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磊
摘 要:心脏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为身体的各个组织器官提供正常的血液供应,只有其正常运作才会使人们的身体健康,如果心脏出现了问题,就会使身体产生疾病,比如心律失常,文章主要对心律失常的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心律失常;血液供应;问题探讨
正常的心跳一般60~100次/min,节律整齐。“心律失常”指的是心跳或快或慢,超过了正常范围(见图1)。现在很多人因为生活的压力容易患上心律失常,这种疾病会给患者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如果处理不当就会诱发其他疾病。所以一定要做好预防心律失常的措施,防患于未然。文章探讨了心律失常相关的问题。
1 心律失常的分类和症状
(1)窦性心动过缓:正常的心跳一般60~100次/min,如果休息时心跳不到60次/min,属于窦性心动过缓。这种情况可见于健康的成人,尤其是运动员、老年人。窦性心动过缓如心率不低于50次/min,一般无症状。如果心率低于40次/min,常常可引起心绞痛、心功能不全或晕厥等症状。
(2)窦性心动过速:心跳100~150次/min,跳动规则,通常与生理变化相关,如:运动、体温升高、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如果心跳超过150次/min则可能是病理性的窦性心动过速。
(3)室性心律失常—室颤:心室颤动简称室颤,是引发心脏骤停猝死的常见因素之一。假如心室发放的兴奋很迅速而没有规律这就叫心室颤动,室颤的频率可在250~600次/min。
(4)早搏:又叫期前收缩(extrasystole),是异位起搏点发出的过早冲动引起的心脏提早搏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
(5)心房颤动、心房扑动:这种心律失常通常代表潜伏心脏病的可能性。心房间隔收缩可以达到350次/min,因为收缩率太快,所以心输出量比正常值低25%,心房内的血液停留时间较长,容易发生血块,如果血块运送到心脏外的血管,则可引起血管栓塞、中风和肺梗死等并发症。
(6)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先天性心脏传导神经系统异常、外界刺激等引起心跳加快,150~250次/min,但心跳仍然是规则的。
总体上讲,心律失常分两大类,一类是快速心律失常,一种是缓慢性心律失常。
轻度的心律失常在临床上会让患者表现出心悸、胸闷、头晕、低血压、出汗,严重的可能会出现晕厥,甚至是猝死的现象,由于心律失常的类型不同,在临床上所表现的症状也不同,比如说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脑动脉供血不足、肾动脉供血不足、心功能不全等,都是心律失常会出现的表现。很多心律失常可能没有任何症状。严重疾病引起的心律失常,多伴有一些症状,常见有头晕、胸闷、胸痛、气急、多汗、颜面苍白、四肢发冷、抽搐、昏迷等。
2 心律失常的原因
(1)新陈代谢异常:体内电解质(例如:K,Na,Ca)不平衡,内分泌失调(如甲状腺功能亢进)。
(2)情绪:精神紧张、过度疲劳、严重失眠等常为心律失常的诱发因素,尤其在情绪激动时,因影响内分泌系统从而产生心律失常。
(3)心脏病:缺血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疾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心肌病变及先天性心脏病等。
(4)藥物:红霉素类、氨茶碱类药物可能会引起心律失常,用于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使用不当也会引起心律失常。
(5)其他:咖啡中的咖啡因、香烟中的尼古丁、酒精等也会造成心律失常。
3 心律失常的治疗
一般轻微的心律失常仍可以照常工作和学习,这种情况不需要进行特别治疗,但是,如果出现了头晕、胸闷、胸痛、气急、多汗、颜面苍白、四肢发冷、抽搐、昏迷等症状,就要及时进行治疗。
一般治疗是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比如胺碘酮、维拉帕米、地尔硫卓、心律平、利多卡因、西地兰等,要根据心律失常的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药物。
4 心律失常的注意事项
平时可以定期体检,比如到医院做心电图,通过心电图可以帮助看出自己的心脏是否出现了问题,来发现自己的心律是否有失常的现象,如果发现有心律失常这种现象,就要及时进行治疗,以减轻心律失常给身体带来的不良影响。
心律失常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如果有“心律失常”,平时要注意:第一,生活要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第二,居住环境力求清幽,避免喧闹,多种花草,有利于怡养性情。第三,注意劳逸结合,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体育锻炼,如散步、太极拳、气功,多做运动,预防感冒。第四,尽力保持标准体重,注意饮食均衡,避免暴饮暴食。
为了自己的健康,一定要做好预防心律失常的措施,平时要健康饮食,多吃一些对心脏有帮助的食物,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远离心律失常的影响。