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七十年,初心不改

2020-04-08 09:29蒋元明
新天地 2020年3期
关键词:刘征阿玲沈鹏

蒋元明

新年前夕,我收到从杭州寄来的《刘征翰墨》书法集,由西泠印社出版,沈鹏先生题写书名。这可真是“沉甸甸的”!

翻开书法集,第一页,是刘征夫妇展轴欣赏书法作品的照片;下一页,是刘征书写的“赠阿玲”的“爱情诗”;再下一页,是他老伴阿玲写的《刘征翰墨生涯简述》,其中说:“我毛遂自荐要为他编一本书法册”,相当于前言。我不禁抚书感叹:他们都已是九十多岁的老人啊!

一见倾心

刘征先生是我的老朋友、忘年交。我编人民日报文学副刊几十年,刘征是我的杂文作者,他的不少名篇都是经我的手,比如《庄周买水》,曾获人民日报文学副刊“风华杯”征文一等奖;《鼠类的变异》,曾获全国报纸副刊金奖和中国新闻奖。他是北京老杂文家中少有的多面手,诗、书、画皆精,而且不断出新。

二十多年前我去过他家,几间大房子,最多的就是书,过道架子上还放着他的宝贝——收藏的砚台,其中最得意是一方上亿年的化石砚。感觉这老先生是真有学问,记忆力超好,又健谈,说到开心处就哈哈大笑。只是眼睛高度近视,眼镜片与啤酒瓶底差不多厚,所以他行动比较缓慢。他老伴则手脚灵活、跟前跑后,端茶倒水、热情周到。

刘征说到夫人时总叫“阿玲”,我以为是爱称、后来才知道、她的大名就叫李阿玲!

刘征生于1926年,194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先后在北京第八中学、北京教师进修学校教语文,后当过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等,有教育家、语言学家、诗人、杂文家等头衔。李阿玲是1950年大学毕业,比刘征小一岁,也晚他一年到八中,教生物。

今年春节期间,因为防“新型冠状病毒”,只好电话拜年。我和老先生开玩笑:“您和夫人都是八中的老师,是不是在八中就好上了呀?”

刘征乐了:“是呵,没错。”

“那你们谁先看上谁呢?”

“我是一眼就看上她了,她说她是慢慢看上我的,说是我的歌声吸引了她,哈哈……”94岁的老人,率真有趣,谈起初恋来还是那么开心!

当年,年轻的女大学生来到八中,“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刘征就一见钟情。而青年才俊,也让淑女眼睛发亮。刘征多才多艺,中学时就得美术老师青睐,画画有悟性。“晚起步竹箩,清阴筛素月”,老师见他在扇面上题了这么十个字,大喜,说你可以学诗了,于是又指导他读杜甫,结果诗艺飞长。相恋期间,正赶上“抗美援朝”,刘征说他“可能折腾了”,又是排戏,又是演节目,估计也有吸引女朋友的成分吧,可他没这样说。

比翼双飞

几十年的比翼双飞,刘征在教育、诗歌、书法和杂文方面成就斐然。在中国诗歌史上,“以寓言诗名家,以寓言诗名世的,刘征是第一位诗人,是当之无愧的开拓者。”在杂文创作上,“不仅有全新的角度,开阔的视野,跳跃的思维,辛辣的讽刺,而且他在杂文形式上很有突破创新。”他的杂文,没有一定之规,一会戏剧式,一会新编故事,一会打油诗,勇于尝试,怪味十足。 我曾参加过他的书法作品座谈会,到会的沈鹏等书法家都给予很高的评价。他出版的作品有三十多种,几百万字。

李阿玲教书育人几十年,当过中学教导主任、学校领导,桃李满天下,还获得过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去年,有几个古稀之年的“老三届”学生相约去拜访恩师,进门后,有个学生准备单腿下跪,让老教师急忙拉住了。

岁月匆匆,夫妻到了古稀年。一天,李阿玲到商店转转,在卖电脑处询问价格,不料售货员很不屑:“你老太太问这也没用,这么大岁数还打电脑?”她急了,说:“你们别瞧不起人,今天我非要買。”70岁的老太太把电脑买回家,用11天就学会了打字,然后打完了五卷本三百万字的《刘征文集》。从此,老太太摇身一变,成了刘征的兼职打字员和编辑。

视书如女

“元明同志”,这是老两口对我的一贯称呼。有段时间,没听到他们这么叫了,打电话家里没人接。后接一手机,刘征说他们住老年公寓了,在北六环附近。我开车去看他们,那地方环境还不错,有活动室,还有两三个他们认识的老朋友,他们很满意。可为什么要放着自己住惯了的大房子不住呢?他们的意思是,年纪大了,买菜做饭,收拾房子,已力不从心,孩子们又各有各的事和各自的家。

过几年,他们又转移到东边潮白河畔的一家养护中心,说那里看病方便,医院就在旁边。我去过两次,见公寓里有厨房、卫生间,还有一小间可供老先生写字。近几年,他们又搬回到东三环的一处养老公寓,说是孩子们来看方便些,不用跑那么远。他们搬来搬去,心里想的还是儿女,不想拖累他们,慈心可鉴。

刘征夫妇有三个子女,已有重孙,都很孝顺。春节期间防病毒,公寓封闭了,儿女们只能把东西放在公寓大门外,默默地祝福二老。

刘征和老伴年事已高,有些功能也在衰退,可他们懂得互补。老先生几年前摔了一跤,大腿骨折,后在房间里也得用助步器才能移动,而老太太腿脚还灵活,上下楼和屋里的张罗就包了。可老太太听力差了,得用助听器,所以电话一来,她先去接,问清对方后,不管是找谁的,她一律叫:“老刘,接电话。”听力是刘征的强项,他接完电话,再向老伴传达。老太太自然希望传达越详细越好,老诗人却比较简约,一两句话就完了。一次,来了一群客人,老太太可算找到机会了,控诉说, 有次电话是找我的,老刘接完电话,我问说了些什么,老刘说,他们问你好。就这一句吗?他们在电话里说了半天,全被他给贪污了!闻者无不大笑。

刘征先生酷爱读书,藏书不少,且“视书如女”。

去年,老先生却将自己留用的珍爱的书籍悉数捐献给中华诗词研究院。这之前,他已将藏书分赠几家单位,这一次是“清仓”,总计分批向中华诗词研究院捐赠其诗词手稿《流外楼吟草》等图书数千册,自作书画近百轴,以及侯一民先生作刘征油画像一件,还有臧克家、程光锐、欧阳中石、沈鹏四位先生分别赠他的砚台。

当时,老诗人抑制不住心潮澎湃,写下《嫁书辞》,感谢动了在场的不少老朋友和新朋友。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华诗词研究院顾问程毅中先生赞道:“九老图中海上仙,缥缃下载米家船。书香流向层楼外,嘉话终当百世传。”

“乘桴犹记云涛险,失水宁忘濡沫艰!北海桥头柳梢月,无风无雨祝长圆。阿玲一笑,征诌。”这是刘征书法集中,他写给老伴的情诗。“北海桥头柳梢月”,那是相恋时北海公园看戏的夜景啊,70年初心不改、相濡以沫,牵手始终、忠贞不渝!

刘征和老伴的故事还没完,他们已在忙着回忆录了……

猜你喜欢
刘征阿玲沈鹏
真正的高手
没有距离的友情难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