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兴雨
(贵州师范学院,贵州 贵阳550018)
“国学”一词最早出现在我国古代文献《礼记·学记》中:“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術有序,国有学”。其中的“国有学”指古代的教育机构,与现在人们所说的“国学”有所出入。上世纪初,我国国力较弱,在此背景下提出了“西学东渐”。与此同时,刘师培撰写的《国学发微》,使得“国学”一词真正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统称。
广义的国学,以先秦经典、诸子百家学说为根基,涵盖“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其内容包含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道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和同时期的先秦诗赋、汉赋、六朝骈文、唐诗宋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现代对于国学的理解,则认为国学所涉及的范畴包括中国古代和现代优秀文化和成就。
如今,国学主要是指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和学术。因此对于炎黄子孙来说,学习国学实际上就是学习中华上下五千年中最具有活力和意义的知识蓝本。“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的方针,也正需要国学文化的支撑。
关于“经典”的释义,《辞海》解释如下:(1)指最重要、有指导作用的权威著作;(2)指古代儒家的经籍。
所以,所谓“国学经典”,则是指展现中华民族人文光辉、沉淀智慧结晶、浓缩丰富情感、蕴含优美意象的传统经典著作,尤其是可以对学生的行为习惯、人格塑造、当下生活和未来发展起重要作用的经典文献。
2017年,艺术正式纳入中考。音乐艺术在中小学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越发重要。随着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节目的热播,“国学”成为了热门名词,于民族而言,这是强大的精神支撑。中华上下五千年被浓缩成今日的“国学”,这是中华民族之文化精华。响应“国学热”,把国学带入小学音乐课堂,引领新一代的少年不忘国之根本,这也应当是我们“不忘初心”的根本动力所在。
通过将国学经典引入小学音乐教育,贯彻“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政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延续都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国学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浓缩,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灵魂,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历史、社会哲理。其中包括中华伦理道德与民族精神,包含了“仁、义、礼、智、信”等当今道德建设所需要的各种元素,是塑造人性良好的品德的基本所在。
而少年作为国家将来之栋梁,少年强则国强,小学生对于国学经典的学习,有利于在人生的启蒙阶段培养和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
音乐是一门伟大的语言,而国学经典与小学音乐教育结合,可以使得距离孩子们遥远的文字用音乐的方式吟唱出来,脱离单纯诵读的枯燥。与此同时,也丰富了音乐教育的内容,让师生都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浩瀚,增强民族意识与认同感,增强爱国意识。音乐艺术具有感性的特点,容易让学生在演唱或者演奏的表达中,更好的理解国学经典的内涵,提升音乐素养。
笔者在研究中发现,国学经典与小学音乐教育结合的选择方式主要有两大类:第一是从教学素材的选择出发,找寻一些容易与音乐学科结合的素材,如一二年级采用《弟子规》、三年级采用《三字经》等,从学生的年龄出发,结合心智发展与成熟的状况,选取适合不同年龄的国学经典。第二是从教学形式出发,从学生日常生活入手,带领孩子用表演、即兴创编旋律或节奏等各种形式来表现国学经典。而教材的选择对于国学经典是如何与音乐教育相结合的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现以人民音乐出版社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12 册《音乐》教材为例,总结国学经典在小学《音乐》教材中的渗透情况展开调查:
1.人民音乐出版社
此出版社出版的12 册《音乐》教材中,其中一年级上册课本中的第一、三、六课,下册的第三、九课;二年级上册的第一、二、五课,下册的第六课;三年级上册的第五课,下册第一、第三课、七、八课;四年级上册第一、二、七课,下册第四课、七课;五年级上册第三、四、五、九课,下册第七课;六年级上册第六、七课,下册第四、七课等,都体现了与国学经典相结合的现象。所以,教师在讲授过程中,也可以将二者结合,让学生对国学经典有更深一步的了解。
2.人民教育出版社
此出版社出版的小学音乐教材于2001年开始在全国试验区使用,实验班的教材内容注重贴近儿童生活、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教材中的许多内容也在一定程度上较大的体现了音乐与国学相结合的特点。如:一年级上册第二、三课,下册第一课;二年级上册第一课,下册第三、四课;三年级上册第二、三、六课,下册第一、二、三、四、六课;四年级上册第一、二、七课,下册第二、第六课;五年级上册第三课,下册第二、三、七课;六年级上册第六课,下册第一、四课等都可以与国学经典结合在一起,将音乐作为载体、让国学经典更加贴近孩子们的世界,变的更加生活化、大众化、现代化。
国学经典与小学音乐教育相结合的出发点固然非常好,具有深远的意义,然而在这个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1.地方领导与国学经典教育缺乏重视
某些地方领导对国学经典不够重视,没有意识到国学对于小学生的重要性,因此在招聘过程中,没有注重相关方面的师资力量,却缺乏组织对教师队伍的国学经典培训。从而导致课程设置的偏差、教学形式的单一。
2.任课教学自身的国学修养欠缺
在小学课程中,直接与国学相关的课程是语文课,而其他科目的任课教师对国学经典缺乏研究与意识,或者说他们本身就对国学没有深入的了解,也就不可能在上课过程中将课程与国学经典联系在一起。
3.小学音乐教师队伍音乐素养参差不齐
许多地区小学音乐教师自身的音乐素养参差不齐,自身专业水平不高,很难在教学过程中创新,只是按照课本上的内容,按部就班地完成学习计划,教学形式与思路很单一,侧重文化课程分数而忽略艺术教学,导致艺术课程的任课教师的创新与自身学习的积极性不够高,认为只需完成教学任务即可,不愿花更多心思去研究国学经典。
4.学生对国学经典深入了解兴趣不够
现代科技的进步,城市的发展导致许多学生认为国学经典与他们的日常生活相隔非常源,学习无用,没有继续进一步了解的兴趣,再加上学习国学的方式主要以诵读为主,多半只体现在对字面意思的理解,没有深入挖掘内涵,无法内化成民族意识与民族信仰。
1.政、校、家三位一体。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学校也离不开家庭,而各地方政策的变化会引领学校和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方向。所以,笔者认为想要让国学经典引入小学音乐教育,需要政、校、家三位一体相互配合与互动。这种互动主要指政府的政策支持与引导、学校师生的全体参以及家长的配合和理解。
2014年2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会议上,习近平同志说:“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家机构对于文化的引导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各地方政府应当更加重视对国学经典的教育,利用现有的资源加强对国学经典的宣传。
2.小学音乐教师个人素养的提高。国学经典与小学音乐教育的融合,无论是对国学经典的传承、学生人格品德的建设还是对音乐课堂的丰富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作为中间力量的音乐教师,身上自然肩负着最关键的重任。国学能否与音乐好好融合,如何融合,关键在于教师观念的转变。因为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小学生有最直接的影响。如果教师自身都多国学了解不足,以及自身音乐素养水平有限,他们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吸收。
所以教师首先要纠正自身的思想,了解国学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将国学经典转化成学生可以吸收的简单易懂的知识,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3.举办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活动、促进国学经典的传播。
随着国学类电视节目的热播,学习国学成为一种时尚和热潮。国学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沉底下来的智慧,是中华民族人类文明的结晶以及文化精华。它包含了中华民族的所有精神美德,行为做事、安生立命等原则。而小学教育对于一个人而言,是心智逐渐开发的启蒙阶段,此阶段对于一个人一生的成长都有重要的影响。音乐课程是让许多孩子喜欢的课程,在音乐课程上,能把国学与音乐结合,这比枯燥的诵读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目前,国学经典真正渗透进音乐课程还有困难,然而作为一名师范院校的教师,所教授的学生大多毕业后就职于中小学从事音乐教育事业,所以从自身的教学出发,有责任让他们形成对国学的认知与了解。
作为一名音乐教育者,当前应不断实践探索,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我们也坚信,经过广大教育者的辛勤工作,国学经典将会在每个孩子心中生根发芽,我们中华民族必定会走向繁荣和兴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