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华
按照玉米栽培后期田间管理方面的现实需求对管理技术进行优化,能发挥田间管理的作用保障玉米具备良好的生长发育条件,促进玉米品质和产量的进一步提升。本文在研究实践中,针对玉米栽培后期田间管理技术进行了探究,主要目的是能为玉米栽培后期田间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玉米栽培工作中,后期田间管理是较为重要的环节,加强田间管理,能对玉米生长环境进行优化,实现优质高产目标。因此在研究实践中,将玉米栽培后期田间管理技术作为研究对象,能对宣化地区玉米栽培后期田间管理工作中具体的技术要点进行明确,为栽培后期田间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的理论参考,促进玉米高产栽培工作优化开展。
一、除杂株弱苗
玉米栽培后期管理工作中,首要工作就是对杂株弱苗进行合理化的处理。一般情况下按照玉米栽培后期生长实际情况,可以将除杂株弱苗与除草工作同步推进,在除草工作中对玉米田间一些有问题的植株,如病株、弱株、小株、杂株进行合理化的清除处理,争取保证保留下来的玉米植株长势基本保持一致的状态,幼苗相对健康。如果在除玉米杂株弱苗过程中发现存在部分玉米植株密度相对较大,不利于玉米生长方面采光和通风,则也要适当开展间除工作,增强水肥分配的合理性,降低玉米植株生长空间不足对玉米品质和产量产生的消极影响。如果在杂株弱苗后发现玉米植株存在多个果穗,则需要视情况对果穗的数量进行控制,一般保留下来的果穗不应该超过两个,在对其他果穗进行处理的过程中,要从下向上的进行清除和修剪,保留最上部的玉米果穗,确保能实现早熟增产的玉米栽培目标,促进玉米栽培产量逐步增加。
二、除田间杂草
玉米栽培后期开展田间管理工作过程中,要认识到除田间杂草的重要性,只有在玉米的生长发育阶段能对田间杂草进行合理的控制,才能保证玉米生长过程中产品和品质不受到不良影响。一般情况下,杂草的生长速度相对较快,会挤占玉米植株的生长空间,甚至会导致玉米生长过程中出现病虫害的问题,因此在栽培后期的田间管理工作中,要将除杂草作为重点管理工作。一般情况下,如果杂草数量相对较少,可以尝试选取人工除草的方法,降低农药对玉米产生的影响,具体操作手法为使用除草工具,运用割、蹚、铲等除杂草技巧,降低田间杂草数量。在开展人工除草的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对玉米幼苗造成伤害。如果杂草的数量较多,人工难以对杂草进行有效的控制,可以使用低毒除草剂,按照一定的剂量开展除草工作,值得一提的是使用化学药物进行除草,要保证空气湿度达到一定的标准,避免除草剂在高温下出现蒸发的情况,影响田间除杂草效果。
三、中耕培土
中耕培土是玉米栽培后期田间管理活动中较为重要的环节,开展中耕培土工作能为玉米植株根系发育提供相应的保障,进而促进玉米产量得到逐步提升。在玉米栽培后期开展田间管理活动的过程中,要注意中耕培土的科学性,按照实际情况对处理方法进行选择。按照玉米植株生长方面对水肥的需求,可以将中耕培土与追肥工作融合在一起推进,增强土壤的透性,争取做好保水保墒工作,同时对田间杂草和害虫进行有效的控制,为玉米植株生长方面气生根的形成和生长创造良好的种植条件,有效发挥壮苗方面的重要作用,规避玉米倒伏问题,促进玉米产量的不断提升。
四、病虫害防治
玉米病虫害问题会对玉米生产产生直接的影响,甚至会引发玉米品质的降低,因此在玉米栽培后期田间管理工作实践中,要全方位加强对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视,将其作为玉米栽培后期田间管理的关键性环节。一般情况下玉米生长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糖分,对害虫的吸引力相对较高,并且玉米本身大斑病、纹枯病和茎腐病等也会对玉米产量和品质产生消极影响。因此要注意结合本地区玉米栽培后期管理的实际情况,对病虫害进行有效的防治。在此过程中,按照现代田间管理理念,要尽量采用绿色植保手段,对玉米螟、红蜘蛛和玉米牙虫等进行有效的控制,并注意定期开展玉米病虫害监测活动,及时有效的发现玉米病虫害问题,并尽量应用生物手段、农业手段和物理手段进行控制,降低农药使用量,争取实现无公害生产目标。
五、延缓收获
不同地区、不同气候条件下玉米栽培方面收获的时间存在明显的差异,特别是每年玉米栽培后期管理活动中,气温、湿度、土壤条件等都发生变化,对玉米生长周期会产生相应的影响,因此在后期栽培管理工作中,为了能提高玉米品质和产量,应该注意根据实际情况对收获时间进行适当的延缓,确保包裹果穗的叶子完全变白、玉米籽粒达到硬化状态、玉米籽粒线消失后对完全成熟的玉米进行收获,真正实现玉米增产增收的目标,确保农民群众在玉米栽培工作中能创造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增强玉米生产的稳定性。
綜上所述,按照宣化的实际情况对玉米栽培方面田间管理工作进行改革创新,能构建更加完善的田间管理技术体系,促进玉米栽培后期综合管理水平的提升,保障玉米栽培后期能得到高质量的管理和养护,提升玉米品质和产量,确保农民群众能创造更大的玉米栽培收益。
(作者单位:075100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农业农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