏季开花和繁殖季节。
(2)控制方法。作业时应注意保护鱼体。嚴重时,漂白粉可分散在整个池中,每立方米1g。
5、水霉
(1)发病率。真菌侵入鱼伤口的皮肤,在表皮上生长繁殖。
(2)体表棉的控制方法。鱼塘放养前必须用生石灰彻底清洗干净减少池塘病原体。搬运时要小心,以尽量减少对鱼的损害。
6、白斑病
(1)该病又称甜瓜病,是由甜瓜科的大量寄生虫引起的。鱼体鳃盖上出现白色水泡。病情严重时,鱼体表面被白膜覆盖,粘液增多,鱼体稀薄,游动缓慢,浮在水面上。
(2)控制方法。鱼塘应彻底消毒,以减少病原体。患病的鱼可以在50000个铜和镁硫酸盐和1%的盐中浸泡20到30分钟,杀死所有的种子。
7、锚头病
(1)该病又称锚头病、针虫病。病鱼表面有锚头,虫体周围有炎症、炎症组织甚至溃疡。伤口附近的鳞片被昆虫分泌物溶解并分解成裂缝。
(2)控制方法。在锚地用生石灰彻底清洗了鱼塘,以杀死鱼苗和鱼卵。
8、天窗病
(1)该病由细菌引起,主要危害草鱼。它可能是由物种和成虫引起的。最适温度为28~35℃。7~9月为高峰期。病鱼是黑色的,鳃上的粘液增多,鳃丝被淤泥腐蚀。病情严重时,鳃丝末端软骨外露,鳃盖内侧表皮充血,而中央表皮通常通过顶部区域被侵蚀成圆形,俗称“天窗”。鳃组织腐烂,导致呼吸困难和死亡。
(2)控制方法。用稀释后的漂白液洗涤30分钟,将漂白液撒在罐子里。
9、肠瘟
(1)一年有两个季节。5~6月为二龄草鱼病发生季节,8~9月为鱼病发生季节。此病常伴有鳃腐和红皮病。病鱼身体呈黑色(头部较深),肛门外性过程红肿,动作缓慢,食欲减退,腹部肿胀,两侧有红斑,腹腔内有大量黄色粘液。
(2)控制方法。在50kg饲料中加入加痢特灵10-15g制成饵料,饲喂5-6天。
(作者单位:161200 黑龙江省富裕县友谊乡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