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松, 崔競月, 陈茜萌
(天津大学外国语言与文学学院, 天津300072)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这项开放性、包容性区域合作倡议既有利于我国实现全面发展、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又有利于促进开创地区新型合作、为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提供新动力,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密切关注,也得到国内外媒体的广泛报道。
媒体在塑造国家形象、传递价值观、提升文化软实力方面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中国媒体关注“一带一路”的发展前景,强调其开放性、合作性、对沿线国家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及对全球化再平衡的贡献。与此不同的是,一些国外媒体在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报道中,暗指中国意在发展本国实力、扩张势力、挑战发达国家的地位、建立霸权,把中国塑造成了一个野心勃勃的霸主形象。然而,“一带一路”构想并非中国的地缘政治工具,而是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的合作倡议。在中国“共商、共享、共建”原则、“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下,“一带一路”必然是一条共赢之路。在国际舞台上,中国只有增强本国的传播实力,才能更好地树立起和平友好的大国形象,因此,进行良好的话语生产对国际话语权的掌握与国家形象的建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话语分析理论从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的角度研究话语、权力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1]。荷兰学者梵·迪克提出了新闻话语分析框架,以人为新闻传播的主体,将社会背景纳入了分析框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与独创性,他主张从语境视角与文本视角分析新闻语篇,其中语境视角包括风格分析与修辞分析,文本视角包括对新闻结构、隐含意义的分析等[2]。他提出的这一理论模型可以解释认知语篇加工机制[3]。本文借鉴了荷兰学者梵·迪克的新闻话语分析框架,强调了新闻语境的影响、话语与传播的关系,从报道的语境、话语特征和修辞特征几方面分别对中西方新闻语篇进行了话语分析,并对新闻隐含意义进行了解读,探索语篇的话语建构。
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Times) 是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性金融媒体,该报主要报道财经金融类新闻,出版区域分为美国、英国、欧洲、亚洲,在世界各大重要城市如伦敦、巴黎、纽约等均有出版,多达70%发行量产生于英国之外的140多个国家,据统计,截至2018年11月,英国《金融时报》拥有超过942 000名付费用户,其主要网站FT网站拥有450万注册用户和超过71.4万数字用户。据全球资本市场调查,该调查衡量世界上最大的金融机构中大多数高级金融决策者的读者习惯,《金融时报》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商业读物,读者比例占调查人数的36%[4]。
废除不正当债务委员会(CADTM)(前身是减免第三世界债务委员会)是一个于1980年3月15日在比利时成立的国际组织,致力于减免发展中国家债务和尊重人民基本权利、需要和自由。
本文选择英国《金融时报》与CADTM网站新闻为研究文本来源,从语境与用语特点两方面进行分析。
1. “一带一路”国外新闻语境分析
本文选择英国报纸《金融时报》与国际组织CADTM网站为研究文本来源,分别在《金融时报》官方网站上选择2018年9月的新闻文本,在CADTM网站选择2018年10月的新闻文本进行研究,两个文本所处的背景正值中美贸易紧张的关键时期。文本实践和话语实践分析的差异其实在本质上来自社会实践的差异,下面将从政治、经济和文化三方面,揭示该新闻文本所处的语境。
中国和以英美为主导的西方国家在政治上的根本差别是国体的不同,即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分歧。美国始终奉行修昔底德陷阱,修昔底德陷阱的逻辑推演认为:老霸权国必然被新霸权国取代,而这种霸权的交替只能通过战争手段;而老霸权国的威胁主要来自实力最接近它的国家,因此为了保住其霸主地位,老霸权国必然想方设法遏制这个实力相近的国家。目前我国的GDP仅次于美国,综合国力也位居世界前列,外交上也取得重大进步。美国自2010年后开始大肆鼓吹中国威胁论,近年来绕过中国而召集众多国家建立新的联盟,不断在世界范围内散播中国的不利言论,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遏制中国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维持其霸主地位。
截至2016年底,中国的制造业增加值为3.2万亿美元;截至2017年底,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一大商品服务出口国,出口总额近2.5万亿美元。我国已有多项经济指标接近甚至赶超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照此趋势,我国GDP可能会在2028年前后超过美国。很明显目前世界经济格局已经进入G2时代,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主导的世界经济秩序已经难以为继。部分西方国家认为其经济利益受到中国崛起的威胁总结起来有两方面:首先,“中国制造2025”发布后,中国在未来引领经济增长的新兴行业取得突破性发展,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具有压倒性优势的科学技术受到强有力的挑战;其次,中国对美国的商业利益也产生挑战,中国推行的“亚投行”“一带一路”倡议以及对他国不附加政治条件的经济投资不利于美国推行其经济制度及获取经济利益。
一个集体中个体的行为及习惯总和构筑了这一集体的文化基础,而形成完好的文化又反作用于个体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这一形成路径也影响了美国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决策和态度,使得其以个体为中心,一切以本国利益为重,他国利益置后。这种始终讲对抗、谈高低的精英阶层思维也使得美国习惯于大国间各方面的较量。而受东亚传统文化熏陶的中国则以“君子和而不同”为精神宗旨,重视的是个人与集体和环境的和谐平静。在这样思维方式的影响下,我国从不主动寻求任何竞赛或对抗,反而更加注重互帮互助下的互利共赢。而实质上,集体主义指导下的以互惠互利为内核的观念形态和行为方式与国际贸易互惠互利的本质也是不谋而合的。
2. “一带一路”国外新闻用语特点
英国《金融时报》创刊于1957年,是英国培生集团(Pearson)旗下的报纸,于2015年7月被日本媒体公司日本经济新闻(Nikkei)收购。该报虽然出版分布广,但主要受众是欧美国家读者。日本经济新闻在宏观和微观经济、金融证券等方面见长,受到日本政界、经济界的重视,是高层决策者的必读报刊。对于正在蓬勃发展中的中国和“一带一路”这项友好开放倡议,发达国家的态度是敏感而紧张的,这一点体现在外媒的报道中。CADTM是由激进主义者组成的国际网络,而一般来说,激进主义者对社会的一些制度与政府颁布的政策怀有不满,这种批判的态度也会流露在文章之中。
本文选择了《金融时报》的三篇新闻与CADTM的一篇代表性新闻,从高频词汇、内涵意义和情感态度三方面进行了分析,见表1。
如表1所示,本文所分析的国外新闻语篇对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报道中,所用的高频词汇具有较强的评价性,情感态度较为消极。“concern” “tension”显示了发达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怀疑,也体现出对中国日益强大的担忧;“warning” “resist” “accuse” “refuse”表现了部分西方国家不愿合作、不愿支持的态度;“push” “aggressive” 部分西方媒体暗示中国的倡议不平等、不开放;“loans” “vulnerable” “hard” “downward” “decline”暗指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实际上对发达国家是一种威胁,对发展较为落后的国家也未起到帮助作用。此外,国外新闻语篇中还出现了 “infringement” “ assertiveness” “ hypocrisy” “ discredited” “unenviable” “irresponsible”等带有消极情感的贬义词,字里行间表露出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负面评价,暗指中国别有目的。
表1 国外新闻语篇样本词汇分析
这些新闻报道大多在描述基本事件方面保有一定的客观性,然而,在对中国形象的建构与对“一带一路”的报道中,发达国家对中国的发展十分警觉,对中国的初衷存在歪曲,采用了较为负面的态度,一些激进者还持有批判态度[5]。
国内主流媒体,如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中央级新闻媒体,影响力大,在新闻传播中起着主导作用,代表了党、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引导社会舆论发展方向。主流媒体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影响力,能够通过一系列权威调查和研究进行公正报道和价值判断,引领社会舆论走向[6]。《中国日报》作为中国国家英文日报,是国外媒体转载率最高的中国报纸,向国际社会展现着当代中国形象。这些媒体都是塑造我国国家形象的重要媒介。在一些欧美发达国家宣扬“中国威胁论”时,我国的形象仍然保持亲近友好,这不仅得益于中国经济发展潜力的提升,也离不开媒体的宣传。因此,媒体在国际话语权和国家形象提升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选取了《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的新闻语篇,从语境与用语特点两方面进行分析。
1. “一带一路”国内新闻语境分析
《李克强总理同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互致贺电庆祝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5周年》这篇新闻报道发布在《人民日报》2018年10月9日第3版。2018年是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5周年,中国于2003年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与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在这15年里中国与东盟国家保持着经济往来与友好关系。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立,成为发展中国家间最大的自由贸易区。随着贸易的增长,高新技术产品的比重将会提升,贸易结构也会不断优化,对中国和东盟的和平稳定、经济发展都有积极意义,对世界的全球化发展也具有推动作用。
《中国是非洲最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刊登在《人民日报》2018年10月9日第3版。中非合作论坛成立于2000年,本届中非合作论坛是第七届,主题为“合作共赢,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中国将鼓励国内企业扩大对非投资,实施50个农业援助项目,向非洲受灾国家提供10亿元人民币紧急人道主义粮食援助,与非洲加强各领域合作,共建“一带一路”,促进可持续的共同繁荣。
《光明日报》2018年10月09日11版《澳大利亚著名经济学家:世界各国应携手维护多边贸易体系》写于美国政府坚持贸易保护主义行为的背景。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今天,美国大肆宣扬贸易保护主义,全球化正面临巨大挑战,而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不断为自由贸易体系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2. “一带一路”国内新闻用语特点
《人民日报》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光明日报》由中共中央主办,这决定了其传播的价值观导向。《人民日报》面向中国广大人民群众,这决定了它切合人民利益的特点;《光明日报》自创刊以来,坚持面向知识分子,具有较强的人文色彩。《人民日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报纸之一,《光明日报》获得第三届全国“百强报纸”称号,这样的重要地位与影响力更能说明其肩负着塑造中国和平友好形象、宣传党和政府方针政策的重任。
笔者选择了《人民日报》的两篇新闻与《光明日报》的一篇新闻,分析了高频词汇、内涵意义和情感态度[7],分析结果见表2。
表2 国内新闻语篇样本词汇分析
如表2所示,本文所分析的新闻语篇对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以及其他各项举措给予了充分肯定,所用的高频词汇具有较强的评价性,情感态度较为积极。“共同”“合作”“伙伴”等词汇,塑造了一个和平友好的大国形象,体现了中国政府深化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往来、实现共赢的美好愿望,也体现出“一带一路”倡议的开放性与包容性。“促进”“提升”“建立”“有效”等词汇,表明中国所做出的努力起到了作用,“一带一路”倡议有利于保护多边贸易体系、维护国际贸易规则、促进世界和平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未来”等词汇,则勾勒了一幅美好的愿景图,表明合作的繁荣和前景的光明。
这些描述中国政府举措的词语具有积极意义,对中国的政策进行了正面评价,强调中国对东南亚国家的支持、对非洲国家的帮助、以及与世界的密切交流,突出了对世界安定发展做出的贡献,并且,新闻报道具有客观性,新闻指出亚太地区新经济体的崛起“尚有困难”,世界贸易体系正“遭遇寒冬”,而中国参与的贸易协定包容性更强,中国将继续深化与各国的交流合作。
1. 国际话语权现状
国家话语权的构建一方面依靠国家实力,另一方面,其话语载体和落实点在媒体新闻报道。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所要求构建的话语权强烈表达了我国提升综合国力、发展睦邻友好外交关系、提高国际地位的诉求。经过上述章节分析,部分西方媒体报道虽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影响进行部分正面评价,但其在篇幅、文本、话语实践以及社会实践等方面仍采用负面以及歪曲的手段处理。综合来看“一带一路”倡议在部分西方媒体中,中国形象被建构为巧取豪夺、野心勃勃,旨在攫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资源、市场甚至谋求政治权利。因此,中国有必要加强话语建构,增强国际话语权,塑造和平崛起的大国形象[8]。
2. “一带一路”话语体系建构的转变
从2013年“一带一路”构想的提出到现在,中国的众多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果,“一带一路”的话语建构也在不断加强,有利于我国树立友好大国形象,为国际交流合作提供保障。
国内主流媒体有关“一带一路”的新闻对大众更具有吸引力,一方面,媒体不再局限于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而是更多涉及到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题材,更加贴合人民生活,发布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另一方面,事件生动、通俗易懂的新闻语篇数量增多。以新华网于2018年10月10日发布的《让先进医学技术造福“一带一路”沿线患者》为例,该新闻以中国医生在巴基斯坦一家医院成功完成一台手术为切入点,引出了“一带一路”心脏介入培训项目,题材与生活相关,比起通篇介绍中国在巴基斯坦的医疗项目,这种方式更能引起读者的认同感;加之,该语篇以中国医生顺利完成手术、获得赞赏为开端,更加具有故事性,并且选用“紧紧盯着”“热烈的掌声”等描写,语言生动形象,增强了可读性。
在国际宣传上,中国也做出了许多改进。2015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外交部、商务部等部门对“一带一路”提出了英文翻译规范,在对外公文中,“一带一路”的英文全称统一为 “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and the 21st-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简称统一译为 “the Belt and Road”,缩写统一为 “B&R”,这种规范化的翻译表明了“一带一路”的地位,也为中国的这项倡议打造出品牌性。此外,“倡议”一词统一译为 “initiative”,而非“strategy”“project”“program”“agenda”等词语,体现了“一带一路”是一项具有和平性、开放性、包容性的举措,是中国携手各国实现共赢的伟大倡议,而非实现霸权主义的工具,否定了“中国阴谋论”。
3. 中国在构建国家形象方面的发展
构建国家形象是长久之计。目前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在宣传传播和形象构建上重点集中在大国形象的宣传,而部分外媒集中在不实和歪曲的形象报道。二者的矛盾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要求同存异,转变思路。
首先,传播认知的规律表明,大多数受众是通过自己的兴趣点来认识中国。我国国家形象构建的效果不应局限在表面,而应深入人心。基于此,多元化宣传内容和宣传途径亟待建立。“一带一路”倡议下国家形象构建的逻辑并非一定从宏大统一的整体出发,而是可以基于民众,从符合大众需要的内容做起,以点带面。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中国文化相关术语的研究相对较少,但随着我国的对外开放,对相关术语的研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9]。
第二,转变宣传角度,以文化价值助力国家形象构建。目前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多被西方媒体解读带有政治性质的全球扩张策略,背离了倡议本身包含的文化交流价值。因此,在宣传话语文本和用语特点方面,关注此类词语和结构;在语境设置方面,应关注文化风俗和社会生活等贴近人民的主题。
本文利用话语分析重点分析了国内外媒体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新闻报道,从而得出媒体报道在国家形象建构上的影响和作用。通过运用梵·迪克新闻话语分析框架,特别是其中的语境分析、风格分析与涵义分析,对英国《金融时报》、CADTM网站、《人民日报》以及《光明日报》相关报道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首先,部分西方媒体仍在其意识形态的主导下,生产对中国的行为和倡议带有偏见性甚至歪曲事实的话语,通过新闻报道中的词汇和语句隐晦地表达其反对立场;其次,《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作为国内主流报纸,在外媒虚假歪曲报道中努力还原“一带一路”倡议的真实情况与我国的和平畅想,用积极报道来塑造我国形象;最后,在国家话语权与形象构建方面,中国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其中媒体的作用不容小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国际地位逐渐提高,但缺乏制度性话语权。中国不仅扮演着崛起的大国角色,还是全球化、多极化的引导者,全球治理新思路的提供者。我国传统文化极具吸引力,增强文化自信与文化软实力是构建国家美好形象的前提。此外,“一带一路”倡议并非仅为发展本国之举,更是带动沿线国家经济与基础设施建设之举,是促进地区和谐稳定之举。中国所提出的治理方案,不仅是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更是为全球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推动可持续发展,与世界一同应对人类问题,给沿线各国带来发展机遇,旨在促进共同繁荣。
因此,中国需要发挥国内主流新闻媒体与中国海外媒体的力量,媒体在报道中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运用新思路与角度,在国际社会宣传中还原一个真实的中国,将重点从中华民族的复兴转向世界视角与格局,向世界阐释中国方案,推动共同繁荣,构建一个和平友好的大国形象,提高国际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